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PAIR OF IMPERIAL INSCRIBED MUGHAL BLACK AND WHITE JADE GUNPOWDER FLASKS
A PAIR OF IMPERIAL INSCRIBED MUGHAL BLACK AND WHITE JADE GUNPOWDER FLASKS
A PAIR OF IMPERIAL INSCRIBED MUGHAL BLACK AND WHITE JADE GUNPOWDER FLASKS
6 更多
A PAIR OF IMPERIAL INSCRIBED MUGHAL BLACK AND WHITE JADE GUNPOWDER FLASKS
9 更多
士紳珍藏
清乾隆 御製玉御題詩火藥筒一對

QIANLONG PERIOD (1736-1795)

細節
清乾隆 御製玉御題詩火藥筒一對
Larger: 6 1⁄4 in. (15.8 cm.) long
來源
George Johann Friedrich (1894年生)舊藏(傳)

榮譽呈獻

Marco Almeida (安偉達)
Marco Almeida (安偉達) SVP, Senior International Specialist, Head of Department & Head of Private Sales

查閱狀況報告或聯絡我們查詢更多拍品資料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蒙兀兒王朝(Mughal,又譯作莫臥兒王朝)所製痕都斯坦玉器流入清宮後,即倍受乾隆帝歡喜,多次將御題詩刻於痕都斯坦玉器之上,以彰顯赫赫武功。據台北故宮博物院前器物處處長鄧淑蘋統計,刻有乾隆御製詩之痕都斯坦玉器約有四十一件,參見《越過崑崙山的珍藏—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台北,2015年,頁36。本拍品為新發現之刻有乾隆御題詩之痕都斯坦玉器,尤為重要。

乾隆帝多以承德木蘭行圍演獵軍武並結交蒙古等眾外藩王公,其中以獵鹿尤為經常,並詠詩以賀。本拍品為承裝火藥,供火槍裝藥器具,兩件成套,應由一整塊玉料分雕而成,以蓮瓣和苕葉等花卉紋為飾,並鑲金嵌寶,光彩奪目。筒腹陰刻填金「御製獲鹿詩」並分刻「乾」、「隆」印章紋。詩載于《清高宗御製詩五集·卷九十二》(圖一)。

原詩有乾隆帝御注,說明緣起:「獲鹿再詠——麂鹿麌麌翠樾叢,不能不技癢於衷。花神(槍名)首發舊神繼(亦槍名。予年十二,皇祖命十六叔莊親王教予學火槍,視準發機如有夙悟。初試槍時,一發斃羊於百步之外。皇祖甚為喜悅。此花準神槍、舊準神槍皆皇祖所親賜者。予數十年來木蘭行圍及山莊幾暇間用即,鹿多先用花準神槍,偶弗即踣,必用舊準神槍,無不應聲而倒。今年雖不進圍,然舊日肄習未免技癢。近於山莊內連獲數鹿,亦先用花準神槍中之,繼以舊準神槍即倒。此實昔年勤練之精,是以年雖老而目力不減少時也。),老目依然少目同。俾識仙莊多豫悅,分頒蒙古衆王公。(蒙古向重武事,予昔年在木蘭圍中,馳射發槍,武藝精熟。衆古隨圍數十年,無不知之。但今年既不行圍,蒙古王公等不幾謂予怠於肄武。因乘暇於山莊內即鹿以試精力,而近日所中之鹿皆係一發即中,及頒賜蒙古王公等無不歡喜欽服,似此身體康強,實荷上天錫佑,而我朝家法不忘武備,亦往代所稀有也)康強身體賴天錫,家法皇清慶莫窮。」因玉料尺寸有限,御題詩之詩題、序跋常被省略,注就更不會雕琢詩中(見鄧淑蘋,《故宮所藏痕都斯坦玉器特展圖錄》,台北,1983年,頁18),所以通過《御製詩全集》的御注,可知乾隆帝十二歲即經康熙皇帝授命向莊親王學習火槍射擊術,並受賜花準神槍及舊準神槍用以狩獵。射鹿先以花準神槍射擊,如一擊未斃,就用舊準神槍繼之,無鹿不倒(圖二)。此二槍皆著錄於《大清會典》和《皇朝禮器圖式》二書中,由後者可知「皇帝御用舊神槍」,「藥用一錢六分」;「皇帝御用花準槍」,「用藥二錢」,因使用的火藥量不同,所以本拍品兩件尺寸小有差異,當為此故(圖三、圖四)。

乾隆皇帝所用火槍分為御用槍和御製槍兩類,御製槍有七種,而御用槍則僅有四種,即御用舊神槍、御用花準槍、御用大準槍和御用虎神槍(見劉立勇,《從庫藏文物論清帝圍獵及武備運用》,載於《崇威耀德——故宮博物院藏清代武備展》,河北教育出版社,2022年,頁225),本拍品即應為前兩種御用火槍而配。此外,北京故宮博物院尚有清宮舊藏乾隆帝御用火槍圍獵射獸鉛子彈一匣五層,每枚鉛子皆單獨包裝並注明時間、地點、所射獸名,和所用槍之鉛子重量。在已經整理出的兩層中,以花準神槍鉛子最多,而且第二層匣裏,就有「黃綢內包皮簽」槍子兩枚,皆為同一天所用,「乾隆四十六年七月十八日,在熱河行宮打鹿,花准神槍鉛子一個,重四錢四分」和「……在熱河行宮打鹿,舊神槍鉛子一個,重三錢七分」,當可與本拍品之御製詩內容相合(見上文,頁228-229)。

清宮痕都斯坦玉器原藏於清宮端凝殿北小庫,和著名的清宫御用琺瑯彩御瓷珍藏在一起,其中即有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痕都斯坦灰玉雕火藥筒,見鄧淑蘋,《故宮所藏痕都斯坦玉器特展圖錄》,台北,1983年,頁264-265,圖版70號(圖五.一)。此火藥筒並附有黃簽兩條,墨書「青玉烘藥壺一件有柳有缺入時做……」及「乾隆四十一年五月初四日胡世傑……」文字(圖五.二)。雖然簽條尾部殘缺,但是玉料、形制與本拍品類似,或即与本拍品相關之類,亦未可知。 此外,北京故宮博物院亦藏一痕都斯坦墨玉嵌寶石角形火藥筒,藏品編號:故00094163,並載於《仙宮奇製-故宮博物院藏痕都斯坦玉器精品展》,香港,2015年,頁188-189,圖版38號,可資比較(圖六)。

更多來自 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