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時至今天,能夠躋身最頂尖鐘錶行列的作品為數極少,當中包括被視為偉大中世紀藝術作品,同時兼具高度便攜性和複雜功能的時計。這款令人敬畏的2523 雙冠世界時間腕錶無疑是一件出色的藝術品,其精美的手工掐絲琺瑯錶盤出自當時最重要的琺瑯藝術家Marguerite Koch之手。為了製造如此高端的複雜腕錶,百達翡麗不僅聘請了最優秀的錶盤製造商和錶殼製造商,更安裝採用路易斯世界時間系統的手動上弦機芯,實屬難得一見。
大多數現存最精美、最稀有的百達翡麗古董腕錶均由世界知名國際藏家和博物館珍藏,以致每年投入公開市場的 20 世紀中期古董腕錶越來越少。因此,每當有一枚百達翡麗傳奇作品在「久居」私人收藏後重返拍場,便教人雀躍萬分。本錶由當時最偉大的工匠和女性手工製作,是僅有三枚百達翡麗型號2523J HU DE 之一,採用描繪歐亞大陸的掐絲琺瑯地圖錶盤。至於另外兩枚同款腕錶,其中一枚由日內瓦百達翡麗博物館收藏,另一枚則為私人收藏。
這款具有歷史意義的世界時間腕錶,被公認為古董百達翡麗複雜腕錶中最卓越的作品之一,即使在極其罕見的雙錶冠世界時間錶款中亦具有無可憾動的地位。本錶在 2002 年最後一次公開亮相;佳士得非常榮幸,能夠在二十多年後再次為藏家呈獻這件傑作。本拍品不單擁有極高排他性,其超卓的整體狀態更進一步彰顯了它的非凡魅力。
配掐絲琺瑯錶盤的雙錶冠 2523 實屬首屈一指的世界級珍品之一;與鋼製 1518 和第一代的 2499 齊名,一同佔據着百達翡麗殿堂中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大明火琺瑯工藝賦予腕錶永恆不滅的魅力,結合 1950 年代極具個性的簡約設計,此枚掐絲琺瑯「歐亞大陸」世界時間腕錶絕對是百達翡麗「黃金時代」的代表作之一。
型號 2523 的數量極為稀少,總共只有 26 枚以黃金或紅金製成,以及一枚以白金製成。當中約有十多枚腕錶配備掐絲琺瑯錶盤,其中包括本錶在內,只有三款腕錶帶有歐洲地圖,被收藏家稱為「歐亞大陸」。
已知三枚配有掐絲琺瑯歐亞大陸地圖錶盤的 2523 :
機芯編號 720’301,錶殼編號 306’193 – 日內瓦菲利普斯,2021 年 5 月
機芯編號 720’303,錶殼編號306’197 – 百達翡麗博物館
機芯編號 720’304,錶殼編號306’201 – 本拍品
本錶的詳細研究
錶盤
由Stern Frères 於 1952 年左右製作。世界時間錶盤以法語標示 41個城市的名稱。掐絲琺瑯地圖據考出自Marguerite Koch的手筆,被視為當時頂級工匠的手工藝品。即使用上相同的圖案或主題,每個掐絲琺瑯錶盤皆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琺瑯藝術家以其獨特的視覺創製錶盤,每個琺瑯錶盤亦會因應燒製過程中的細微溫度變化而得出不同色調,例如較閃亮的藍色或較濃烈的黃色。
錶殼
編號 306'201,由日內瓦錶殼大師 Antoine Gerlach於1954-55年間製造,其4字鑰匙標記被壓印在底蓋內。保存完好,帶有清晰可見的標誌,錶耳和錶圈保持銳利的邊緣,錶圈上亦正確顯示出錶殼編號最後三位數字「201」。錶殼的拋光和緞面打磨已修復。兩個由Boninchi Frères製作的 18K 金錶冠均為原裝,上弦錶冠的尺寸較大。
機芯
