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鐵鋄金、鐵鋄銀工藝是一種以金、銀箔片或絲裝飾於鐵質基體表面的一種裝飾藝術。它首先要在基體表面上鏨刻密平行的交叉陰刻線,然後透過加熱、砑壓的方法將金、銀絲(片)固定於基體表面。過程相當繁複,對工匠技藝要求極高。
鋄金銀技術至晚元代開始首先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主要運用於車馬器、儀仗、武器、盔甲,法器上。鎖具、印章、器皿等日用品上也有使用。明代是中國鐵鋄金工藝的鼎盛時期。明永樂、宣德年間,宮廷作坊製作的寶劍、胄、法器及香爐等器物常採用此工藝,紋飾多為龍紋、蓮、或梵文真言,佈局嚴謹,線條流暢。
比較上海博物館藏一件鐵鋄金銀蓮瓣形盤,館方定年元代,其正面布滿銀花,背面為金剛杵紋及八吉祥紋,曾展出於《寰宇東西馬可·波羅眼中的中國世界》一展(圖一)。
鋄金銀技術至晚元代開始首先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主要運用於車馬器、儀仗、武器、盔甲,法器上。鎖具、印章、器皿等日用品上也有使用。明代是中國鐵鋄金工藝的鼎盛時期。明永樂、宣德年間,宮廷作坊製作的寶劍、胄、法器及香爐等器物常採用此工藝,紋飾多為龍紋、蓮、或梵文真言,佈局嚴謹,線條流暢。
比較上海博物館藏一件鐵鋄金銀蓮瓣形盤,館方定年元代,其正面布滿銀花,背面為金剛杵紋及八吉祥紋,曾展出於《寰宇東西馬可·波羅眼中的中國世界》一展(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