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珍覓寶:安及戈登‧蓋蒂的無匹珍藏

蓋蒂伉儷的裝飾藝術和藝術品珍藏種類多元、不拘一格,堪稱拍賣史上最重要的珍藏之一

無論是發掘埃塞俄比亞的古代工藝品,還是尋找藝術品遺失多年的另一部分,安‧蓋蒂(Ann Getty)孜孜不倦,致力追尋。蓋蒂夫婦的每間居所內,令人意想不到地擺放着豐富的藏品,讓珍藏展開對話,编织出完一个美轮美奂的收藏。在這些華麗宅第內,人文史和藝術史互相碰撞,迸發火花。安‧蓋蒂的品味獨到,鍾情打破傳統,她與慈善家兼作曲家丈夫戈登‧蓋蒂(Gordon Getty),共同建立重要裝飾藝術及藝術品珍藏,可謂近半個世紀以來最矚目的珍藏之一。

今年10月,佳士得紐約將舉行一系列重要拍賣,將會帶來夫婦二人收藏的近1,500件經典鉅作。拍賣收益將撥捐安及戈登‧蓋蒂藝術基金會(Ann and Gordon Getty Foundation for the Arts),以支持藝術和科學組織。

蓋蒂伉儷位於美國三藩市大宅的客廳,包括將於安及戈登·蓋蒂珍藏拍賣中呈獻的拍品。照片©2022, Visko Hatfield

蓋蒂伉儷位於美國三藩市大宅的客廳,包括將於安及戈登·蓋蒂珍藏拍賣中呈獻的拍品。照片©2022, Visko Hatfield

探險精神

安‧蓋蒂原名安‧吉爾伯廷(Ann Gilbertin),1941年生於加州薩克拉門託谷,父母以種植桃子和核桃為生。她自小便熱愛探險、科學和自然世界,長大後入讀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時,亦按照興趣修讀人類學、生物學和古生物學。她於1964年認識戈登‧蓋蒂,二人於同年聖誕節結婚。夫婦二人廝守56載,直至安‧蓋蒂於2020年離世。

戈登‧蓋蒂為美國石油大亨兼著名藝術藏家讓‧保羅‧蓋蒂(J. Paul Getty)之子,是古典音樂界的顯赫人物。他先後於三藩市大學和三藩市音樂學院修讀英文文學和作曲,後來成為傑出的作曲家,並積極推廣藝術。蓋蒂夫婦結合雙方的專長(安的犀利眼光和戈登的敏銳聽覺),成功建立獨一無二的稀世珍藏。

〈安及戈登‧蓋蒂〉,來自《SF Society》系列,2007年。©Larry Sultan

〈安及戈登‧蓋蒂〉,來自《SF Society》系列,2007年。©Larry Sultan

安‧蓋蒂曾表示:「我喜歡尋寶,特別鍾情精美動人、充滿驚喜和滿載歷史的珍罕藏品。」這份堅持驅使蓋蒂夫婦踏遍世界,尋覓各樣珍品,而精彩的旅程亦明顯影響了二人的收藏習慣。作為第二代荷蘭移民,安‧蓋蒂對荷蘭文化元素尤感著迷,例如代爾夫特藍瓷靜物畫和荷蘭殖民時期家具,而夫婦二人在三藩市大宅的部分房間,更令人恍如置身威尼斯。

安‧蓋蒂不僅熱衷收藏,也堅持終身學習,因此她對每件珍品背後的歷史瞭如指掌。她懷著對旅行的熱愛和探索精神,前往中國江西的古老城鎮景德鎮等地,學習瓷器的製作技巧。她在旅途中認識多位工匠,亦加深了她對創作過程的了解。

旅行也讓安‧蓋蒂能夠探索她熱愛的大自然,欣賞多姿多彩的美景和文化。她自小在郊區成長,喜歡探索戶外,因此大自然也對她的個人品味帶來莫大影響。以蓋蒂夫婦在三藩市大宅中的客廳為例,便擺放了一個十八世紀巴黎風格的貝殼櫃(conquillier),櫃內放滿她多年來收集的貝殼。安‧蓋蒂對自然歷史的興趣,使她與多位傑出女性藏家同樣名留青史,例如波特蘭公爵夫人瑪格麗特‧本廷克(Margaret Bentinck, Duchess of Portland)、阿倫德爾伯爵夫人阿萊西婭‧霍華德(Alethea Howard, Countess of Arundel)和英國夏綠蒂王后(Queen Charlotte of England)等。

