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香爐採用銅鎏金工藝,精雕細琢,為甪端瑞獸型,呈仰望狀,四爪扣地,張嘴露齒,威風凜凜。獸身鑲嵌玉髓、瑪瑙、青金石、白玉等,用料繁富華麗,色彩瑰麗濃郁,盡顯乾隆朝富貴鼎盛之態。
甪端,乃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傳說其頭上一角,日行萬八千里,通四夷之語,富有風調雨順的吉祥寓意。故宮太和殿和養心殿內,常見有以甪端為造型的香爐,陳設於皇帝寶座兩側,以示皇帝為有道明君,曉天下事。
宋代洪芻編《香譜》,在記載水浮香中提到,「香獸以塗金為狻猊、麒麟、鳧鴨之狀,空其中以燃香;使煙自口出,以為玩好。」可見獸型香爐在宋代已成為獨特的門類。此甪端香爐造型源自漢代,見一造型幾乎一致的漢代銅錯金銀香爐,載於乾隆時期編纂的《寧壽鑑古》,卷14,圖版46號,可見乾隆帝摹古創新的追求(圖一)。據《清檔》記載,乾隆七年八月十四日,琺瑯作,「柏唐阿㕠柱來説太監高玉交鑲嵌寶石甪端一件。傳旨:著照此甪端款式大小做掐絲珐琅甪端一對⋯⋯」另據《同治十三年壽皇殿東龕供奉陳設檔》: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七日壽皇殿,「總管永清等奉旨,紫檀格一對(內設)嵌玉石鍍金甪端一件(隨座)⋯⋯」則本拍品不僅曾經陳設於壽皇殿紫檀多寶閣內,還是掐絲琺琅甪端的原本,極為珍罕。
比較一件造型相似的乾隆嵌寶瑞獸香爐,錄於《馳騁古今:中國藝術的仿摹與創新》,香港,2006年,圖版25號; 另見一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其載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歷代香具圖錄》,台北,1993年,圖版119號(圖二)。此外,參考一件未鑲嵌寶石的乾隆麒麟香爐,現藏大英博物館,並為1992年所著《The British Museum Book of Chinese Art》的封面之一。
甪端,乃中國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傳說其頭上一角,日行萬八千里,通四夷之語,富有風調雨順的吉祥寓意。故宮太和殿和養心殿內,常見有以甪端為造型的香爐,陳設於皇帝寶座兩側,以示皇帝為有道明君,曉天下事。
宋代洪芻編《香譜》,在記載水浮香中提到,「香獸以塗金為狻猊、麒麟、鳧鴨之狀,空其中以燃香;使煙自口出,以為玩好。」可見獸型香爐在宋代已成為獨特的門類。此甪端香爐造型源自漢代,見一造型幾乎一致的漢代銅錯金銀香爐,載於乾隆時期編纂的《寧壽鑑古》,卷14,圖版46號,可見乾隆帝摹古創新的追求(圖一)。據《清檔》記載,乾隆七年八月十四日,琺瑯作,「柏唐阿㕠柱來説太監高玉交鑲嵌寶石甪端一件。傳旨:著照此甪端款式大小做掐絲珐琅甪端一對⋯⋯」另據《同治十三年壽皇殿東龕供奉陳設檔》: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七日壽皇殿,「總管永清等奉旨,紫檀格一對(內設)嵌玉石鍍金甪端一件(隨座)⋯⋯」則本拍品不僅曾經陳設於壽皇殿紫檀多寶閣內,還是掐絲琺琅甪端的原本,極為珍罕。
比較一件造型相似的乾隆嵌寶瑞獸香爐,錄於《馳騁古今:中國藝術的仿摹與創新》,香港,2006年,圖版25號; 另見一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其載於《國立故宮博物院歷代香具圖錄》,台北,1993年,圖版119號(圖二)。此外,參考一件未鑲嵌寶石的乾隆麒麟香爐,現藏大英博物館,並為1992年所著《The British Museum Book of Chinese Art》的封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