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RARE COPPER AND SILVER-INLAID BRONZE FIGURE OF PADMAPANI LOKESHVARA
A RARE COPPER AND SILVER-INLAID BRONZE FIGURE OF PADMAPANI LOKESHVARA
2 更多
亞洲重要私人珍藏
印度東北部 十二世紀 銅錯銀與紅銅蓮花手觀音坐像

NORTH-EASTERN INDIA, 12TH CENTURY

細節
印度東北部 十二世紀 銅錯銀與紅銅蓮花手觀音坐像
3 3⁄16 in. (8cm.) high, box
來源
Europe Auction, 巴黎,1998年6月5日,拍品104號
出版
《佛陀之光:故宮博物院與止觀美術館佛造像》,北京,2019年,頁210-211,編號48
展覽
北京,《佛陀之光:故宮博物院與止觀美術館佛造像》, 2019年10月23日–12月23日

榮譽呈獻

Marco Almeida (安偉達)
Marco Almeida (安偉達) SVP, Senior International Specialist, Head of Department & Head of Private Sales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此尊蓮花手觀音一面二臂,遊戲坐於蓮座上,頭戴三葉冠,髮髻高聳,臉龐圓潤,右手施與願印置右膝上,左手彎曲於胸前持蓮花一枝。祖裸上身,著項鍊、臂釧、手鐲,下身著裙,聖線斜穿過左肩及右腿。聖線原是古印度貴族配件,後神聖化。

整尊造像輕盈素雅,其頭冠、白毫、雙眼和項鍊均嵌銀,嘴唇錯紅銅,裙錯銀及紅銅,為東北印度造像藝術之特色。

觀音菩薩,又譯觀自在菩薩,乃佛教中最受尊崇之菩薩之一,被譽為「半個亞洲的信仰」。其信仰廣泛流傳於東亞、南亞及東南亞地區,尤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形象深入人心,被視為眾生之庇護者。在印度佛教藝術中,觀音菩薩之形象最早見於諸多佛教聖地,從埃羅拉石窟至坎赫里石窟,以及著名之鹿野苑,均皆見其造像。

在西藏地區,觀音菩薩之信仰達至極致,成為藏傳佛教之核心。西藏吐蕃王國之創立者松贊干布(617-650年)與歷代達賴喇嘛都被視為觀音之轉世。其六字真言更是藏族同胞每日必誦,象徵其對觀音菩薩之虔誠信仰。傳說觀音居普陀山,而拉薩之布達拉宮,名即源於此所。觀音菩薩於西藏不僅為宗教信仰之核心,更成為藏族文化與精神之象徵,被尊為雪域高原之保護神,護佑此片土地之眾生。

比較一件同時期之銅錯銀蓮花手觀音坐像,拍賣於紐約佳士得,2019年9月11日,拍品326號。

更多來自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