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丁‧加百列‧羅塞蒂(1828-1882),《「但丁的夢」的瑪麗‧斯巴達利‧斯蒂爾曼(1844-1927)頭像習作》(局部)。鉛筆 彩色粉筆 鴨蛋藍紙。14¼ x 11⅝英寸(36.2 x 29.5公分)(折疊後);21½ x 24英寸(54 x 61公分)(整體)。此作於2018年7月11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320,750英鎊
佳士得倫敦維多利亞時期藝術專家Sarah Reynolds表示:「當提到維多利亞時期的藝術家,大家一般都會想起拉斐爾前派兄弟會的成員,以及皇家藝術學院的院士。雖然他們的畫作大多以女性為主角,但甚少人知道當時還有一群才華洋溢的女性藝術家與他們一起創作和交流。」
傳統上,外界會著眼於這些女性與身邊男性的關係,她們常被認為才華遜於更有名氣的丈夫、父親和兄弟。但近年,坊間開始視其富有才華的藝術先鋒。
Sarah Reynolds補充:「如果你於古典藝術週期間身處倫敦,我推薦你參觀倫敦英國國家肖像館現正舉行的展覽『Pre-Raphaelite Sisters』。」展覽舉行至2020年1月26日,探討伊芙琳‧德‧摩根(Evelyn de Morgan)、喬治安娜‧伯恩-瓊斯(Georgiana Burne-Jones)及伊麗莎白‧西德爾(Elizabeth Siddal)等12位傑出女性在藝術運動中被忽視的貢獻。
瑪麗‧斯巴達利‧斯蒂爾曼(1844-1927)
瑪麗‧斯巴達利‧斯蒂爾曼(Marie Spartali Stillman)生於富裕的希臘僑民家庭,家族的朋友包括幾位拉斐爾前派的重要贊助人。瑪麗在熱愛藝術的家庭長大,自小便展現素描和繪畫的天賦。在1864年,她成為拉斐爾前派兄弟會主要成員福特‧馬多克斯‧布朗(Ford Madox Brown)的學生,而她於這段時期的作品亦可看到布朗的風格。
但丁‧加百列‧羅塞蒂(1828-1882),《「但丁的夢」的瑪麗‧斯巴達利‧斯蒂爾曼(1844-1927)頭像習作》。鉛筆 彩色粉筆 鴨蛋藍紙。14¼ x 11⅝英寸(36.2 x 29.5公分)(折疊後);21½ x 24英寸(54 x 61公分)(整體)。此作於2018年7月11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320,750英鎊
在1860年代後期的一次遊園會上,瑪麗與妹妹姬絲汀(Christine)認識了多位拉斐爾前派藝術家,湯瑪斯‧阿姆斯特朗(Thomas Armstrong)憶述當時「我們所有人都十分渴望為她們繪畫」,詩人阿爾加儂‧斯溫伯恩(Algernon Swinburne)覺得她「美得令我想坐地大哭」。
1869年,瑪麗首次為羅塞蒂的一系列習作擔任模特兒,上圖作品便是其中之一。後來她亦成為他多幅作品的主角,部分更與他的情人珍‧莫里斯(Jane Morris)一同亮相。對於瑪麗的外貌,羅塞蒂寫道:「她的頭像是我畫過最難畫的,難度並非在於還原真實的輪廓,而是在於無法重現的微妙生命力」。一幅紀年1870年的瑪麗‧斯蒂爾曼頭像現由勞埃德‧韋伯(Lloyd Webber)收藏。
瑪麗‧斯巴達利‧斯蒂爾曼(1844-1927),《花園中的女士與孔雀,遠處為意大利風景》。鉛筆 水彩 不透明水彩 阿拉伯膠 紙本。19 x 17英寸(42.3 x 43.2公分)。此作於2014年6月17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10,625英鎊
現在,瑪麗‧斯巴達利‧斯蒂爾曼仍然是最暢銷的拉斐爾前派女性藝術家之一。特拉華州藝術博物館於2015年舉行的「Poetry in Beauty」展覽,令大眾更肯定她的才華。
伊麗莎白‧羅塞蒂(原姓西德爾)(1834-1862)
在1849年,一頭紅髮的伊麗莎白‧西德爾在帽子店工作時被沃爾特‧德弗雷爾(Walter Deverell)發掘,後來成為拉斐爾前派兄弟會最喜愛的繆斯之一。作為第一代的拉斐爾前派「美人」,描繪伊麗莎白的畫作成為多間公共藝廊和博物館的永久館藏,她的名字也永遠與兄弟會中最重要的兩位成員約翰·艾佛雷特·米萊爵士(Sir John Everett Millais)和但丁‧加百列‧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聯繫在一起。
