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及戈登·蓋蒂(Ann and Gordon Getty)伉儷位於三藩市的聯排別墅面積達到30,000平方尺,每個角落都放滿精美的藝術品和裝飾精品,來自五個世紀的跨境貿易和文化交流成果。蓋蒂夫人憑著自己在考古方面的專業知識和遊歷世界的經歷,以琳琅珍品悉心佈置房間,把不同時期與風格的藏品巧妙搭配,使來源有緒的精品之間產生讓人意想不到的共鳴,展開引人深思的對話。
佳士得由2022年10月起舉行備受注目的安及戈登·蓋蒂珍藏系列拍賣,帶來二人藏於三藩市大宅的近1,500件裝飾藝術品和藝術精品,體現從絲綢之路時期直至今日歐亞長久以來的貿易、文化和美學交流。

中國外銷青花瓷「哈徹船貨」小茶盞一套12件,約1640年制。直徑 3⅝ 英寸(9.2 公分)。估價︰1,500-2,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22年10月10至24日在佳士得安及戈登·蓋蒂珍藏:中國與日本工藝精品及紡織品網上拍賣中呈獻
例如,蓋蒂伉儷收藏的一套12件青花瓷茶盞,便來自著名的哈徹船貨。1983年,英國海底打撈船長邁克爾·哈徹(Michael Hatcher)在南中國海沉沒近兩個半世紀的沉船上,發現了一批完好無缺的中國瓷器。
佳士得歐洲瓷器、玻璃及中國出口藝術品部主管Carleigh Queenth表示︰「這批貨物似乎要運往雅加達與歐洲人進行交易,我們能相當準確地追溯貨物在大海沉沒的時間。哈徹船貨已在海底待了幾百年,因此帶有像薄霧般的顏色。」
佳士得美洲區副主席暨拍賣策展部主管Jonathan Rendell補充︰「還有一點很有趣的是,茶盞經常被用作運茶船隻的壓艙物。因此,貨船上裝著一整套茶具,包含茶具和茶葉。」
這些中國外銷茶盞於明清年間的瓷藝重鎮景德鎮製造,杯身有鏤空格紋圖案,繪以各種山水圓花飾,杯口繪有一圈紋飾。隨著禦制瓷器的需求大減,瓷器工匠轉而為歐洲貿易公司生產瓷器,例如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日本商人和本地新客戶。

清乾隆 中國外銷粉彩「普隆克設計濯手圖」將軍罐,約1738年制。高 20½ 英寸(52 公分)。估價︰20,000-3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22年10月23日在佳士得紐約安及戈登·蓋蒂珍藏:第四部分 | 中國工藝品、英國及歐洲家具及裝飾藝術日間拍賣中呈獻
蓋蒂夫人為了研究瓷器,特別前往瓷器藝術的發源地江西省景德鎮與當地工匠見面,了解中國硬質瓷(又稱「真瓷」)的製作過程和技巧。這種瓷器於十六至十八世紀備受推崇,並深受歐洲人追捧。
有時,歐洲客戶更會提供紋章或雕刻等設計圖樣,請中國工匠繪畫在瓷器上。蓋蒂珍藏的清乾隆粉彩“普隆克設計濯手圖”將軍罐便是例子之一。
粉彩是於十八世紀出現的中國瓷器,以粉色釉琺瑯為特色。呈現於本次拍賣的珍罕普隆克設計將軍罐上繪有荷蘭藝術家科內利斯·普隆克(Cornelis Pronk)設計的圖案,由中國藝術家臨摹到外銷至歐洲的瓷器上。
此外,蓋蒂伉儷的另一件清乾隆時期中國外銷「唐吉訶德」橢圓瓷盤,也由中國工匠以粉彩描畫西班牙小說《唐吉訶德》的經典場景,同時結合中式山水元素。