清 中國琺瑯繡墩。琺瑯。高 19¼ 英寸(49 公分)。估價:80,000-12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22年10月23日在佳士得紐約「安及戈登‧蓋蒂珍藏:第四部分 | 中國工藝品、英國及歐洲家具及裝飾藝術日間拍賣」中呈獻

清 中國琺瑯繡墩。琺瑯。高 19¼ 英寸(49 公分)。估價:80,000-12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22年10月23日在佳士得紐約「安及戈登‧蓋蒂珍藏:第四部分 | 中國工藝品、英國及歐洲家具及裝飾藝術日間拍賣」中呈獻

科學大概是安‧蓋蒂最喜愛的領域,她於1990年代曾參與埃塞俄比亞東非大裂谷的考古工作,挖掘古代遺骸。她談及這次經驗時表示:「仔細研究化石使我對顏色和形狀更敏感,我學會觀察最細微的設計細節和色彩變化。」

安‧蓋蒂的科學研究也影響了她的收藏方式。佳士得美洲區副主席Jonathan Rendell解釋:「蓋蒂夫人對古生物學的濃厚興趣,反映出她喜歡深究事物背後的歷史。」這種考古式思維,使她的珍藏不但在風格和美學上互相呼應,更在歷史重要性上互相關連。

此處無聲勝有聲

安‧蓋蒂悉心挑選布置,在書籍、繪畫、紡織品、家具、陶瓷和雕塑之間展開對話。她在1985年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便提到:「我所做的一切全都環環相扣。」她的居所便是最佳明證。蓋蒂夫婦的珍藏在先鋒傑作和古代珍品之間建立起互相交流的橋樑,宛如連接亞洲和歐洲的絲綢之路。

喬瓦尼‧安東尼奧‧卡納爾,又稱卡納萊托(1697-1768),《威尼斯大運河入口及安康聖母聖殿》。油彩 畫布。52½ x 65⅜ 英寸(133.4 x 165.4 公分)。估價:6,000,000-10,000,000美元。此作將於2022年10月20日在佳士得紐約「安及戈登‧蓋蒂珍藏:第一部分 | 重要繪畫及裝飾藝術晚間拍賣」中呈獻

喬瓦尼‧安東尼奧‧卡納爾,又稱卡納萊托(1697-1768),《威尼斯大運河入口及安康聖母聖殿》。油彩 畫布。52½ x 65⅜ 英寸(133.4 x 165.4 公分)。估價:6,000,000-10,000,000美元。此作將於2022年10月20日在佳士得紐約「安及戈登‧蓋蒂珍藏:第一部分 | 重要繪畫及裝飾藝術晚間拍賣」中呈獻

蓋蒂伉儷在三藩市大宅的房間內,放有威尼斯藝術家的畫作,述說當地於不同時期的故事和歷史,例如簡提列・德・菲布里阿諾(Gentile da Fabriano,1370-1427)的畫作《隱士聖保祿》(曾掛於威尼斯共和國聖索菲亞教堂內),與卡納萊托(Canaletto,1697-1768)及其侄子貝納多‧貝洛托(Bernardo Bellotto,1721-1780)的畫作《大運河入口》、《威尼斯東面景色和大運河》和《威尼斯:從南面眺望的里阿爾托橋》掛在一起。畫作橫跨威尼斯300多年的歷史,不但記錄了這個意大利城市的發展,也見證藝術家的創作焦點由宗教畫像轉至貿易中心威尼斯。

卡納萊托的畫作亦與屋內的其他藏品遙相呼應。刻劃面朝東方絲綢之路的安康聖母聖殿畫作,與一個為亞洲市場製造的英式時鐘為鄰。Jonathan Rendell解釋:「這個珍藏囊括許多為異國市場製作的精品,真正地考慮到貿易過程的複雜流程。」

蓋蒂夫婦收藏的中國風藝術珍品種類繁多,反映當時民眾對異國珍寶或華麗精品的渴求。有別於部分人的想法,這些精品並非為了拙劣地模仿異國文化,而是為了滿足當時貿易路線上各個市場對進口產品的熱切需求。安‧蓋蒂將這類藏品設於同一空間內,藉此彰顯各國長久以來的連繫。