伊麗莎白‧羅塞蒂(原姓西德爾)(1834-1862),《坐在地上的女人和男人與站在後面的男人習作》。鉛筆 紙本。4⅜ x 4½英寸(11.1 x 11.4公分)。此作於2018年7月11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2,500英鎊
伊麗莎白為米萊的《奧菲利亞》擔任模特兒時,連續數月浸泡在放滿冷水的浴缸裡,因此得了重感冒。但世人對她最深刻的印象是羅塞蒂的繆斯、情人和後來的妻子。他們的關係充滿波折,婚後不到兩年,嚴重抑鬱的伊麗莎白便因服食過量鴉片酊而身亡。
但鮮為人知的是,羅塞蒂鼓勵伊麗莎白展現她的藝術才華,並深深影響了她熱切的風格。現在,她的作品在拍賣會上備受追捧,而2012年泰特美術館舉行的「Pre-Raphaelites: Victorian Avant-Garde」展覽和其他公開展覽,亦讓更多人認識到她作為藝術家兼繆斯的身份。
伊芙琳‧德‧摩根(1855-1919)
1873年,伊芙琳‧德‧摩根(原姓皮克林)違背父母的意願,入讀當時只開辦了兩年的斯萊德美術學院,作為首批入讀該校的女性藝術家之一。她成績優異,並獲得著名的斯萊德獎學金。
她在叔叔兼第二代拉斐爾前派藝術家約翰‧羅丹‧斯賓塞‧斯坦霍普(John Roddam Spencer Stanhope)的鼓勵下,於1875至1877年間多次前往意大利研習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返回倫敦後,伊芙琳獲邀在著名的格羅夫納畫廊舉行展覽。1887年,她與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朋友兼同事、陶藝家威廉‧德‧摩根(William De Morgan)結婚。
.jpg)
伊芙琳‧德‧摩根(1855-1919),《流浪的猶太人:「諸神所愛的人早逝」》。油彩 畫布。31 x 41英寸(78.8 x 104.2公分)。此作於2019年12月12日在佳士得倫敦維多利亞時代、拉斐爾前派及英國印象派藝術拍賣售出,成交價125,000英鎊
伊芙琳經濟獨立,繪畫純粹出於個人喜好,並將所有收入用來資助丈夫的陶器生意。她生前的畫展大獲藝評家好評,而喬治‧弗雷德里克‧瓦特(George Frederick Watts)更稱她為「當今(甚至歷來)第一位傑出女性藝術家」。
於1968年成立的The De Morgan Foundation,以及1990年代舉行的多場展覽,均讓更多人認識到伊芙琳的作品,再次見證她在當年藝壇的重要地位。
艾瑪‧桑迪斯(1834-1877)
艾瑪‧桑迪斯(Emma Sandys)一直活在更有名的哥哥安東尼‧弗雷德里克‧桑迪斯(Anthony Frederick Sandys)陰影中,但她仍然建立了成功的藝術事業,可惜於43歲時不幸離世。桑迪斯一家十分貧窮,艾瑪靠著售賣作品來幫補家計。財政原因似乎推動了她的藝術發展,她於1870年代中期的作品更見成熟精緻。
艾瑪‧桑迪斯(1834-1877),《戴珍珠頸鏈的瑪麗‧艾瑪‧瓊斯半身像》。油彩、畫板。20 x 15¼英寸(50.8 x 38.8公分)。此作於2018年7月11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62,500英鎊
桑迪斯兄妹經常共用模特兒、工作室道具和服飾,所用的藝術技巧亦相近,因此作品的出處往往被混淆。1874年的《戴珍珠頸鏈的瑪麗‧艾瑪‧瓊斯半身像》(上圖)以往曾被視為弗雷德里克的作品,畫中的模特兒瑪麗是弗雷德里克的妻子兼繆斯,而構圖也是以他的一幅素描作為藍本,但繪畫這幅油畫的卻是艾瑪。由於在公開市場上從未見過如此優秀的作品,因此這次重新確認出處的決定非常重要。
勞拉‧阿爾瑪-塔德瑪夫人(1852-1909)
