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此梅瓶小唇口、短頸、豐肩、腹漸收至平底,通體施白釉,釉質瀅潤均勻,並有細開片。整體造型飽滿,端莊敦厚,與釉色相互托襯,不僅為隋白瓷中的難得一作,更為早期梅瓶中之典範。
隋朝白瓷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作品稀少,多見盃及小罐,如此瓶之器形及尺寸之作品極為罕見。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有一件形制近乎相同之例,為Avery Brundage舊藏,館藏編號B60P155。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器形相似、帶寬口之隋白釉罐,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晉唐瓷器》,香港,2016年,頁64,編號58;另藏有一唐代白釉梅瓶,惟腹收幅度較大,藏品編號:新00136908。
拍賣市場上曾出現一極為近似之隋白釉梅瓶,於東京中央2022年9月10日拍賣,拍品481號;另一瓶身較修長之隋白釉蓋罐,為藍理捷舊藏,2023年3月20日於紐約邦瀚斯拍賣,拍品10號;另一白釉梅瓶,2024年5月30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2848號。
隋朝白瓷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作品稀少,多見盃及小罐,如此瓶之器形及尺寸之作品極為罕見。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有一件形制近乎相同之例,為Avery Brundage舊藏,館藏編號B60P155。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器形相似、帶寬口之隋白釉罐,載於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晉唐瓷器》,香港,2016年,頁64,編號58;另藏有一唐代白釉梅瓶,惟腹收幅度較大,藏品編號:新00136908。
拍賣市場上曾出現一極為近似之隋白釉梅瓶,於東京中央2022年9月10日拍賣,拍品481號;另一瓶身較修長之隋白釉蓋罐,為藍理捷舊藏,2023年3月20日於紐約邦瀚斯拍賣,拍品10號;另一白釉梅瓶,2024年5月30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28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