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瓶圓口,長直頸,闊腹下歛至足,平底,通體光素無飾,器形端莊,線條流暢,涅黃色澤均勻潔淨。
歐洲的玻璃工藝於清初傳入中國,清宮玻璃廠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建立,開啟了宮廷御用玻璃器的製作,直至清朝末年。乾隆時期政局穩定、物質基礎雄厚, 加上乾隆本身對於藝術的喜愛與推崇,使宮廷工藝技術進入了鼎盛時期,而玻璃廠生產數量亦大幅提高並創新。乾隆五年至十八年,在傳教士紀文(1703-1758)的影響下,玻璃配方改良加入了硼砂與砷,使其成品更純淨光滑;此拍品涅黃色調之光亮嬌豔,應為這時期所做,屬清宮玻璃器之精品。
比較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亦藏一機近相同之帶乾隆款黃玻璃長頸瓶,館藏編號:GK584。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另一件尺寸相近、口部略收之近似例,藏品編號:故00106291(圖一)。
歐洲的玻璃工藝於清初傳入中國,清宮玻璃廠於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建立,開啟了宮廷御用玻璃器的製作,直至清朝末年。乾隆時期政局穩定、物質基礎雄厚, 加上乾隆本身對於藝術的喜愛與推崇,使宮廷工藝技術進入了鼎盛時期,而玻璃廠生產數量亦大幅提高並創新。乾隆五年至十八年,在傳教士紀文(1703-1758)的影響下,玻璃配方改良加入了硼砂與砷,使其成品更純淨光滑;此拍品涅黃色調之光亮嬌豔,應為這時期所做,屬清宮玻璃器之精品。
比較日本京都國立博物館亦藏一機近相同之帶乾隆款黃玻璃長頸瓶,館藏編號:GK584。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另一件尺寸相近、口部略收之近似例,藏品編號:故00106291(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