編號 720'304,1953 年製造,配合Cottier 錶盤而改良的12 400 HU(Heures Universelles)型機芯; 單金屬防磁擺輪,鵝頸式調節器。12400機芯由12120機芯演變而成,自1950年開始生產,編號從720'000至729'999。當時擁有細三針功能的最佳12英寸機芯,配有18顆寶石和18'000次振動。
世界時間系統
傳奇製錶師 Louis Cottier (1884-1966) 於 1930 年代發明革命性的世界時間系統(又稱「Heures Universelles」)並取得專利。百達翡麗隨即看準了Heures Universelles的潛力,並委託 Cottier 開發和生產一系列的世界時間腕錶。
世界時間雖是一項複雜功能,設定卻相當簡單。使用者先透過3點鐘位置的錶冠設置當地時間(24小時環會以指針相反方向旋轉),然後通過轉動9點鐘位置的錶冠來調整外環,直到使用者當前的地點在12點鐘位置顯示。完成設定後,各個時區相對應的時間便可正確顯示。雙色24小時環灰色及銀色部份,分別代表世界時間的夜間和日間時間。
型號2523 HU的歷史(1953-1957)
2523 HU (Heures Universelles) 於 1953 年推出,以取代其前型號 1415HU (1939-1954)。
日內瓦製錶師 Louis Cottier於1930 年代中期發明了「世界時間」系統,從 1953 年到 1965 年逐漸向百達翡麗交付大約 45 枚經改良的12 400機芯,亦即12 400 HU。據信搭載此機芯的2523腕錶只有 26 枚,當中有18 枚黃金、7 枚紅金以及一枚白金。縱然2523在市場上銷售直至 1960 年代中期, 25 枚黃金或紅金2523均於1953 年至 1954 年間被訂購,而唯一已知的白金腕錶則於 1955 年出售。黃金和紅金錶殼逐漸交付予達翡麗直至1957 年。其後,品牌製作了20多枚型號2523-1 。2523-1的錶耳沒有2523般突出,但錶殼比例則大致相同,二者的三件式錶殼均出自 Antoine Gerlach 的手筆。此型號的錶盤由 Stern Frères製作,特別是世界時間外環及錶盤中央的裝飾,均來自著名琺瑯藝術家如 Nelly Richard 或 Marguerite Koch,他們均專門為 Stern 的錶盤公司工作。2523通常採用半透明或掐絲琺瑯錶盤,又或金屬錶盤。型號2523-1則僅採用金屬錶盤製成。
掐絲琺瑯錶盤
掐絲琺瑯錶盤在美觀性、工藝性和稀有性方面均佔據獨特的地位。掐絲琺瑯錶盤由當時最優秀的琺瑯藝術家精心製作而成,飾有熱帶綠洲、帆船、花卉、肖像和地圖等流行主題。錶盤製造商 Stern Frères 為大多數偉大的鐘錶公司提供這類產品。這些純金錶盤的生產成本極高,因為它們必須由熟練的工匠單獨製作,而不是採用生產線形式。藝術家通過在錶盤上佈置細金線來創建所需圖案的輪廓。這些空格在法語中被稱為「掐絲」,裡面填充了少量所需琺瑯釉彩。然後錶盤在大約攝氏 900度的窯爐燒製令釉彩熔化。最後以手工拋光,直到獲得完美平整的表面。這些錶盤由著名的琺瑯藝術家手工製作,尤以 Nelly Richard 和 Marguerite Koch最廣為人知。
古董掐絲琺瑯錶盤(如本錶)呈現出一定的色調,比現代琺瑯更為柔和。之所以能達致如此美妙的效果,是因為在 1950 年代,琺瑯工藝仍使用鉛、汞和氰化物等材料。明顯地,現今已無法使用這些原料,縱然以新琺瑯技術製作的錶盤仍然以最精湛的工藝打造,但本質上始終及不上舊有的作品。今時今日的藏家皆意識到這些微妙差異,因此如本錶的1950 年代的早期作品,自然非常珍貴。
