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南:藤田嗣治

佳士得專家王艾斯(Aisi Wang)帶領讀者一同領略這位二十世紀最細膩驚艷的日本藝術家生平及創作

頁頂圖片:

藤田嗣治 ©️Boris Lipnitzki / Roger-Viollet / TopFoto

藤田嗣治於1886年出生於東京一個貴族家庭,二十幾歲時移居巴黎,在蒙帕納斯設立畫室,並與現代主義藝術家如畢加索莫迪利安尼等一同,很快一炮而紅。「他無疑是二十世紀最出色的日本藝術家之一。」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專家王艾斯表示。

藤田氏的性格亦張揚不羈,Phyllis Birnbaum在她作於2007年的藝術家傳記《Glory in a Line》中說道,藤田那「膨脹的自尊心連一座城堡都容納不下」。

如今,藤田的作品藏於世界各大博物館中,包括京都國立近代美術館,以及巴黎龐畢度中心等。2018年是藤田逝世50週年整,東京都美術館為此舉辦了至今為止規模最宏大的藤田作品回顧展

縱情享受美好生活的「Fou Fou」

藤田自幼便立志成為歐洲藝術家一員。1913年從國立東京藝術大學畢業後,便果斷離開家鄉,來到巴黎充滿波希米亞風情的繁華蒙帕納斯。

藤田在一封寫給父親的早期信件中寫道:「在成功之前,就當我這個人不曾存在吧。」

藤田嗣治(1886-1968),《無題(持叉子的小女孩)》。款識:Foujita(右下)。鉛描摹紙。21 x 15公分(8.3 x 5.9吋)。2019年9月18至25日於佳士得網上專場售出,成交價21,250美元

藤田嗣治(1886-1968),《無題(持叉子的小女孩)》。款識:Foujita(右下)。鉛描摹紙。21 x 15公分(8.3 x 5.9吋)。2019年9月18至25日於佳士得網上專場售出,成交價21,250美元

在巴黎,藤田嗣治以其外向歡樂、縱情享受的個性而為人熟知。多位友人更根據其日文姓氏(Foujita)的發音而親切稱其為「Fou Fou」(譯者注:法文意為「小瘋子」),他舉辦華麗盛大的聚會,戴著巨大的黃金耳環和玳瑁眼鏡,還頂著一個蘑菇頭。他去看歌劇的時候甚至頭戴一個燈罩,假裝那是日本傳統帽子。

藤田早期藝術作品中包括一系列描繪巴黎街景的城市風景畫作,譬如《街景》(1917年作)。

1917年,藤田與著名藝術商喬治·謝農簽訂合約,謝農亦是莫迪利安尼的經銷商。同年不久後,藤田在香榭麗舍大道附近的謝農畫廊舉辦了自己首次個展。全部110幅展出作品首日即全數售出,大獲成功。買家中包括巴布羅·畢加索,聽說他把能夾在胳膊下帶走的畫作全部買了下來。

藤田形成自己標誌性創作風格

1920年代初時,藤田偶然想到的創作理念後來成為藝術家的標誌性風格——將東西方藝術元素融會貫通,合二為一。他經常在畫布上同時使用西方油彩和東方墨水,採用的畫筆則是以在日本以精準細膩而聞名的面相筆。

藤田嗣治(1886-1968),《撒哈拉》,1951年作。款識:Foujita 2- 51 Sahara(右下)。油性墨水紙板。23.6 x 35.4公分(9.29 x 13.9吋)。2019年9月18至25日於佳士得網上專場售出,成交價9,375美元

藤田嗣治(1886-1968),《撒哈拉》,1951年作。款識:Foujita 2- 51 Sahara(右下)。油性墨水紙板。23.6 x 35.4公分(9.29 x 13.9吋)。2019年9月18至25日於佳士得網上專場售出,成交價9,375美元

藤田的知名作品絕大部分為西方藝術主題,如裸女及自畫像等。然而,藝術家對透視法並不感興趣,並熱愛蜿蜒曲折的黑色線條,是日本傳統藝術影響的結果。

藤田嗣治作品最突出的特色,便是那一層奶白色的表面,令人入迷不已。很長一段時間內,藝術家一直對這種創作手法緘口不言,後來終於揭開謎底——將亞麻油、碎粉筆末和滑石粉混合:就可以得到如藤田作品那種閃爍珠光的質感,乃西方觀眾前所未見而嘖嘖稱奇。