清乾隆 中國外銷「唐吉訶德」橢圓瓷盤,約1750年制。長 14 英寸(35.6 公分)。估價︰6,000-8,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22年10月10至24日在佳士得安及戈登·蓋蒂珍藏:中國與日本工藝精品及紡織品網上拍賣中呈獻
這些結合不同元素的作品,讓人一窺歐亞之間的複雜交流和相互影響,並延伸到製作的形式和技巧,以至設計紋飾和意象。
1710年,曾以一個兵團換取一批中國瓷花瓶的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成立歐洲首家硬瓷廠梅森(Meissen)瓷廠,為歐洲市場製作瓷器。這種模仿中國和東亞題材和技巧的西方藝術風格,稱為「中國風」 (Chinoiserie)。
蓋蒂伉儷的珍藏匯聚大批梅森瓷器餐具,設計紋飾取材自酒井田柿右衛門的作品,繪有一隻在竹林徘徊的老虎。酒井田柿右衛門風格是採用琺瑯裝飾的日本瓷器風格,經常成為洛可哥時期歐洲瓷器製造商的模仿對象。
當時歐洲的皇室和貴族大宅均放滿亞洲出口裝飾藝術品,以及在本地製作的亞洲風格作品。亞洲的風景、建築和文化也是十八世紀壯遊盛行時期歐洲風景畫家常用的題材,以絢爛華麗而天馬行空的作品,迎合顧客對東方異國風情畫作的渴求。

喬治三世時期鎏金銅鑲嵌琺瑯料石自動人偶音樂座鐘,估計為中國市場製造,約1780年制。高 42 英寸(106.7 公分),寬 14½ 英寸(36.8 公分),深 12 英寸(30.5 公分)。估價:500,000-80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22年10月20日在佳士得紐約安及戈登·蓋蒂珍藏:第一部分 | 重要繪畫及裝飾藝術晚間拍賣中呈獻。現場圖:©2022,Visko Hatfield
法國大使于1685年乘坐官方駁船前往泰王宮殿。喬利刻畫華美精緻的龍形駁船時,參考了奧地利建築歷史學家約翰‧伯恩尼‧哈德·費舍爾·馮·埃拉赫(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的兩幅版畫,而高聳入雲的青花寶塔則以享負盛名的南京大報恩寺為藍本。
Jonathan Rendell指:「說到歐亞文化交融,1760年代有一位意大利藝術家為英國壯游旅客描繪了法國大使參見泰王的畫作,創意的構圖加入了中國南京的著名寶塔,非常有超現實意味。」

安東尼奧·尤利(莫德納 大約1700-1777 那不勒斯)《隨想畫:中國南京大報恩寺與載著法國大使前往暹羅王宮的官船,1685年10月》。油彩 畫布。44½ x 58 英寸(113 x 147.3 公分)。估價:800,000-1,200,000美元。此作將於2022年10月20日在佳士得紐約安及戈登·蓋蒂珍藏:第一部分 | 重要繪畫及裝飾藝術晚間拍賣中呈獻
當時,東亞市場也對歐洲出口的裝飾擺設需求甚殷,當中以時鐘等新奇機械裝置尤其受歡迎。蓋蒂伉儷的「土耳其臥室」反映了歐洲人對土耳其、中東和東南亞室內裝飾的幻想,房內擺放了一張維多利亞時期的雕花玻璃宮廷椅和梳妝台,兩者均由為印度大君和權貴製作大量家具的英國公司Osler於十九世紀末製造。
另外,蓋蒂珍藏也包括一座英國製造的喬治三世時期座鐘,幾乎肯定是為中國市場製作。四層的設計正好呼應喬利畫中寶塔的輪廓。
Jonathan Rendell解釋:「這些是獻給乾隆皇帝的頂級外交貢品。」 乾隆帝幾乎掌權整個十八世紀,特別鍾情現代西方時鐘,這些時鐘不但高度精准,也有複雜的機械功能,例如鳴響和各種自動裝置。
這個座鐘內置一個四音銷筒,能驅動12個錘子敲擊10個樂鐘。當座鐘鳴響時,料石頂飾和三個鳳梨盆栽裝飾便會轉動。

F.& C. Osler,維多利亞時期雕花玻璃宮廷椅,約1895年制。高 48¾ 英寸(124 公分),寬 27½ 英寸(70 公分),深 27½ 英寸(70 公分)。估價:12,000-18,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22年10月23日在佳士得紐約安及戈登·蓋蒂珍藏:第四部分 | 中國工藝品、英國及歐洲家具及裝飾藝術日間拍賣中呈獻。現場圖:©2022,Visko Hatfield
座鐘曾於2006年在三藩市亞洲藝術博物館的「A Curious Affair: The Fascination between East and West」展覽中展出,其他展品大多來自蓋蒂珍藏。
上述藏品只是蓋蒂珍藏的一小部分,二人的藏品豐富多元,不拘一格,主題上卻互相呼應,反映世紀以來各地文化的雙向交流,促成了裝飾藝術和高級藝術在技巧和設計風格上的重大突破。珍藏也進一步彰顯藝術擁有驚人的力量,能超越距離和時代,傳遞資訊並展開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