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 CHONG (1494-1533)
WANG CHONG (1494-1533)
WANG CHONG (1494-1533)
1 更多
WANG CHONG (1494-1533)
4 更多
日本重要私人珍藏 (Lots 151-169)
明 王寵

行書

細節
明 王寵
行書
水墨紙本 手卷 一五二七年作
26.5 x 286 cm. (10 3⁄8 x 112 5⁄8 in.)
釋文:五憶歌。有序。丙戌(1526年)病暑。城居如甑。伏枕書空。游神六合。戲作五憶之歌。以解煩蒸。亦猶執熱者之思濯乎。
我所憶兮匡廬泉,飛空直下香爐巔。銀河為源彭蠡委,萬古騰沸東南天。左流右射五老卻,褰裳濡足愁攀緣。崖傾石走霹靂冠,枯籐怪樹虯龍懸。丹青洗出屏風疊,跳珠濺玉聲鏘然。誰能置我岩石間,仰面落雪水底眠。酒酣戲作五里霧,山精嘯雨空中旋。嗚呼我歌兮歌始放,九江茫茫日在望。
我所憶兮東山松,秦皇避雨駐六龍。根如鐵石皮青銅,千秋萬歲枝蒙茸。瞳瞳掛日扶桑小,隱隱參天翠黛濃。鸞雛鳳鷇不知數,和鳴下上如笙鏞。濤聲直與東海應,絕頂正見蓬萊峰。金膏玉液散入地,茯苓芝草生隆冬。釆而食之可不死,雲車何日來相從。嗚呼我歌兮歌正長,黃河日暮流湯湯。
我所憶兮峨嵋雪,六月陰崖凍欲裂。仙人赤腳翠巖行,鶴氅飄飄玉光潔。回飆吹散五谿去,落絮飛花滿城闕。滴博蓬婆西海頭,陰風慘澹旌竿折。萬里黃雲凝不流。層冰皚皚冬夏結。我思仗劍游其巔,石棧天梯殊斗絕。六龍回日不敢過,寒光凜洌千丈鐵。嗚呼我歌兮歌益豪。太白不動金天高。
我所憶兮渭川竹,大澤深山千畝綠。氤氳上接函關雲,離奇錯峙藍田玉。翠鳳葳蕤振其羽,蒼龍夭矯群相逐。哀壑陰森白日寒,長林高下青山矗。野老都迷釣玉谿,山人失卻王官谷。石上蟲書繡古苔,空中匹練懸飛瀑。安得清狂似子猷。挾策西行騎兩鹿。嗚呼我歌兮歌且舞,長袖褊褼隘環堵。
我所憶兮黃鶴樓,瀟湘洞庭生素秋。登高決眥極萬里,烈風震盪無時休。九疑連綿似屏障,白日黤慘蒼雲愁。東攀若木枝巃嵷,西望雪嶺寒颼颼。朱簾繡柱九天上,到影卻射滄江流。仙人坐弄紫玉笛,往往飛花鸚鵡洲,青蓮居士莫搥碎,便須縱飲成糟丘。嗚呼我歌兮歌愈急,鴻鵠冥冥楚天碧。
題識:嘉靖丁亥(1527年)孟夏三日書於辛夷館。雅宜山人王寵履吉甫。鈐印:王履吉印、韡韡齋
藏印:
項元汴(1525-1590):墨林懶叟
錢瑞徵(1620-1702):錢瑞徵印、野鶴
李玉棻(19世紀):潞河李氏韻湖珍藏
其他:山陰俞氏芷盟珍藏印、彤□、蕤音元英、大雅堂、白和、張□收藏、茝盟審定
簽條:明王雅宜行書長題。

登入
瀏覽狀況報告

拍品專文

利在東方:羅振玉旅居東瀛與書畫銷售

羅振玉(1866-1940)是一位未曾出國留學,卻願意接觸和學習日本的學人。1898年,羅振玉在上海創辦農學社,南洋公學東文學社,積極聘請日人藤田豐八(1869-1929)來華協助翻譯外國農學書籍。後由藤田氏介紹認識京都大學內藤虎(1866-1934)和富岡謙藏(1873-1918)等人,成為日後羅氏進入東瀛大門的鑰匙。
1901年11月,羅振玉以視察學務名義首次赴日,為期兩月,主要拜訪日本教育和財政部門,兼及拜訪日本漢學家、書畫家和實業家等,撰有《扶桑兩月記》。1909年5月,羅氏二次前往日本調查農學,參觀牧場,餘暇拜訪書肆和漢學家,旅居月餘。兩次日本之行,他敏銳地觀察到日本帶有濃厚中華文化基因,上層社會人士熱愛中國傳統書畫及古董。
兩年後,辛亥革命發生,羅振玉受大谷光瑞(1876-1948)、藤田豐八諸人邀請,與王國維(1877-1927)偕家移居日本。移居之前,羅氏由藤田和內藤二人幫助,寄所藏書畫百餘件往日本展售,分別為:宋元明書畫28件;明清書畫35件;清朝書畫49件;明清書法20件,合共132件。據學者統計購藏書畫者有山本悌二郎(1870-1937)、上野理一(1848-1919)、高島菊次郎(1875-1969)、黑川幸七(1871-1938)、住友春翠(1865-1926)、富岡謙藏(1873-1918)、博文堂原田莊左衛門(1858-1938)等人。這是羅氏第一次大批量出售書畫藏品。
羅振玉移居日本至1919年回國,期間與日本政商學者,書畫古籍名家交流頻繁,也與內藤虎、長尾甲(1864-1942)等人協助博文堂鑑定和題跋書畫,開拓並奠定了關西地區的明清書畫收藏。羅氏居住日本八年,潛心學術研究,整理了許多重要書籍出版。但是,他在日本期間迫於生計,曾委託先行回國的王國維聯繫上海的沈曾植、陸樹藩、鄧實,以及古董行家程冰泉等人,代為尋購書畫寄往日本銷售,為謀生不得已為商賈之事,也是事實。
佳士得春拍有幸自日本徵集眾多羅振玉舊藏明清書畫,其中不乏羅氏題簽題跋佳作,尤見他對書畫史的熟悉,對書畫鑑定的用心。無怪乎他是當時日本人心中最具威望的書畫古董鑑定權威。

更多來自 中國古代書畫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