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BEIHONG (1895-1953)
XU BEIHONG (1895-1953)
XU BEIHONG (1895-1953)
3 更多
檳城駱清泉舊藏徐悲鴻傑作(編號772-774)
徐悲鴻(1895-1953)

搔著癢處

細節
徐悲鴻(1895-1953)
搔著癢處
設色紙本 立軸 一九三九年作
128.5 x 75.3 cm. (50 5⁄8 x 29 5⁄8 in.)
題識:清泉兄存玩,廿八年(1939)舊作。悲鴻。
鈐印:悲鴻之印
簽條:徐悲鴻先生搔著癢處。駱清泉藏。
來源
直接得自畫家,並由家族傳承。
更多詳情
本幅以八尺巨幅,寫樹蔭下一駿馬搔癢之態。駿馬身姿強健,俯身搔癢,剛毅中顯悠閒愜意之態。背景隱約見柳葉隨風搖曳,芳草如茵,如感清風拂面。兩者互相映照,詩意盎然,實為徐悲鴻畫馬題材中之一精彩特例。

徐悲鴻於1941年2月,由新加坡至檳城舉辦抗日籌賑義展,因此結識擔綱展覽籌備任務的當地僑領駱清泉,二人心意相投,結為金石之盟,友誼綿長,作品相贈不斷。本幅原應僅俱“悲鴻”款識,後贈予駱清泉時,徐悲鴻於原本簽名左側再題:“清泉兄存玩,廿八年(1939)舊作。”由此可見,這應是畫家來檳城前創作完成,隨身保留行筴,陪伴旅途的得意之作,或是徐氏用於星馬各地展覽之物。徐氏一生操勞,常抱家國情懷,筆下作品多有憂思激憤之態,而本作盡顯閒情雅致之意,可見徐氏南洋歲月包含了一生中為數不多的輕鬆愉悅時刻。徐氏以顯露內心深處情感的作品相贈駱清泉,亦可見二人情誼之深,交往之切。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駱清泉(1907-1966),字子石,南洋著名藝術鑒藏家,檳城藝術協會創會主席,喜詩書金石,精醫濟世,為海內外友朋稱道。四十年代初,徐悲鴻𦲷檳城為籌備抗日賑災開畫展,與駱氏一見如故,成為莫逆之交,遂義結金蘭。徐氏寓南國旅社,創作出多幅代表作,回國後魚雁往還,書畫寄贈,情誼彌堅。戰後,駱氏與過往的海外藝術家如趙少昂、楊善深、張大千(1899-1983)等,相交甚篤,並為推動本地藝術發展,推動中華文化不遺餘力,張大千(1899-1983)讚其“古道熱腸”,時有“現代孟嘗”及“北馬藝術保姆”之譽。駱氏本人收藏頗豐,視藝術如命,堪稱北馬一大家。
徐悲鴻與駱清泉的交往,成為一段藝壇佳話。徐駱二人結緣於1941年2月,彼時徐悲鴻應檳城抗日團體之邀,由新加坡至檳城舉辦義展。籌委會委託駱清泉負責籌備展覽,駱氏將畫展繁瑣的細節佈置的井井有條,畫家飲食安排妥當舒適,徐悲鴻深為感激和讚賞,自此結下友誼,後來更在檳城極樂寺園瑛方丈的主持下成為結盟兄弟。二人相差十二歲,同屬羊,情如兄弟,肝膽相照,徐氏相贈畫作不斷,後更收駱氏長子駱拓為義子,接去北京讀書生活。徐駱二人的交往,是徐悲鴻南洋旅途中的一段佳遇,乃繼黃孟圭、黃曼士兄弟後,徐氏於南洋的另一知音。駱清泉珍藏的徐悲鴻作品,數十年來鮮有公開。如今,駱氏舊藏徐悲鴻重要作品於佳士得拍賣中呈現,必將為徐悲鴻南洋藝途的研究,提供更多寶貴的資料。

更多來自 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