我們衷心感謝 Eric Tortella 為這款時計的研究提供協助。
出處
1955年:原主人。
1999 年:日內瓦安帝古倫。
2002 年:日內瓦安帝古倫。
2002-2012:重要的美國收藏。
2012 年:重要的東南亞收藏。
大多數現存最精美、最稀有的百達翡麗古董腕錶均由世界知名國際藏家和博物館珍藏,以致每年投入公開市場的 20 世紀中期古董腕錶越來越少。因此,每當有一枚百達翡麗傳奇作品在「久居」私人收藏後重返拍場,便教人雀躍萬分。本錶由當時最偉大的工匠和女性手工製作,是僅有三枚百達翡麗型號2523J HU DE 之一,採用描繪歐亞大陸的掐絲琺瑯地圖錶盤。至於另外兩枚同款腕錶,其中一枚由日內瓦百達翡麗博物館收藏,另一枚則為私人收藏。
這款具有歷史意義的世界時間腕錶,被公認為古董百達翡麗複雜腕錶中最卓越的作品之一,即使在極其罕見的雙錶冠世界時間錶款中亦具有無可憾動的地位。本錶在 2002 年最後一次公開亮相;佳士得非常榮幸,能夠在二十多年後再次為藏家呈獻這件傑作。本拍品不單擁有極高排他性,其超卓的整體狀態更進一步彰顯了它的非凡魅力。
配掐絲琺瑯錶盤的雙錶冠 2523 實屬首屈一指的世界級珍品之一;與鋼製 1518 和第一代的 2499 齊名,一同佔據着百達翡麗殿堂中至高無上的神聖地位。大明火琺瑯工藝賦予腕錶永恆不滅的魅力,結合 1950 年代極具個性的簡約設計,此枚掐絲琺瑯「歐亞大陸」世界時間腕錶絕對是百達翡麗「黃金時代」的代表作之一。
型號 2523 的數量極為稀少,總共只有 26 枚以黃金或紅金製成,以及一枚以白金製成。當中約有十多枚腕錶配備掐絲琺瑯錶盤,其中包括本錶在內,只有三款腕錶帶有歐洲地圖,被收藏家稱為「歐亞大陸」。
已知三枚配有掐絲琺瑯歐亞大陸地圖錶盤的 2523 :
機芯編號 720’301,錶殼編號 306’193 – 日內瓦菲利普斯,2021 年 5 月
機芯編號 720’303,錶殼編號306’197 – 百達翡麗博物館
機芯編號 720’304,錶殼編號306’201 – 本拍品
本錶的詳細研究
錶盤
由Stern Frères 於 1952 年左右製作。世界時間錶盤以法語標示 41個城市的名稱。掐絲琺瑯地圖據考出自Marguerite Koch的手筆,被視為當時頂級工匠的手工藝品。即使用上相同的圖案或主題,每個掐絲琺瑯錶盤皆為獨一無二的藝術品。琺瑯藝術家以其獨特的視覺創製錶盤,每個琺瑯錶盤亦會因應燒製過程中的細微溫度變化而得出不同色調,例如較閃亮的藍色或較濃烈的黃色。
錶殼
編號 306'201,由日內瓦錶殼大師 Antoine Gerlach於1954-55年間製造,其4字鑰匙標記被壓印在底蓋內。保存完好,帶有清晰可見的標誌,錶耳和錶圈保持銳利的邊緣,錶圈上亦正確顯示出錶殼編號最後三位數字「201」。錶殼的拋光和緞面打磨已修復。兩個由Boninchi Frères製作的 18K 金錶冠均為原裝,上弦錶冠的尺寸較大。
機芯
編號 720'304,1953 年製造,配合Cottier 錶盤而改良的12 400 HU(Heures Universelles)型機芯; 單金屬防磁擺輪,鵝頸式調節器。12400機芯由12120機芯演變而成,自1950年開始生產,編號從720'000至729'999。當時擁有細三針功能的最佳12英寸機芯,配有18顆寶石和18'000次振動。
世界時間系統
