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的品味生活:保羅‧高更的《海浪》

佳士得戰後及當代藝術部聯合主席Loic Gouzer細說自己與「西方藝壇最富原創性海景畫」之間的微妙關係

Loic Gouzer形容法國西北部的布列塔尼爲「神話與現實交錯的世界」,並認爲這個地區「很奇妙,擁有强大的力量」,解釋了許多藝術家也慕名而至的原因。

保羅‧高更(Paul Gauguin)(1843 - 1903)於1888年第二次暢遊布列塔尼時繪畫《海浪》(La Vague)。在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介紹下,高更結織藝術家艾米爾‧伯納德(Emile Bernard),他們交流藝術意念和心得後,高更採用全新的視覺風格,轉至主觀、反自然主義和原始主義的手法。此畫由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於1966年買下,體現高更全新的原始主義畫風,尤其爲朱紅色的海灘和五彩繽紛的海浪。畫作於勒普爾迪的海灘上創作,Gouzer形容那裏是「來勢汹汹而無情的地方」。他的父親生於布列塔尼,而他的高曾祖父輩更是高更的好友和醫生。他說:「長大的時候聽著有關的故事,當然還會欣賞他的作品。」

高更是一位真正的現代藝術家,即使他已逝世115年,但作品毫無陳舊落伍的感覺。Gouzer認爲高更在這幅力作中嘗試「擺脫形式和視覺的束縛,希望在畫作中融入一點的夢幻氣息。」曾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擔任出版部主管多年的Monroe Wheeler,對作品也印象深刻,甚至將《海浪》形容爲「西方藝壇最富原創性海景畫之一」。

保羅.高更(1848 – 1903)
《海浪》, 1888年8月至10月作,油彩  畫布,23. ⅞ x 28. ⅞吋(60.8 x 73.4公分)。 估價:7,000,000 – 10,000,000美元。 佳士得紐約於2018年5月8日舉行的「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珍藏:十九及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保羅.高更(1848 – 1903) 《海浪》, 1888年8月至10月作,油彩 畫布,23. ⅞ x 28. ⅞吋(60.8 x 73.4公分)。 估價:7,000,000 – 10,000,000美元。 佳士得紐約於2018年5月8日舉行的「佩吉及大衛‧洛克菲勒夫婦珍藏:十九及二十世紀藝術晚間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Gouzer評論作品的創新角度時表示:「此畫的觀點亦非常引人入勝,因爲這個角度只有透過航拍機才能看到,但高更認定這是畫布在結構上所需要的凝聚力和構圖,這亦是他想表達的事物,對於當時來說這是一大突破,並帶來下一步發展,那正是抽象派。」

研究高更的學者發現他可能在退潮時爬到長滿野草的岩頂觀察,亦有人猜測他以照片爲藍本,因爲只有相機能以畫中的角度捕捉岩石和蜿蜒的海岸綫。

「對於當時來說這是一大突破,並帶來下一步發展,那正是抽象派。」

然而,肯定的是藝術家在1888年夏天深受日本版畫影響。高更在寫給朋友兼畫家蘇芬內克(Claude-Emile Schuffenecker)的信中提到,他開始研究「日式的」東西,並提到碧草如茵和白色的天空,雖然顯然並非指《海浪》一畫,但畫作的俯瞰角度和對角軸也顯示當時他想起日本版畫。

作品標題、穗狀的海浪和海灘上的細小身影,皆直接借用葛飾北齋的作品,可見日本對他的影響深遠。若沒有那兩位穿著維多利亞時期泳裝的泳客,也難以估計水中的深色岩石是近看之下的嶙峋小鵝卵石,還是俯瞰時看到露出水面的巨型岩石(結果證明是後者)。

《海浪》掛於洛克菲勒夫婦在曼克頓家中的書房。

《海浪》掛於洛克菲勒夫婦在曼克頓家中的書房。

大衛與佩吉‧洛克菲勒夫婦在拍賣中投得《海浪》,大衛憶述:「佩吉不會經常翻閱拍賣圖錄,但每次細閱總會找到非常出衆的佳作,高更的《海浪》便是一例……我不敢相信自己竟然把它買下來了。我一直非常欣賞這件作品,也很慶幸佩吉發現到此畫。」《海浪》由1966年起只展出過兩次,後來一直掛於夫婦二人在曼克頓家中的書房內。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