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這尊十四世紀的鎏金銅造財續佛母像,以恢宏氣度展現豐足與智慧的至高境界,既是紐瓦爾藝術的巔峰之作,亦是佛教精神符號的完美體現。其名寓意「寶藏持護者」,昭示她作為財富、繁榮與豐饒之佛教女神的崇高地位,尤受加德滿都谷地紐瓦爾人的虔誠供奉。雖常被視為財神詹巴拉的明妃,但財續佛母在尼泊爾的信仰淵源更為古老,其內涵亦更為深遠。她不僅象徵物質財富,更蘊藏超驗智慧的無盡寶藏,可謂集印度教吉祥天女拉克什米與辯才天女薩拉斯瓦蒂的雙重神格於一身。
此尊造像以渾厚鑄銅精心打造,柔潤豐滿的體態透現神性充盈的圓滿氣韻,實為紐瓦爾美學的典範。六臂以自在之姿向周身舒展,此造型幾為尼泊爾獨有。頭戴層疊寶冠,身佩瓔珞華飾,薄紗裙褲雕鏤精緻紋樣,整體彰顯著圓滿、豐沛與聖潔之美的至高理想。她的手印昭示佈施與護佑的承諾,所持寶瓶、穀穗、珠寶與經匣,則完整構建了物質與精神雙重豐饒的宇宙圖景。
造像的風格細節——慈悲相面容、紋飾繁複的衣褶及鎏金銅質,皆與烏爾裡希•馮•施羅德《Buddhist Sculptures of the Alain Bordier Foundation》(香港,2010年,第26-27頁,編號10B)著錄之像交相輝映。其特徵亦可參考van Alphen所載早期馬拉王朝的一尊般若佛母造像(見《Cast for Eternity》2005年版,第119頁,編號33),以及1998年3月26日紐約蘇富比拍賣會第217號拍品之財續佛母像。
這些造像雖分屬佛教與印度教傳統,卻共同展現了尼泊爾藝術對神聖豐饒理念的獨特詮釋。
                        此尊造像以渾厚鑄銅精心打造,柔潤豐滿的體態透現神性充盈的圓滿氣韻,實為紐瓦爾美學的典範。六臂以自在之姿向周身舒展,此造型幾為尼泊爾獨有。頭戴層疊寶冠,身佩瓔珞華飾,薄紗裙褲雕鏤精緻紋樣,整體彰顯著圓滿、豐沛與聖潔之美的至高理想。她的手印昭示佈施與護佑的承諾,所持寶瓶、穀穗、珠寶與經匣,則完整構建了物質與精神雙重豐饒的宇宙圖景。
造像的風格細節——慈悲相面容、紋飾繁複的衣褶及鎏金銅質,皆與烏爾裡希•馮•施羅德《Buddhist Sculptures of the Alain Bordier Foundation》(香港,2010年,第26-27頁,編號10B)著錄之像交相輝映。其特徵亦可參考van Alphen所載早期馬拉王朝的一尊般若佛母造像(見《Cast for Eternity》2005年版,第119頁,編號33),以及1998年3月26日紐約蘇富比拍賣會第217號拍品之財續佛母像。
這些造像雖分屬佛教與印度教傳統,卻共同展現了尼泊爾藝術對神聖豐饒理念的獨特詮釋。
.jpg?w=1)
.jpg?w=1)
.jpg?w=1)
.jpg?w=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