傳奇製錶師 Louis Cottier (1884-1966) 於 1930 年代發明革命性的世界時間系統(又稱「Heures Universelles」)並取得專利。百達翡麗隨即看準了Heures Universelles的潛力,並委託 Cottier 開發和生產一系列的世界時間腕錶。
世界時間雖是一項複雜功能,設定卻相當簡單。使用者先透過3點鐘位置的錶冠設置當地時間(24小時環會以指針相反方向旋轉),然後通過轉動9點鐘位置的錶冠來調整外環,直到使用者當前的地點在12點鐘位置顯示。完成設定後,各個時區相對應的時間便可正確顯示。雙色24小時環灰色及銀色部份,分別代表世界時間的夜間和日間時間。
型號2523 HU的歷史(1953-1957)
2523 HU (Heures Universelles) 於 1953 年推出,以取代其前型號 1415HU (1939-1954)。
日內瓦製錶師 Louis Cottier於1930 年代中期發明了「世界時間」系統,從 1953 年到 1965 年逐漸向百達翡麗交付大約 45 枚經改良的12 400機芯,亦即12 400 HU。據信搭載此機芯的2523腕錶只有 26 枚,當中有18 枚黃金、7 枚紅金以及一枚白金。縱然2523在市場上銷售直至 1960 年代中期, 25 枚黃金或紅金2523均於1953 年至 1954 年間被訂購,而唯一已知的白金腕錶則於 1955 年出售。黃金和紅金錶殼逐漸交付予達翡麗直至1957 年。其後,品牌製作了20多枚型號2523-1 。2523-1的錶耳沒有2523般突出,但錶殼比例則大致相同,二者的三件式錶殼均出自 Antoine Gerlach 的手筆。此型號的錶盤由 Stern Frères製作,特別是世界時間外環及錶盤中央的裝飾,均來自著名琺瑯藝術家如 Nelly Richard 或 Marguerite Koch,他們均專門為 Stern 的錶盤公司工作。2523通常採用半透明或掐絲琺瑯錶盤,又或金屬錶盤。型號2523-1則僅採用金屬錶盤製成。
掐絲琺瑯錶盤
掐絲琺瑯錶盤在美觀性、工藝性和稀有性方面均佔據獨特的地位。掐絲琺瑯錶盤由當時最優秀的琺瑯藝術家精心製作而成,飾有熱帶綠洲、帆船、花卉、肖像和地圖等流行主題。錶盤製造商 Stern Frères 為大多數偉大的鐘錶公司提供這類產品。這些純金錶盤的生產成本極高,因為它們必須由熟練的工匠單獨製作,而不是採用生產線形式。藝術家通過在錶盤上佈置細金線來創建所需圖案的輪廓。這些空格在法語中被稱為「掐絲」,裡面填充了少量所需琺瑯釉彩。然後錶盤在大約攝氏 900度的窯爐燒製令釉彩熔化。最後以手工拋光,直到獲得完美平整的表面。這些錶盤由著名的琺瑯藝術家手工製作,尤以 Nelly Richard 和 Marguerite Koch最廣為人知。
古董掐絲琺瑯錶盤(如本錶)呈現出一定的色調,比現代琺瑯更為柔和。之所以能達致如此美妙的效果,是因為在 1950 年代,琺瑯工藝仍使用鉛、汞和氰化物等材料。明顯地,現今已無法使用這些原料,縱然以新琺瑯技術製作的錶盤仍然以最精湛的工藝打造,但本質上始終及不上舊有的作品。今時今日的藏家皆意識到這些微妙差異,因此如本錶的1950 年代的早期作品,自然非常珍貴。
我們衷心感謝 Eric Tortella 為這款時計的研究提供協助。
出處
1955年:原主人。
1999 年:日內瓦安帝古倫。
2002 年:日內瓦安帝古倫。
2002-2012:重要的美國收藏。
2012 年:重要的東南亞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