拍品專文
冷眼關情:八大山人《枯木雙禽》賞析
八大山人辛巳年(1701)作品存世知見不多,《枯木雙禽》無疑是其晚年精品力作。因此自1940年代開始,畫作便成為重要研究著作和出版的蒐集對象。
八大山人運用疏簡遒勁的線條,濃淡枯濕的墨氣,透過一樹雙鳥簡單題材,在前朝王孫心態與禪宗思想的相互交融下,反映出塵世的觀照與冷寂心境,細膩的物情有機地體現在他筆下的花鳥畫裡。此幅構圖以對角形式呈現,右下一鳥立於枯木之上,畫面處於靜止狀態,而著墨較重,於靜中取其沉穩;上方繪一鳥俯衝,以動態破開下方之寧靜。上下斜對二鳥,形成繁簡動靜濃淡相映成趣的況味。
《枯木雙禽》首見於1940年東京聚樂社出版之《八大山人畫譜》,藏家乃日本名古屋人士櫻木俊一。櫻木先生於1914至1924年間受僱於上海南滿州鐵路公司。其後《枯木雙禽》分別載於1983年鈴木敬編的《中國繪畫綜合圖錄》及1990年王方宇、班宗華之《荷園主人:八大山人的生命與藝術》,實是舉足輕重的珍品。
八大山人辛巳年(1701)作品存世知見不多,《枯木雙禽》無疑是其晚年精品力作。因此自1940年代開始,畫作便成為重要研究著作和出版的蒐集對象。
八大山人運用疏簡遒勁的線條,濃淡枯濕的墨氣,透過一樹雙鳥簡單題材,在前朝王孫心態與禪宗思想的相互交融下,反映出塵世的觀照與冷寂心境,細膩的物情有機地體現在他筆下的花鳥畫裡。此幅構圖以對角形式呈現,右下一鳥立於枯木之上,畫面處於靜止狀態,而著墨較重,於靜中取其沉穩;上方繪一鳥俯衝,以動態破開下方之寧靜。上下斜對二鳥,形成繁簡動靜濃淡相映成趣的況味。
《枯木雙禽》首見於1940年東京聚樂社出版之《八大山人畫譜》,藏家乃日本名古屋人士櫻木俊一。櫻木先生於1914至1924年間受僱於上海南滿州鐵路公司。其後《枯木雙禽》分別載於1983年鈴木敬編的《中國繪畫綜合圖錄》及1990年王方宇、班宗華之《荷園主人:八大山人的生命與藝術》,實是舉足輕重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