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U GUANZHONG (1919-2010)
1 更多
吳冠中 (1919-2010)

棗樹與兒童

細節
吳冠中 (1919-2010)
棗樹與兒童
油彩 畫板
41.5 x 35.3 cm. (16 3⁄8 x 13 7⁄8 in.)
1973年作
款識:荼 七三 (右下) 棗樹與兒童 吳冠中 一九七三年(畫背)
來源
私人收藏
2004年11月1日 香港 蘇富比 編號504
現藏者購自上述拍賣
出版
1986年《吳冠中畫集》石家莊 河北美術出版社 (圖版,第13頁)
1987年《吳冠中回顧展》展覽圖錄 香港藝術中心 (著錄,編號17,無頁數)
1988年《吳冠中畫展》展覽圖錄 新加坡 國家美術館 (著錄,編號10,無頁數)
1989年《吳冠中畫集》香港 德藝藝術公司 (圖版,第135頁)
1992年 A.Ferrar著《吴冠中: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倫敦 大英博物館出版社 (圖版,第25圖,第169頁)
1992年《吳冠中:誰看白首起舞》台北 國風出版社(著錄,編號50,第27頁;圖版,第59頁)
1999年 瞿墨著《彩虹人生:吳冠中畫傳》南寧 廣西美術出版社 (圖版,第33圖,第41頁)
2003年《生命的風景:吳冠中藝術專集 I 卷》北京 三聯書店 (圖版,第103頁)
2007年《吳冠中全集(第二卷)》長沙 湖南美術出版社 (圖版,第239頁)
2008年《吳冠中畫集(下卷)》南昌 江西美術出版社 (圖版,第288頁)
展覽
1987年9月10日-10月4日 「吳冠中回顧展」 香港藝術中心
1988年2月10日-21日「吳冠中畫展」新加坡 國家美術館
1992年7月9日-21日「吳冠中:誰看白首起舞」 台北 新光三越百貨公司
拍場告示
This lot is now subject to a guarantee that is fully or partially financed by a third party. The third party will be bidding on the lot and may receive a financing fee from Christie’s if the third party is not the successful buyer.
此拍賣品現在由第三方全部或部分提供最低出售價保證。該第三方會參與競投,並且如果其不是最終買方,將可能會收到由佳士得支付的酬金。

榮譽呈獻

Ada Tsui (徐文君)
Ada Tsui (徐文君) Vice President, Specialist, Head of Evening Sale

拍品專文

《棗樹與兒童》創作於 1973 年。當年吳冠中被召回北京,受官方委託繪製大型壁畫,得以重拾畫筆並重返寫生之路。畫面中央的棗樹高大挺拔,枝幹直指蒼穹,繁葉尚未茂盛,但已長出嫩綠新葉,流露出枝頭甦醒的氣息。灰調氛圍勾勒出北方清冷而澄澈的空氣,樹下孩童身穿紅、綠、藍的鮮亮衣裳,如跳動的色彩點亮整幅畫面,為靜謐景象注入靈動與生機。本作作於藝術家創作力的盛年,並曾於 1987 年香港藝術中心舉辦的〈吳冠中回顧展〉中展出,為藝術家在大陸地區以外的首次大型展覽。

棗樹雖在三五年間即可結果,但要長到十米以上、以骨架般的枝幹撐起整個院落,往往需要二十年以上的歲月。它能在乾旱瘠薄的土地中頑強生長,葉落後仍挺拔如骨,被視為剛毅堅韌的象徵。藝術家曾提到:「我畫過不少北京的棗樹,每畫棗樹總想到她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之風骨。」畫中枝幹挺拔入雲,宛如北方大院裡最堅韌的守護者。下方孩童則以鮮豔衣飾點亮畫面,與老樹形成跨越時代的對照。在老樹凝結著時間與韌勁的同時,孩童則傳遞出對於未來與生機的美好願景。

樹景後的白牆如平面幕布,色塊層層疊疊、似巷弄、如側牆、如瓦片、像屋頂、孩童的身影、如抽象筆觸剪影般地附著其中,卻表現出維妙維肖的神情!這種類似平面化的處理,令人聯想到保羅·高更在《產婦 II》(1899)中的構圖手法,以平塗色域和人物形象營造裝飾性與空間感。高更的靈感可追溯至他甚受影響的日本浮世繪,以主題中的色塊對比來界定空間。吳冠中在此作中將色塊的喻義展現出寫意表達的另一種可能性。他將東方繪畫「以意造境、以型寫神」的觀念,於跨文化的對話中開展出獨特的現代語言,這個系列是他的開端。

1970 年代系列、《棗樹與兒童》標誌著吳冠中在油畫中找到新的出路。他以「鄉土題材」為依託,將中國繪畫的寫意精神與西方抽象的概括性融為一體,提升了民族繪畫題材的現代性。在畫面中,他既保留了農村院落與兒童的真實凝視,又藉由線條與色塊的節奏注入現代感。這種跨越古今、中西合併的探索,為中國油畫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更多來自 二十及二十一世紀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