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本盒體直徑逾20公分,遠較常見璽印盒直徑5.5-12.5公分為大,其寬大扁圓盒身所盛印泥平淺,尤其利於大型璽印鈐用, 為清宮懋勤殿鈐印寶璽所特製專用。懋勤殿位於紫禁城內乾清宮西廳,為存放當朝正在使用的寶璽之場所。始建於明嘉靖十四年(1535)「取懋文勤武之義,故以貯典籍文房」。據沈初 《西清筆記》卷四記載:「御用銅、玉、凍石印章,皆貯懋勤殿,有《寶藪》一冊,每遇御筆書晝發下,用寶諸臣擇印章字句合用者,位置左右,以令工人」。清代乾隆、嘉慶二位皇帝常在此批闖奏本、鑒賞書畫。據《國朝宮史續編》嘉慶間 《寶藪》一冊,所載寶璽多至九百餘方,貯懋勤殿。因此在清代,每當內府書畫鑒定之後,都要將其交到懋勤殿鈐印寶璽。 同時自乾隆九年起,在懋勤殿中編修《石渠寶笈》、《天祿琳琅》、《秘殿珠林》、《西清古鑒》等書。尤其嘉慶即皇帝位後,《秘殿珠林》、《石渠寶笈》三編的編纂工作均在懋勤殿完成,或即本品製作之緣起。印泥盒所飾龍紋三爪,與盒底 「大清嘉慶年製」款識相配,表明系嘉慶四年之前,乾隆皇帝身為太上皇訓政時期,為嘉慶皇帝御用而製。
其他已知「懋勤殿」大印盒包括:清宮舊藏一件,其盒內仍存有故時硃砂印泥,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文玩》,香港,2009年,圖版288號;香港佳士得1987年1月13日拍賣一件,拍品519號;Abigail Adams舊藏,紐約佳士得2006年3月29日拍品445號,現藏衡齋,2014年曾於上海佳士得《不惑》展覽展出,見展覽圖錄圖版35號;紐約蘇富比1985年6月4日拍賣一件,拍品77號,以及與其成對之作,為藝德堂舊藏,2021年5月28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2947號;以及美國紐瓦克博物館舊藏一件,2024年3月21日於紐約蘇富比拍賣,拍品116號。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另藏有另一件嘉慶款大印盒,盒蓋上繪褐綠彩二龍戲珠紋,見《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瓷》,香港,1993, 圖版180,181。
其他已知「懋勤殿」大印盒包括:清宮舊藏一件,其盒內仍存有故時硃砂印泥,見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文玩》,香港,2009年,圖版288號;香港佳士得1987年1月13日拍賣一件,拍品519號;Abigail Adams舊藏,紐約佳士得2006年3月29日拍品445號,現藏衡齋,2014年曾於上海佳士得《不惑》展覽展出,見展覽圖錄圖版35號;紐約蘇富比1985年6月4日拍賣一件,拍品77號,以及與其成對之作,為藝德堂舊藏,2021年5月28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2947號;以及美國紐瓦克博物館舊藏一件,2024年3月21日於紐約蘇富比拍賣,拍品116號。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另藏有另一件嘉慶款大印盒,盒蓋上繪褐綠彩二龍戲珠紋,見《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瓷》,香港,1993, 圖版18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