「這種極具新思的處理手法成為了藝術家的標誌。」王艾斯評論道,「1920年代起直至1930年代初的藤田作品是拍賣場最令人趨之若鶩之作——他當時開創的這一珍珠奶白色的微光表面便是重要原因之一。」

模特兒、繆斯和貓咪

藤田嗣治總共有過五次婚姻,每一任妻子都為他充當過裸體模特兒。藝術家低調感性的裸女畫作是其最受追捧的作品之一。畫中女子同安格爾筆下的大宮女一樣斜倚榻間,但畫面上並無陰影或色彩,營造出簡潔靜謐的氛圍。

藤田第一批裸女作品之一《寢室裡的裸婦吉吉》描繪了歌舞演員、蒙帕納斯的吉吉(此作現藏於巴黎市現代藝術博物館),在1922年秋季沙龍展出時引起轟動,奠定了藤田作為巴黎一流藝術家的地位。近年來,佳士得陸續呈獻多幅藤田嗣治的躺臥裸女,如《裸女》《臥姿裸女》等。


藤田嗣治(1886-1968),《躺臥的曲臂裸女》,1924年作。油彩 畫布。89 x 146公分(35 x 57 ½吋)。估價:25,000,000-35,000,000港元 / 3,300,000-4,50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19年11月23日佳士得香港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呈獻

藝術家喜好的另外一大主題便是貓咪。貓科動物在日本是好運的象徵。藤田在多年創作生涯中以不同方式繪下貓咪:單獨一隻;或是一群;在自畫像中與藤田一同現身;或是在裸女畫作中蜷縮在女子身旁。

「無論是哪幅畫作,藤田都仔細描繪出每吋貓咪皮毛細節,幾乎營造出一種『錯視』效果,令人感到貓咪已經活靈活現,躍然紙上。」王艾斯表示道。1930年,藤田出版了一本限量著作《猫之書》,僅印刷500本,書內附有描繪不同貓科動物的20幅畫作。「裸女畫作以及描繪貓咪的畫作,是最受藏家推崇熱愛的藤田作品。」王艾斯說道。

碳筆、水墨、水彩及蠟筆作品「受到高度讚揚」

除油畫外,藤田嗣治亦創作不少紙上作品。據估計,光是裸女素描就有6,000幅之多。

「他的素描作品都受到高度讚揚。」王艾斯評論道,「他熟練掌握多種不同媒材:碳筆、水墨、水彩、蠟筆……幼年起便表現出高超的藝術技巧。年僅14歲時,日本天皇便委託他創作(素描)——1900年巴黎的世界博覽會上,藤田更有一幅水粉畫作被挑中參展。」

藤田嗣治(1886-1968),《無題(女人的側臉)》。款識:Foujita(右下)。鉛擦筆紙本。21 x 15.5公分(8.3 x 6.1吋)。2019年9月18至25日於佳士得網上專場售出,成交價8,750美元

藤田嗣治(1886-1968),《無題(女人的側臉)》。款識:Foujita(右下)。鉛擦筆紙本。21 x 15.5公分(8.3 x 6.1吋)。2019年9月18至25日於佳士得網上專場售出,成交價8,750美元

藤田嗣治在描圖紙、日本紙、畫板、卡紙和牛皮紙等多種媒材上實驗創作,但有一點從未改變,即「他精準描繪細膩線條的手法」,王艾斯評論道。「他筆下的精美素描將畫中主體的活力和細節都一一捕捉。」

他最重要的紙上作品之一,是為皮埃·羅蒂(Pierre Loti)1922年小說《菊夫人》創作的一系列鋼筆淡彩畫插畫。

藤田嗣治(1886-1968),《蒙著面紗的女人》。鉛筆 紙本。64.7 x 50公分(25 ½ x 19 5/8吋)。估價:60,000-100,000港元。此拍品將於2019年11月19至26日佳士得網上專場亞洲當代藝術:Art on the Runway呈獻

藤田嗣治(1886-1968),《蒙著面紗的女人》。鉛筆 紙本。64.7 x 50公分(25 ½ x 19 5/8吋)。估價:60,000-100,000港元。此拍品將於2019年11月19至26日佳士得網上專場亞洲當代藝術:Art on the Runway呈獻

藝術家本人飽受近視折磨,並認為這是自己作畫的關鍵:他因此更加注重描繪細節。王艾斯認為:「對於想以廉宜價格收藏藤田嗣治作品的藏家而言,藝術家的紙上作品無疑是不二之選。」

