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家兼收藏家布萊恩‧修耶爾的「慧眼珍藏」

佳士得榮譽主席Noël Annesley細數布萊恩‧修耶爾(Brian Sewell)的精采生平,這位博學的收藏家擁有的罕有珍藏彰顯其對藝術的熱愛,而這批瑰寶將於9月27日佳士得拍賣會上亮相。

頁頂圖片

布萊恩‧修耶爾於倫敦西南部家中,2011年7月。圖片版權:Rebecca Reid / eyevine

我在1964年首次與布萊恩‧修耶爾見面,地點是其偶所,家中掛滿不同派系的畫作。幾星期後,我拜訪他的佳士得辦公室,當時我為眼前所見的畫作數目感到驚訝,當中不少為其私人收藏。作品的風格與時期不拘一格,從那不勒斯的微型天花板繪畫、威廉‧埃蒂(William Etty)的裸體畫,以至不同時期的靜物畫等等。

小時候的修耶爾每星期都會陪伴母親參觀國家美術館,逐漸培養出對藝術的興趣。他後來入讀科陶德藝術學院,而安東尼‧布倫特(Anthony Blunt)更是他的啟蒙恩師。修耶爾修讀的課程涵蓋不同時期的藝術家及運動,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喬托(Giotto)、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同期的北方藝術家、1550年至現代的英國藝術、普桑(Poussin)克勞德‧洛林(Claude)等法國藝術大師和印象派大師,以及布呂赫爾(Brueghel)魯本斯(Rubens)林布蘭(Rembrandt)和意大利巴洛克藝術風格的代表人物。

修耶爾也曾協助舉辦兩個大型國際外借藝術品展覽,並親自編撰展覽目錄,因而獲好友兼佳士得合夥人Bill Martin賞識,他於1985年加入佳士得,上任後迅速為公司帶來新氣象。

修耶爾對英國藝壇的評論一向非常尖銳,但對於上世紀的傳統派藝術家卻意外地寬容。

修耶爾在少年時代已經常流連大小拍賣場,加上他對藝術的敏銳觸覺和淵博學識,令他成功物色藝術佳作。他會將部分納作私人收藏,其餘則轉售以幫補微薄收入,因此培養出收藏家的本能。

是次拍賣的拍品印證修耶爾的收藏之廣,涵蓋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藝術品以至現代畫作。由於負擔能力有限,修耶爾偶爾要變賣收藏已久的藝術品,例如薩金特(Sargent)的石溪水彩畫以及巴米加尼諾(Parmigianino)彭托莫(Pontormo)的畫作。不過,目前的拍品不乏他引以為傲的珍藏,例如三幅斯圖梅爾的古典大師畫作。

斯圖梅爾的作品是修耶爾收藏的重要一環。他在科陶德藝術學院認識了於《柏林頓雜誌》的班尼迪‧尼高遜(Benedict Nicolson),看見他對卡拉瓦喬(Caravaggio)及其追隨者如特布呂根(Terbruggen)洪特霍斯特(Honthorst)等北方藝術家,以及擅長創作燭光宗教畫的佛蘭德斯畫家斯圖梅爾的熱愛。

在1950至60年代,十七世紀巴洛克繪畫再次興起,當中修耶爾的恩師艾利斯‧懷特豪斯(Ellis Waterhouse)、丹尼斯‧馬洪(Denis Mahon)及畢生鑽研普桑作品的安東尼‧布倫特可謂功不可沒。然而,這類畫作的價格仍然相對便宜,而修耶爾最欣賞的薩基(Sacchi)作品亦不例外。

修耶爾對近代英國藝壇的評論一向非常尖銳,但對於上世紀的傳統派藝術家卻意外地寬容,例如約翰‧卡拉斯頓(John Craxton)、哈羅德‧吉爾曼(Harold Gilman)、查理斯‧堅拿(Charles Ginner)、鄧肯‧格蘭特(Duncan Grant)、奥古斯特‧約翰(Augustus John)、約翰‧明頓(John Minton)、華特‧席格(Walter Sickert)及大衛‧瓊斯(David Jones)。另外,他亦收藏不少好友兼支持者艾略特‧霍奇金(Eliot Hodgkin)創作的精緻蛋彩靜物畫。

