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在紐約舉行的崇聖御寶(第一部分)拍賣,呈獻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James and Marilynn Alsdorf)珍藏的藝術珍品,當中包括一批臻美十八世紀官窯單色釉瓷器。
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專家潘薇琦對此深感興奮:「我們已經有頗長時間沒有遇上如此優質的官窯單色釉瓷器,而且藏品種類多樣,品相絕佳。」
清乾隆 仿官釉鳩耳尊 六字篆書款。高7 ¾ 英寸(19.7公分)。估價:100,000 – 15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9月24日在佳士得紐約崇聖御寶 - 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珍藏(第一部分)拍賣中呈獻
為康熙(1662-1722年在位)、雍正(1723-1733年在位)和乾隆(1736-1795年在位) 三位清帝製作的單色釉瓷器材質精美,工藝絕倫,一直備受推崇。
潘薇琦表示:「這些單色釉瓷器被公認為清代最典雅精緻的瓷器。」而在美學上也與當代瓷器有不少相通之處。
清雍正 仿官釉六棱雙耳瓶 六字篆書款。高11 1/8英寸(28.2公分)。估價:80,000 – 12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9月24日在佳士得紐約崇聖御寶 - 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珍藏(第一部分)拍賣中呈獻
三位清朝君主均熱衷於官窯瓷器,對瓷器製作極感興趣。潘薇琦解釋:「他們復興了昔日的精美瓷器,同時鼓勵工匠研發新穎的色彩。」
下圖的仿官釉弦紋鋪首啣環耳瓶便是箇中典範。此瓶製於清乾隆年間,但卻模仿漢代(公元前220年至公元後220後)的青銅瓶。藍灰色開片的釉面則模仿南宋(1127-1279)的官釉。
清乾隆 仿官釉弦紋鋪首啣環耳瓶 六字篆書款。高7 3/4英寸(19.6公分)。估價:100,000 – 15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9月24日在佳士得紐約崇聖御寶 - 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珍藏(第一部分)拍賣中呈獻
潘薇琦表示:「當時的文獻和宮廷畫作,讓我們得以了解清代帝王對古玩、特別是古代瓷器的品味。許多畫作會描繪皇帝的身邊放滿古玩,包括宋代和明初的單色釉瓷器、古青銅器和翡翠玉器。」
清雍正 胭脂紅釉暗花龍紋盌 雙方框四字楷書款。直徑3 7/8英寸(9.6公分)。估價:100,000 – 15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9月24日在佳士得紐約崇聖御寶 - 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珍藏(第一部分)拍賣中呈獻
清初瓷器在釉色和形態上也不斷推陳出新,阿爾斯多夫珍藏的胭脂紅釉暗花龍紋盌(上圖)正是最佳例子。
潘薇琦指此盌表面的鮮豔紅釉由膠體金提煉而成,這種技術由西方傳教士引入清廷,並於雍正年間達至成熟,以迎合雍正對新穎釉色的渴求。
康熙年間也研發出豇豆紅釉,成為清代最備受推崇、工藝最複雜的釉彩之一。豇豆紅釉在淺粉紅色底釉上吹上紅釉,常見於文房賞玩等小型瓷器。
清康熙 豇豆紅釉太白尊 三行六字楷書款。直徑4 7/8英寸(12.4公分)。估價:150,000 – 25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9月24日在佳士得紐約崇聖御寶 - 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珍藏(第一部分)拍賣中呈獻
潘薇琦解釋道:「據說康熙對豇豆紅釉瓷器情有獨鍾,更會將之賜贈予朝廷官員。」因此,現今藏家均非常渴望能將豇豆紅釉瓷器收歸囊中。
阿爾斯多夫珍藏的豇豆紅釉太白尊(上圖)製於康熙年間,圓渾尊身暗刻三團龍紋。此器用於盛載清水,供文人洗筆之用。
清乾隆 仿汝釉弦紋洗 六字篆書款。直徑5 1/8英寸(12.9公分)。估價:100,000 – 15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9月24日在佳士得紐約崇聖御寶 - 詹姆斯及瑪麗蓮·阿爾斯多夫珍藏(第一部分)拍賣中呈獻
其他矚目拍品包括罕見的仿汝釉弦紋洗(上圖),通體施仿汝窯天青釉,以及清乾隆仿官釉鳩耳尊,兩側附有銜環鳩耳,通體施灰青釉,並帶有金色紋理。
是次拍賣亦帶來難得一見的清乾隆粉青釉螺形洗,以及清雍正青花靈芝紋八棱小罐,其造型可能源自唐代越窯棱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