大額稅單和南美之旅

藤田嗣治的藝術所得甚為豐厚,但他卻從不節約儲蓄。(他更愛將錢財揮霍一空,比如那輛黃色Ballot遊覽汽車,還有那頂鑲了一個小型羅丹雕塑的帽子。)1930年代初,法國稅務當局向藤田出具了一張他無法繳納的大額稅單。他只好離開巴黎,也離開了第三任妻子小雪(Youki),帶著新情人瑪德蓮娜(Madeleine)飛往南美洲。

1930年代後期,藤田回到日本,在二戰期間成為日本皇軍的軍事畫家。這一時期的藤田作品飽受爭議:不少愛好和平的同輩藝術家批評他筆下的大型作戰場景成為了政治宣傳的棋子。

皈依天主教,為藤田教堂創作壁畫

戰爭結束後,藤田永久返回法國。1955年他歸化成為法國公民。兩年後,法國政府授予其榮譽軍團勳章,他亦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亞洲藝術家。

藤田嗣治(1886-1968),《無題(基督)》,1966年作。款識:L. Foujita 66(中下)。墨繪紙本。25.1 x 17.3公分(9.9 x 6.8吋)。2019年9月18至25日於佳士得網上專場售出,成交價4,000美元

藤田嗣治(1886-1968),《無題(基督)》,1966年作。款識:L. Foujita 66(中下)。墨繪紙本。25.1 x 17.3公分(9.9 x 6.8吋)。2019年9月18至25日於佳士得網上專場售出,成交價4,000美元

1959年,藤田皈依天主教,此後開始創作更多宗教主題畫作,例如《聖母像(二人像)》

藝術家晚期最偉大的成就,便是為蘭斯的和平聖母禮拜堂(俗稱藤田教堂)構思、設計並創作壁畫。藤田於1968年逝世,享年81歲,葬於教堂外的公墓之中。

藤田嗣治(1886-1968),《父母、幼童與鳥兒》。水粉 水彩 筆刷 印度墨 金箔 銀箔 紙本,1917年作。23 x 54.6公分(9 x 21 ½吋)。估價:50,000-7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19年11月12日佳士得紐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紙上作品拍賣呈獻

藤田嗣治(1886-1968),《父母、幼童與鳥兒》。水粉 水彩 筆刷 印度墨 金箔 銀箔 紙本,1917年作。23 x 54.6公分(9 x 21 ½吋)。估價:50,000-7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2019年11月12日佳士得紐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紙上作品拍賣呈獻

藤田嗣治作品市場現況如何?

藝術家去世後,其作品的市場表現趨於平淡——直至1980年代末重新達到高峰。「日本藏家開始熱情收藏藤田作品。」王艾斯表示,「部分原因在於日本同胞間的惺惺相惜,但也要歸功於當時日本藏家開始大量購買各種類型的印象派及現代藝術作品。」

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時,市場對藤田作品的熱情再度回落,但如今我們似乎見到第二個購藏高峰。2018年,藤田作品《生日饗宴》以710萬英鎊的價格拍出,刷新藝術家世界拍賣紀錄。

藤田嗣治(1886-1968),《無題(男子)》,1965年作。款識:30-8-65 Foujita (左下)。水彩及碳紙本。54.2 x 40.7公分(12 3/8 x 16吋)。2019年9月18至25日於佳士得網上專場售出,成交價18,750美元

藤田嗣治(1886-1968),《無題(男子)》,1965年作。款識:30-8-65 Foujita (左下)。水彩及碳紙本。54.2 x 40.7公分(12 3/8 x 16吋)。2019年9月18至25日於佳士得網上專場售出,成交價18,750美元

「如今,收藏藤田作品的遠遠不止日本藏家。」王艾斯評論道,「藝術家的魅力已經令全球藏家為之傾倒,包括台灣、韓國、香港、中國大陸,乃至歐洲各地。」

拍場成交記錄前十位的藤田作品中,有五件為1989至1990年拍出,另外五件則是2014至2018年成交。

若想請教專家如今應該怎樣投資收藏藤田作品,王艾斯表示:「除了(剛才已經提過的)紙上作品以外,我認為藤田的肖像畫作非常值得留意:女子肖像、兒童肖像,有時還能見到士兵肖像……藝術家許多肖像作品都扣人心弦,但尚未像他其餘作品一樣得到足夠認可。」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