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瓶長頸、溜肩、大圓腹、臥足,通體施霽藍釉,釉色均勻平整,底白地青花書「大清乾隆年製」篆書款。
霽藍釉燒製工藝繼承元代傳統,至清代生產歷朝未斷,且燒製精細,常見造型是宮廷祭器和陳設用瓷。霽藍釉祭器專供於天壇環丘台,乾隆十三年(1748年)冬至祭天首次奉詔用霽藍釉器。近似例子可參考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尺寸幾近一致之例,文物統一編號:中瓷000420N(圖一);南京博物院藏一尺寸稍大之例(59.6公分高),載於《清瓷萃珍 — 清代康雍乾官窯瓷器》,香港,1995 年,圖版66 號;香港藝術館亦館藏一近似例,見《清瓷薈錦 — 香港藝術館藏清代陶瓷》,香港,1984 年,圖85。
再比較件同乾隆款、尺寸近似之霽藍釉天球瓶,於紐約佳士得1992年12月3日拍賣,拍品310號,同一件後於香港佳士得2015年6月3日拍賣,拍品3110號。
霽藍釉燒製工藝繼承元代傳統,至清代生產歷朝未斷,且燒製精細,常見造型是宮廷祭器和陳設用瓷。霽藍釉祭器專供於天壇環丘台,乾隆十三年(1748年)冬至祭天首次奉詔用霽藍釉器。近似例子可參考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尺寸幾近一致之例,文物統一編號:中瓷000420N(圖一);南京博物院藏一尺寸稍大之例(59.6公分高),載於《清瓷萃珍 — 清代康雍乾官窯瓷器》,香港,1995 年,圖版66 號;香港藝術館亦館藏一近似例,見《清瓷薈錦 — 香港藝術館藏清代陶瓷》,香港,1984 年,圖85。
再比較件同乾隆款、尺寸近似之霽藍釉天球瓶,於紐約佳士得1992年12月3日拍賣,拍品310號,同一件後於香港佳士得2015年6月3日拍賣,拍品31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