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VERY RARE FAMILLE ROSE AND DOUCAI ‘POMEGRANATE’ TAZZA
A VERY RARE FAMILLE ROSE AND DOUCAI ‘POMEGRANATE’ TAZZA
A VERY RARE FAMILLE ROSE AND DOUCAI ‘POMEGRANATE’ TAZZA
3 更多
藝德堂珍藏
清乾隆 粉彩加鬥彩像生石榴果高足供盤 描金六字篆書款

QIANLONG GILT SIX-CHARACTER SEAL MARK AND OF THE PERIOD (1736-1795)

細節
清乾隆 粉彩加鬥彩像生石榴果高足供盤 描金六字篆書款
15 in. (38.1 cm.) high
來源
香港蘇富比,2000年5月2日,拍品640號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相傳,石榴在漢代傳入中國。晉朝張華《博物志》中記載,「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由於石榴籽粒繁多,暗合了中國古代對家庭勞力的期盼,因而石榴得以在中原被賦予長久的生命力,下至平民人家,上達皇室貴胄,凡婚嫁、祝禱、贈禮,必見石榴相隨。乾隆帝曾作數十篇詩文頌詠石榴,稱「囊擘絳瑪瑙,子堆紅水晶」,可見其對石榴喜愛之深。

時至清朝,隨著瓷器製作進入黃金時代,石榴、桃、佛手等喜慶果物大量出現在瓷器作品中,並向立體化、技巧化方向發展,尤其重視仿古與創新,「戧金、鏤銀、琢石、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諸作,無不以陶為之,仿效而肖。」。吳自牧《夢粱錄》中言,「果子局,掌裝簇訂盤看果、時新水果、......像生花果、勸酒品件」,當中「像生花果」,即為仿製花果形象之物,而清一代將象生瓷製作推向頂峰。此時,清供文化亦十分盛行。清供源於佛供,上溯魏晉蘭亭雅集,最早即以香花蔬果為材,一石一花即為供。而清代諸帝因篤信佛法,花果與佛供的聯係則更為密切,果物置於供器,不論擬態與否,俱表虔誠之心。据清宮檔案記載,乾隆二十四年十八日「郎中白世秀員外郎金輝來說太監胡世傑交......照交出供器俱各畫樣再將五供養七供七珍八寶亦畫樣呈覽」,可知乾隆對清宮佛堂禮佛之事極其重視。此石榴像生果高足托盤既含多子多福之美,又以蓮紋為底,極可能為佛前供奉之物。

像生果盤造型獨特,技藝高超,無疑彰顯清代官窯獨特精巧的屬性,見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粉彩象生瓷果品盤,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琺瑯彩·粉彩》,香港,1999年,頁170,圖版151號 (圖一),其中仿生石榴生動逼真。再比較一件尺寸略小的粉彩石榴高足供盤,拍賣於香港佳士得,1997年4月27日,拍品50號(圖二)。

更多來自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