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鐘短談:清乾隆磁胎洋彩錦上添花御題詩描金「玉泉山」圖瓶

猶如在瓶身之上徐徐展開一幅山水畫手卷,此御藏洋彩瓷瓶上所描繪的地方,對乾隆皇帝乃至中國歷史而言均有著重要地位。佳士得專家曾志芬在此深入剖析箇中奧妙。

頁頂圖片:

佳士得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主管曾志芬解說道,這尊珍罕洋彩瓷瓶上繪有北京玉泉山的蒼翠景色,幾可肯定是乾隆皇帝特別訂製之臻作。

此瓶將於11月28日在香港舉行的繁華似錦-乾隆彩瓷三絕拍賣中呈獻。此器屬於乾隆年間早期特別燒製的一小批洋彩瓷瓶,此等高端水平的瓷器,並非一般陳設用器,也非下賞群臣之贈器,而是作為皇家藝術收藏的一部分,與皇帝喜愛的古董、玉器等珍玩一齊深藏宮中,是只供君王欣賞的御窯廠得意之作。

曾志芬說:「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瓶上的琺瑯色澤鮮明無比,瞬即吸引觀者目光至腹部所繪的山水景色。此類琺瑯稱為『洋彩』,是當時剛從歐洲引入的創新工藝。」

清乾隆 磁胎洋彩錦上添花御題詩描金「玉泉山」圖瓶 青花六字篆書款,高7½吋 (19.1公分)。估價待詢。此拍品於2018年11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繁華似錦-乾隆彩瓷三絕拍賣中呈獻。

清乾隆 磁胎洋彩錦上添花御題詩描金「玉泉山」圖瓶 青花六字篆書款,高7½吋 (19.1公分)。估價待詢。此拍品於2018年11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繁華似錦-乾隆彩瓷三絕拍賣中呈獻。

她解釋:「洋彩是新傳入的油調性琺瑯彩,可以調配出各種前所未見的粉系釉上彩,其呈現效果就如油彩,只是落筆之處是弧形瓷面而非畫布,所需技巧必須更為精湛。轉動瓶子時,就如正在徐徐展開一幅山水畫手卷,觀者由是可以從立體角度欣賞色澤流麗的山水風光。」

玉泉山泉水充沛,自遼朝(公元907-1125年)起已用作皇家園林,金朝的金章宗亦在南方山麓建造了芙蓉殿。

在各朝皇帝之中,最心繫玉泉山的大概就是乾隆皇帝。此尊瓷瓶上書有御題詩句,節錄自1729年乾隆尚為皇子之時的詩作《遊玉泉山見秋成誌喜》,詩中流露乾隆面對玉泉山秋色時的欣喜之情。

靜明園,前方為乾隆稱為「芙蓉晴照」的三個小島,瓶上繪有乾隆泛舟玉泉湖上時所見的小島風光。

靜明園,前方為乾隆稱為「芙蓉晴照」的三個小島,瓶上繪有乾隆泛舟玉泉湖上時所見的小島風光。

山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繪畫類別。曾志芬指:「此處可見以傳統青綠法設色描畫的山巒。」另一方面,瓶上亦有明顯受西方影響的特色——琺瑯洋彩以外,還有以線性透視法描繪的雄偉建築群;這種繪畫技巧,於當時經由歐洲耶穌會傳入宮廷。曾志芬形容:「瓶上的整體構圖巧妙融合中西美學。」

玉泉山的另一軼事,是當地種植的稻米被奉為上品,只供宮廷御用。乾隆亦指玉泉山之水是世上最清澈的泉水,下旨每天將泉水運到北京皇宮,並要求在他狩獵和出巡時,也要飲用玉泉山水。曾志芬指:「將玉泉山形容為宮廷的水源命脈絕不誇張。」

清朝於1912年覆亡,但玉泉山的超然地位仍然存在,成為高級官員和軍官的居所和辦公室,毛澤東、周恩來和葉劍英等政治領導人均曾居於此地。

曾志芬認為:「玉泉山在國家興盛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瓷瓶上所描繪的山水圖譜細緻豐富,深得乾隆鍾愛,至今亦教鑑賞家嘆為觀止。」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