修耶爾對早期英國藝術亦興趣濃厚,對繪畫作品尤有研究。除了伯恩瓊斯(Burne-Jones)保存完好的人像習作外,他亦收藏瑞士畫家菲斯利(Fuseli)及愛爾蘭畫家詹姆斯‧巴利(James Barry)的裸體畫習作,這兩位藝術家證明十八世紀的倫敦已是國際藝術薈萃之地。最後,一幅羅姆尼(Romney)的灰色水彩畫亦為他的珍藏錦上添花。

修耶爾為免好友安東尼・布蘭特被傳媒打擾,因此經常代其接受訪問,繼而成為公眾人物。

另外,修耶爾也收藏了一幅魯斯金(John Ruskin)的作品,畫中人正是范戴克(Van Dyck)作品中的一位年輕女子,可見其收藏風格非常多元化。不過,他最喜歡的始終是古典大師繪畫,更精於這類作品的編目工作。

詹姆斯‧巴利(1741 – 1806) 《坐著的裸男》。 鉛筆 黑色粉筆 鋼筆 黑色墨水 白色粉筆 淺黃色紙 16¾ x 9¾吋 (42.5 x 24.7公分)。估價:20,000–30,000英鎊。佳士得倫敦於9月27日舉行的「布萊恩‧修耶爾─藝術評論及收藏家」拍賣呈獻此作品

修耶爾其中一幅罕有珍藏,是約瑟夫‧安東‧科赫(Joseph-Anton Koch)在1794年創作的風景畫,作品描繪鄰近瑞士盧達本納的士馬特利巴卡瀑布,是科赫最愛的題材之一,也反映修耶爾對珍罕佳作獨具慧眼。前人對此畫的描述已無從得知,但熱愛德國浪漫主義藝術的修耶爾卻能洞悉畫家的身份,全因他多年前於科陶德藝術學院鑽研藝術。

在修耶爾的收藏中,最早期的繪畫作品是約1528年出自佩魯齊手筆的作品(上圖)。若論珍罕程度,則要數達尼埃萊‧伏爾泰拉(Daniele da Volterra)的《狄多》(下圖)。佳士得最近接獲此畫後才證實其出處,作品由修耶爾於1960年代初向米開朗基羅的一位追隨者購入,可惜他未能親身見證作品獲鑑定為伏爾泰拉代表作的一刻。

達尼埃萊‧里查瑞利,别名:達尼埃萊‧伏爾泰拉(1509年生於伏爾泰拉,1566年卒於伏爾泰拉) 《側睡的狄多》 。 黑色粉筆 圓框弩形水印(Briquet第749號水印,1548年作於盧卡) 。13 x 18⅛吋 (33.2 x 45.9公分)。估價:100,000–150,000英鎊。佳士得倫敦於9月27日舉行的「布萊恩‧修耶爾─藝術評論及收藏家」拍賣呈獻此作品。

多明尼哥‧丁托列多(Domenico Tintoretto)的作品是另一幅焦點拍品,並剛剛證實與威尼斯聖方濟會榮耀聖母教堂內的一系列畫作相關。修耶爾的珍藏也包括圭爾奇諾(Guercino)的海格力斯裸體像,以及一幅描繪一名士兵拿著長梯前往圍城的藍紙習作。這幅作品一直令人困惑,後來一位美國年輕博物館館長成功證實作品出自阿戈斯提諾‧坎佩里(Agostino Ciampelli)之手。這位畫家未必家喻戶曉,但若修耶爾得知真相終於水落石出,必定非常欣慰。


修耶爾在1967年離開佳士得後,曾擔任藝術品買賣商和藝術顧問,可惜事業發展平平。直至1979年,他的前藝術史老師兼好友安東尼‧布倫特被揭露身份,證實為劍橋間諜幫的第四名成員。修耶爾為免他受媒體打擾,因此經常代其接受訪問,繼而成為公眾人物。

然而,當修耶爾在1984年取代理查德‧考克(Richard Cork)出任《標準晚報》的藝評家時,才成功打響名堂。隨著他聲名大噪,他經常亮相電視和電台節目,除了剖析藝術,也會談論他熱愛的名犬、汽車和旅遊經歷,以及當時社會的熱門話題。

修耶爾的言論一針見血,風趣而大膽,配以與眾不同的高亢聲線,使他深受歡迎。除了撰寫不同主題的專欄文章、出版著作及主持得獎電視節目。是次拍賣匯聚精彩紛呈的藝術珍品,教修耶爾的各方好友、支持者和收藏家眼前一亮,並讚嘆他作為收藏家及藝評家的天賦才華。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