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國藝術鐸思齊(Alan J. Dworsky)榮譽策展人兼佳士得紐約資深顧問毛瑞(Robert M. Mowry)表示:「瓷器是最複雜細緻的藝術品之一,除了涉及陶土、彩釉和不同紋飾,還講究其出產的瓷窯和燒製溫度。」
毛瑞指宋代(960-1279)瓷器的造型簡潔,大多「採用細膩的淡色彩釉。」每個瓷窯各擅長燒製特定的瓷器,其中定窯笠式盌(下圖)在白色瓷身塗上黑色彩釉,是「極為罕見的臻品」。瓷盌的彩釉表面更繪上猶如鷓鴣羽毛的細緻啡色斑紋。盌足沒有塗上彩釉的位置,顯示陶藝師以手指拿著瓷盌的位置。
北宋 定窯黑釉鷓鴣斑盌,直徑 7½吋 (19公分)。估價待詢。佳士得紐約於2018年3月22日舉行的古韻天成–臨宇山人珍藏(三)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耀州窯以青瓷聞名,而宋瓷喜以花卉圖案作紋飾,包括蓮花、牡丹,或毛瑞手中作品所用的朱槿。他表示:「陶藝師完成塑形後,便會切割或雕刻花紋,風乾後便塗上彩釉,彩釉乾透後便可以焙燒。」
磁州窯的出品比較複雜,毛瑞解釋陶藝師會將由細磨黏土和水混合而成的泥釉塗上灰色石盌,塑造陶瓷效果。然後,陶藝師會刻出花朵的輪廓,並用小刀刮走多餘部份,呈現淺浮雕花紋。
隨著磁州瓷不斷改良,這種涉及大量人手的製作方式最終被繪畫取代。下圖所示的宋代瓷瓶,首先蓋上乳白色的泥釉,然後塗上黑色泥釉,繪畫魚兒在水生植物間暢泳的畫面,並以尖銳的工具刻出魚鱗等細節。
北宋/金 磁州窯白地黑花魚藻紋小口瓶,高9⅞吋 (25.1公分),估價:500,000-700,000美元,佳士得紐約於2018年3月22日舉行的古韻天成–臨宇山人珍藏(三)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這些瓷器可能用作儲存酒、醬油和醋等液體,但對毛瑞而言,精緻的彩釉、簡約的形態和細緻的花紋,才是它們最獨特之處。他說:「這些瓷器是製瓷工藝的巔峰之作,至今仍然為陶匠帶來無限啟迪。」
這些瓷器及其他宋瓷傑作將於2018年3月22日佳士得紐約舉行的古韻天成 – 臨宇山人珍藏(三)拍賣中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