與瑪麗‧斯巴達利一樣,勞拉‧埃普斯(Laura Epps)與兩個姊姊均跟隨革新派的福特‧馬多克斯‧布朗學藝,他的工作室特別歡迎女性藝術家。勞拉是順勢療法先鋒喬治‧埃普斯(George Epps)醫生的小女兒,17歲時在1869年布朗的節禮日派對上認識荷蘭藝術家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Lawrence Alma-Tadema),雙方一見鍾情。剛剛喪偶的塔德瑪於翌年移居倫敦,成為勞拉的繪畫老師,二人於1871年結婚。
勞拉‧阿爾瑪-塔德瑪夫人(1852-1909),《光明是你的正午》。油彩 畫布。27 x 19¾英寸(68.6 x 50.2公分)。此作於2018年7月11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112,500英鎊
有別於同代的大部分女性,勞拉‧阿爾瑪-塔德瑪生前一直作畫,作品受古典及荷蘭藝術影響,經常描繪家居環境或家庭成員。儘管她生前備受讚賞,並於國內外展出作品,但多年來她的名氣都不敵更知名的丈夫。值得高興的是,2017年的系列展覽「Lawrence Alma-Tadema: At Home in Antiquity」展出了大批勞拉的畫作,顯示她的藝術才華足以媲美其丈夫。
埃莉諾‧福特斯庫-布利克戴爾(1871-1945)
埃莉諾‧福特斯庫-布利克戴爾(Eleanor Fortescue-Brickdale)是愛德華時期最受歡迎的藝術家之一,當她入讀皇家藝術學院,並在1897年以壁畫作品而獲獎時,拉斐爾前派繪畫已由愛德華‧科利‧伯恩-瓊斯(Edward Coley Burne-Jones)等第二代藝術家領軍。
在威廉‧莫里斯和伯恩-瓊斯掀起的熱潮下,埃莉諾採用彩繪玻璃和雕塑等各種不同媒介,令這種風格一直流傳至二十世紀初。正如1850年代拉斐爾前派初代畫家一樣,她變奏浪漫和說教式的中世紀題材,頌揚自然之美。儘管她最後承認所鍾情的風格在1920年代末已被淘汰,她於1945年逝世後仍然被視為最後一位拉斐爾前派畫家。
.jpg)
埃莉諾‧福特斯庫-布利克戴爾(1871-1945),《秘密》。鉛筆 水彩 不透明水彩 藝術家畫板。19½ x 8½英寸(36.8 x 21.6公分)。此作於2019年12月12日在佳士得倫敦維多利亞時代、拉斐爾前派及英國印象派藝術拍賣售出,成交價13,750英鎊
雖然埃莉諾在二十世紀初很受歡迎,但直到1970年代初(正值其百歲誕辰)才有她的作品回顧展。40年後才舉行另一場個展——利物浦利弗夫人美術館於2012年舉行的「A Pre-Raphaelite Journey: Eleanor Fortescue-Brickdale」。不過,她的作品一直也深受藏家喜愛,並經常亮相拍賣會。
喬治安娜‧伯恩-瓊斯(1840-1920)
雖然喬治安娜‧伯恩-瓊斯以其丈夫傳記作家的身份而為人熟悉,其實她本身也是極具才華的藝術家。喬治安娜於1840年生於伯明翰,父親喬治‧布朗‧麥克唐納(George Browne Macdonald)是一位牧師,母親漢娜(Hannah)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而喬治安娜自小已身處藝術圈中。
1850年代中期,喬治安娜與三位姐妹加入「伯明翰兄弟會」,許多成員後來入讀牛津彭布羅克學院,因此兄弟會逐漸更名為「彭布羅克兄弟會」。大約在1856年,喬治安娜結識了拉斐爾前派兄弟會藝術家愛德華‧伯恩-瓊斯,兩人於四年後結婚。
喬治安娜‧伯恩-瓊斯(1840-1920),《遇溺的人》。鉛筆 鋼筆 黑色墨水 紙本。5⅝ x 7英寸(14.3 x 17.8公分)。此作於2018年12月11日在佳士得倫敦售出,成交價16,250英鎊
喬治安娜入讀南肯辛頓區的公立設計學院,其後跟隨拉斐爾前派兄弟會主要成員之一福特‧馬多克斯‧布朗學習,並受到他的鼓勵及讚賞。
喬治安娜曾在創立不久的Morris & Co.工作,負責繪畫瓷磚,她也喜歡製作木刻版畫,而佳士得於2018年12月以16,250英鎊售出的細緻素描《遇溺的人》,便可能為木刻版畫而創作。據Sarah Reynolds表示,現今尚存的喬治安娜作品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