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位:令人驚豔的奧斯曼木屐
威尼斯畫派,十六世紀,《君士坦丁堡風景中的蘇丹娜全身像》
威尼斯畫派,十六世紀,《君士坦丁堡風景中的蘇丹娜全身像》。54½ x 38⅝英寸(138.4 x 98.1公分)
「這種華麗的奧斯曼木屐又稱『內林鞋』,原本只是一種簡單的高底木屐,專供澡堂使用,但這雙則綴以精美的珠寶和寶石,更鑲嵌貝母,盡顯女士的優越地位。木屐越高,便代表穿戴者的社會地位越高,也更有能力負擔華美的裝飾。」
第九位:吸睛的精巧刺繡
揚‧格薩爾特(Jan Gossaert)追隨者,《聖母子》
揚·格薩爾特追隨者,《聖母子》。8⅜ x 13⅞英寸(46.7 x 35.3公分)。此作於2018年12月7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17,500英鎊
「我認為聖子的手勢正好代表我的想法︰聖母的長袍和內衣領口上的精緻刺繡非常出色。👌」
第八位:草帽搭配性感領口
揚·巴蒂斯特·韋尼斯(Jan Baptist Weenix),《意大利風景︰牧羊人向女子展示羊群》
揚·巴蒂斯特·韋尼斯(1621年生於阿姆斯特丹,1659/1661年卒於烏特勒支附近的Huis ter Mey),《意大利風景︰牧羊人向女士展示羊群》。35⅝ x 48英寸(90.5 x 122公分)。此作於2018年12月6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248,750英鎊
「牧羊女的大草帽非常奪目,我猜想她大腿上的白色麻質衣物是一件披肩或無袖上胸衣,亦即圍在頸上和塞進緊身胸衣內的三角形麻質圍巾。脫下這件衣物後,她的領口顯得相當性感,使她看到交配的山羊時做出的掩面動作,稍為欠缺說服力。」
第七位:1620年代的尖端潮流
傳為保羅·凡·薩默(Paul van Somer)作,《第一任勞頓從男爵湯姆·達利森爵士(1591-1645)穿著紅色緊身上衣和馬褲的四分之三肖像》
傳為保羅·凡·薩默(1576年生於安特衛普,1621年卒於倫敦)作,《第一任勞頓從男爵湯姆·達利森爵士(1591-1645)穿著紅色緊身上衣和馬褲的四分之三肖像》。43 x 35 ¼英寸(109.2 x 90公分)。此作於2018年12月7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18,750英鎊
「我喜歡這件綴以斜織帶貼飾的緊身衣和馬褲,這些織帶不但具有裝飾作用,也令布料變得更硬,令衣服看起來更筆挺,配合1620年代的衣著潮流。實用的緞帶將褲管固定於緊身上衣,為腰部添上精美的裝飾,同時襯托飾以銀色蕾絲鑲邊的華麗銀色織錦腰帶。」
第六位:有態度的奪目造型
小法蘭斯・波虞爾伯斯(Frans Pourbus II)影響圈,《瑪麗·瑪格麗特·德·貝萊蒙全身像》
小法蘭斯・波虞爾伯斯影響圈(1569年生於安特衛普,1622年卒於巴黎),《瑪麗.瑪格麗特.德.貝萊蒙全身像》。77 x 47½英寸(195.6 x 120.7公分)
「我喜歡肩墊,經常研究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藕節袖。衣袖外層是一層厚重的黑色花紋織錦緞,在固定距離束起,然後剪開露出底下的純黑真絲。她需要以闊大的衣袖平衡輪式裙撐,後者令裙襬形成闊大的圓柱形。按照現代的標準,如此臃腫的造型未必受歡迎,但的確惹人注目。」
第五位:令人趨之若鶩的高髻
托馬斯·勞倫斯爵士,《穿著象牙白色綢緞禮服的莎麗娜·米德夫人半身像,背景為聖斯德望主教座堂尖塔》
托馬斯·勞倫斯爵士(1769年生於布里斯托,1830年卒於倫敦),《穿著象牙日色綢緞禮服的莎麗娜·米德夫人半身像,背景為聖斯德望主教座堂尖塔》。30⅛ x 25英寸(76.5 x 63.5公分)。此作於2018年12月6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2,288,750英鎊
