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花盆形制端秀,外壁窯變釉深沉濃艷,底刻「雍正年製」篆書款。
據清宮《活計檔》記載,「雍正十年(1732年)九月十三日,據圓明園來帖內稱本日司庫常保、首領薩木哈奉上諭:著寄信與年希堯, 將霽紅、霽青、鈞窯、汝窯小花盆、水連燒造些來。先做木樣呈覽,朕看準時再發去燒造…欽此」。本拍品有可能就是此條目提及雍正皇帝下旨連希堯燒造的鈞窯小花盆。
此類有雍正篆書款花盆常見霽紅、霽藍釉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館藏一件霽藍釉花盆,同本拍品器型相若,見《故宮博物館院藏古陶瓷資料選萃》,卷二,北京,2005年,圖版170號 。然窯變釉弦紋例似未見其他著錄。比較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一件窯變釉例,尺寸及器型同本拍品相若,惟無弦紋,見Rose Kerr著《Chinese Ceramics: Porcelain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倫敦,1986年,圖版61號。
據清宮《活計檔》記載,「雍正十年(1732年)九月十三日,據圓明園來帖內稱本日司庫常保、首領薩木哈奉上諭:著寄信與年希堯, 將霽紅、霽青、鈞窯、汝窯小花盆、水連燒造些來。先做木樣呈覽,朕看準時再發去燒造…欽此」。本拍品有可能就是此條目提及雍正皇帝下旨連希堯燒造的鈞窯小花盆。
此類有雍正篆書款花盆常見霽紅、霽藍釉例。如北京故宮博物館藏一件霽藍釉花盆,同本拍品器型相若,見《故宮博物館院藏古陶瓷資料選萃》,卷二,北京,2005年,圖版170號 。然窯變釉弦紋例似未見其他著錄。比較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一件窯變釉例,尺寸及器型同本拍品相若,惟無弦紋,見Rose Kerr著《Chinese Ceramics: Porcelain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倫敦,1986年,圖版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