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來,中國人也對玉石推崇有加,更勝金銀。佳士得倫敦中國瓷器及藝術品部總監何玉清(Kate Hunt)表示,在古代中國文化中,玉是地位和財富的象徵,文人雅士更喜以玉喻人。
何玉清解釋:「玉象徵君子和忠貞,最重要的是,玉象徵高尚美德。玉亦有長壽不老的吉祥寓意。」
她指玉非常堅硬,幾乎無法雕刻,必須利用沙和水等打磨物料,或各種鑽孔工具打磨玉石。
清乾隆 白玉觀音坐像連碧玉蓮花座。 高(觀音坐像):2⅝吋(6.8公分);高(連碧玉蓮花座):3⅜吋(8.8公分)。估價:35,000-45,000英鎊。此拍品於2019年5月14日佳士得倫敦地藏山房珍藏中國玉器拍賣中呈獻。
何玉清表示:「要打磨這尊小巧觀音像上的浮雕和精細披帛需時數月,不得不欽佩製造此像的玉雕工匠,精湛技藝堪稱匠心獨運。」
這尊精巧玉雕出自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是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塑像,將於5月14日在倫敦舉行的「地藏山房珍藏中國玉器」拍賣中呈獻。
這批矚目的中國玉器珍藏匯聚琳琅滿目的玉石珠寶、玉牌、神像和動物把件,大部分由一位著名台灣學者兼中國玉器藏家於1970年至1990年間入藏,並由其兒子繼續擴展珍藏。何玉清表示:「這尊觀音像由父親於1990年前購入,現在首度亮相拍賣市場。觀音像精雕細刻,小巧玲瓏,而且當中的典故題材罕有,必定教中國玉器藏家引頸以待。」
「亞洲藏家的喜好主導著市場,而他們對清乾隆時期的白玉尤其鍾愛。」──何玉清
觀音是中國藝術的常見題材,通常手持淨瓶或寶鉢;此觀音像則身披長袍,優雅地盤坐在碧玉雙蓮座上,雙手捧著一顆相信為「夜明珠」的圓珠。
圓珠令人想起中國明代(約十六世紀)的著名故事《南海觀音全傳》,故事講述海龍王為答謝觀音菩薩的救子之恩,向其獻上一顆夜明珠。這顆珍貴的夜明珠光芒閃耀,讓觀音能在夜間讀經。
此像小巧玲瓏,典故題材罕有,由此可見它極有可能是一尊私藏珍品,由信仰虔誠的富人供奉於家中佛壇。
雖然玉石有不同顏色,但源自清乾隆時期的白玉最受十八世紀中國藏家青睞。何玉清解釋:「因為白玉代表純潔,在中國也與佛教的關係密不可分。」
至於現時的市場趨勢如何?「亞洲藏家的喜好主導著市場,而他們對清乾隆時期的白玉尤其鍾愛。」何玉清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