蓋蒂伉儷位於美國三藩市大宅的飯廳,包括將於安及戈登·蓋蒂珍藏拍賣中呈獻的拍品。照片© 2022, Visko Hatfield

蓋蒂伉儷位於美國三藩市大宅的飯廳,包括將於安及戈登·蓋蒂珍藏拍賣中呈獻的拍品。照片© 2022, Visko Hatfield

蓋蒂夫婦珍藏最引人入勝之處,在於其中豐富而細緻的層次,而每件藏品的故事與美感也同樣重要。安‧蓋蒂在2012年接受《建築文摘》訪問時表示:「只要運用想像力,便能令任何物品和諧共存。但凡事若過於融洽協調,反會缺乏新鮮感。」對她而言,藏品的價值往往建基於其歷史意義和獨特來源。

安‧蓋蒂知識淵博而富有冒險精神,在家中擺放曾屬於教宗和中國皇家工艺品,以至埃及的馬木路克馬賽克鑲板,打造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雖然她從未受過專業培訓,但卻非常了解古典風格,也懂得欣賞出類拔萃的傑作。

時間與機緣

蓋蒂伉儷的大宅就像英國的宏偉莊園,將匠心工藝和藝術技巧完美揉合。安‧蓋蒂憑著滿腔熱誠和獨到的眼光,打造出層次豐富、賞心悅目的品味裝潢。她指:「我重視時間和機緣為房間營造的深度,最討厭墨守成規。大概正因如此,我很欣賞英式大宅不拘一格的裝潢佈置,同時兼顧舒適和氣派,而且永遠帶著未完成的感覺。」

蓋蒂伉儷位於美國三藩市大宅的音樂室、藍色客廳和主臥室,包括將於安及戈登·蓋蒂珍藏拍賣中呈獻的拍品。照片© 2022, Visko Hatfield

蓋蒂伉儷位於美國三藩市大宅的音樂室、藍色客廳和主臥室,包括將於安及戈登·蓋蒂珍藏拍賣中呈獻的拍品。照片© 2022, Visko Hatfield

安‧蓋蒂構思的室內裝潢從不局限於特定的美學運動或潮流,而是往往呼應特定的主題。她灵活運用色彩、作品不同的质感,以令人驚喜的連繫手法為房間塑造和諧的風格,效果出眾。二人位於三藩市大宅的客廳便以雅克布-埃米爾‧布蘭奇(Jacques Emile Blanche,1861-1942)為著名舞者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繪畫的畫作為重點,畫作的綠色和紫色亦與房間的色調互相呼應,與整體裝潢完美融合。

大宅內的音樂室也體現夫婦二人的共同喜好。蓋蒂夫婦經常在大宅內舉行即興演出或邀請音樂家演奏,而音樂室完美展現出戈登‧蓋蒂的音樂鑑賞力。這間匠心獨運的音樂室不但反映屋主對欣賞和演奏音樂的重視,更考慮到音樂藝術的視覺元素,展示了約翰‧懷特‧亞歷山大(John White Alexander,1856-1915)繪畫的三幅女音樂家油畫。這種佈置方式使藏品能締造多元感官體驗,正如Jonathan Rendell形容:「就像一邊品嚐巧克力蛋糕,一邊聽賞管風琴演奏。」

約翰‧懷特‧亞歷山大(1856-1915),《鋼琴》,1894年作。油彩 畫布。31½ x 43½ 英寸(80 x 110.5 公分)。估價:70,000-10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22年10月21日在佳士得紐約「安及戈登‧蓋蒂珍藏:第二部分 | 古典大師、十九及二十世紀繪畫日間拍賣」中呈獻

約翰‧懷特‧亞歷山大(1856-1915),《鋼琴》,1894年作。油彩 畫布。31½ x 43½ 英寸(80 x 110.5 公分)。估價:70,000-10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22年10月21日在佳士得紐約「安及戈登‧蓋蒂珍藏:第二部分 | 古典大師、十九及二十世紀繪畫日間拍賣」中呈獻

欣賞蓋蒂夫婦珍藏的過程,猶如細讀成千上萬的人文故事。從自然奇珍到為皇室雕琢的臻品,蓋蒂夫婦並非純粹收藏佳作,而是透過藏品將截然不同的時空連為一體。安‧蓋蒂在2016年接受《Haute Living》訪問時,回顧在埃塞俄比亞的經歷:「那裡很熱,而帳篷已是最奢侈的用品,但我很享受那種尋覓珍寶的感覺。」這份對探索的熱情,亦成為這個傳奇珍藏的驅動力和重要基礎。擁有這些藏品,不但意味著擁有極致罕有的奇珍瑰寶,更能藉此沉醉於燦爛的人文歷史之中。

收取佳士得Going Once電子雜誌,精選所有Christies.com的熱門文章,以及即將舉行的拍賣及活動等最新資訊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