「看過《傲慢與偏見》的人都知道這種高髻很難駕馭,但莎麗娜·米德夫人(Lady Selina Meade)的美貌卻很適合這種髮型。髮型分成三個部分︰將頭頂的頭髮盤起,前面的頭髮梳至平順,兩鬢的髮絲則捲曲,最後配上簡單的金色髮帶。低寬的領口和蓬鬆的衣袖,完美展現她絕美修長的粉頸。」
第四位:紅白造型間的夢幻
迪爾克·哈爾斯(Dirck Hals),《在花園設宴的優雅人物》
迪爾克‧哈爾斯(哈倫,1591-1656),《在花園設宴的優雅人物》。19½ x 27⅞英寸(49 x 70.8公分)。此作於2018年12月6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162,500英鎊
「這場野餐派對的賓客整體打扮均相當奪目,但左邊小伙子穿著的紅色配米白色服飾尤其出眾。我很喜歡他繫於膝蓋上的紅色大襪帶,襪帶原本用作防止襪子滑落,但這雙襪帶卻兼具裝飾功能。襪帶的末端飾以精緻的金色掛飾,不但巧妙襯托鞋履和腰部的珍貴金屬末端緞帶,也突顯褲管兩側的條紋,令人不禁想像,他走動時襪帶會閃閃發亮,並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響。」
季軍:完美的炫富衣著
安東尼·凡·戴克爵士(Sir Anthony van Dyck),《英格蘭查理一世女兒瑪麗公主(1631-1660)穿著銀色刺繡和緞帶裝飾粉紅色長裙的全身像》
安東尼·凡·戴克爵士(1599年生於安特衛普,1641年卒於倫敦),《英格蘭查理一世女兒瑪麗公主(1631-1660)穿著銀色刺繡和緞帶裝飾粉紅色長裙的全身像》。62¼ x 42¾英寸(158.2 x 108.6公分)。此作於2018年12月6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5,858,750英鎊
「瑪麗公主的華麗禮服以銀布製成,這種布料以真絲和珍貴的金屬線紡織而成,散發迷人的閃亮光澤。眾所周知,要在畫作中捕捉這種布料的特質難度甚高,但由於其價值不菲,畫家必須準確呈現布料的質感,確保所有人都知道你在服裝上豪擲萬金。畫家利用利落的交叉筆觸塗上閃亮的加光顏料,以這種簡單的方式模仿光線照射在布料上時而閃現的光澤。」
「瑪麗也佩戴了一枚巨大的鑽石胸針,這是丈夫在新婚翌日送給她的禮物。當時的珠寶工匠尚未掌握鑽石切割技藝,未能巧妙利用光線產生我們今天預期的閃爍效果。相反,當時的人主要欣賞鑽石的硬度,而非亮度,所以經常會在背面添加箔膜提升色調,故此處的鑽石看起來更似黑色。」
亞軍:瑰麗不凡的光滑綢緞和皮草
傑拉德·特鮑赫(Gerard ter Borch),《一杯檸檬水》
傑拉德.特鮑赫(1617年生於兹沃勒,1681年卒於代芬特爾),《一杯檸檬水》。26⅞ x 22英寸(68.3 x 55.9公分)
「閃閃發光的襯裙配搭同款的皮草襯裡外套,確是完美不凡。傑拉德‧特鮑赫非常擅長繪畫光滑的綢緞,如實描繪衣服的每個細節,包括肩部和手肘上那些令衣袖變得悅目渾圓的小皺褶。雖然外套看似非常柔軟舒適,但事實上,從少女的姿勢可見,她應該穿了一種內有硬骨支撐的緊身胸衣。」
「要留意她的領口上圍著一條麻質小領巾,目的是確保皮膚的油脂不會弄髒淺色的絲綢。不過,我最喜歡的細節卻是她藏於闊大裙襬下微微露出的拖鞋,與旁邊笨重的皮鞋相比非常精緻。」
全場冠軍:完美無瑕的整套華服
安東·拉斐爾·門斯(Anton Raphael Mengs)畫室,《大公夫人瑪麗亞·杜麗莎·馮·哈布斯堡-洛特林根穿著紫色刺繡和緞帶裝飾白緞禮服的全身像,與籠內的鸚鵡》
安東·拉斐爾·門斯(1728年生於奧西格,1779年卒於羅馬)畫室,《大公夫人瑪麗亞·杜麗莎·馮·哈布斯堡-洛特林根(1767-1822)穿著紫色刺繡和緞帶裝飾白緞禮服的全身像,旁邊為籠內的鸚鵡》。47 x 34英寸(119.3 x 86.4公分)
「作為本季十大最佳穿搭之首,我無法只介紹單一細節,因為整套服裝均完美無瑕,包括褶飾裙襬、歐根紗圍裙、寬大臀部撐裙、珍珠手鏈,以及令人眼前一亮的精美帽子。我會穿上這身造型嗎?不會,但並不代表我質疑大公夫人的當日穿搭。她就像一件舖滿糖霜的仙子蛋糕,令我深感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