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陶瓷枕─消暑以外的更多古人智慧
除了消暑降溫,陶瓷枕在中國古代尚有鎮宅闢邪、憑枕寄意的作用。唐宋兩代的陶瓷枕為當中最備受重視的珍品,上圖所示的定窯瑞獅枕便是一例,此拍品於2018年5月15日在「雍容獨秀—重要亞洲私人珍藏中國藝術瑰寶」拍賣中呈獻。
宋/金 定窯瑞獅枕,寬8 ¼吋 (21公分)。估價:80,000-120,000英鎊。佳士得倫敦於2018年5月15日舉行的雍容獨秀—重要亞洲私人珍藏中國藝術瑰寶拍賣中呈獻此拍品。
請列舉一件家中必備的寢室用品。答案是枕具。再列舉其功能、文化意義和藝術價值。你或許認為這個題目有點不切實際,因為在現代生活中,無論科技如何高超並研製出甚麼太空枕、記憶枕,都只不過是助你入眠的好工具。讓我們將時間倒數至中國古代,枕具的用途原來很廣。說起陶瓷枕,容易讓人聯想到墓葬明器,但據多個文獻記載及考古發掘,卻引證出陶瓷枕其實有多種用途。
陶瓷枕製作工藝相當繁複,唐宋兩代的陶瓷枕更是擁有很高的文化價值,被視為陶瓷藝術的重要一環。
消暑降溫
中國南方地區盛夏尤為酷熱,令人難以入睡,因而出現很多避暑降溫的寢具,陶瓷枕是其中一種。陶瓷枕據說能清涼明目、有助入眠,於古時主要在夏天使用。北宋詩人張耒在《謝黃師是惠碧瓷枕》中提到「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發冷泥丸驚」,顯示了陶瓷枕作為納涼工具的重要性,以及宋代文人對陶瓷枕的讚美。
北宋 磁州窯白地剔花開光牡丹紋八角形枕,寬11⅛吋(28.2公分)。此拍品於2017年10月11日在「古今 | 網上拍賣:中國藝術集珍」中以56,250港元成交。
憑枕寄意
陶瓷枕早在宋元時期已成為實用器物,當時的居室面積普遍不大,床榻卧具同時擔當粉飾家居的角色,陶瓷枕上的裝飾題材亦反映其時的生活面貌及文化習俗。在古代的民間習俗中,父母會在子女結婚時送贈以「嬰孩」及「蓮花」為飾的陶瓷枕,喻意「開枝散葉、連生貴子」,因此嬰戲圖案於宋代陶瓷枕中甚為常見。
北宋 定窯綠釉刻寶相花紋如意形枕。此拍品於2017年10月11日在「古今 | 網上拍賣:中國藝術集珍」中以81,250港元成交。
「嬰戲」主題自宋代起漸趨盛行,來自新安城關窯的一件三彩劃水波紋卧嬰執蓮枕,卧嬰造型更是栩栩如生,側躺睡姿、雙目輕閉,加上三彩釉營造的夢幻枕面效果,嬰孩猶如沉醉於美夢之間,稱得上是獨具匠心的設計。此枕於2016年在佳士得以100,000港元(約13,000美元)成交。
除了「嬰戲」主題外,花卉蝴蝶紋樣亦象徵吉祥如意。下圖為一件佳士得於2016年拍賣中推出的河南白地黑花彩繪刻蝶戀花圖如意形枕,以212,500港元(約27,000美元)成交。此件可能已有千年歷史的瓷枕,以「花蝶慶春」圖來喻意美滿婚姻,白地黑花加粉底黃彩紋飾設計更為當時嶄新的裝飾手法,也是這件陶瓷枕的珍貴獨特之處。
北宋 河南白地黑花彩繪刻蝶戀花圖如意形枕,長10⅛吋 (25.7公分)。此拍品於2017年10月11日在佳士得香港的「古今 | 佳士得」拍賣中以212,500港元成交。
鎮宅闢邪
在古人眼中,很多動物都擁有神異靈性,具有鎮宅闢邪的用途。秦漢工匠對動物形象的塑造技巧駕輕就熟,來到隋唐時期陶瓷枕興起之際,獸形枕亦自然成為普遍主題。
唐/北宋 白瓷獅子枕,寬6⅜吋 (16.2 公分)。此拍品於2015年3月20日在佳士得紐約「錦瑟華年 - 安思遠私人珍藏」拍賣中以149,000美元成交。
獅形枕在宋金時期非常流行,獅子為祥瑞靈獸,凶猛有力,具有鎮宅作用,當中以磁州窯所產之獅形枕為表表者。除了為民間生活用品外,北宋景德鎮生產的特殊龍型枕,更是不少皇家貴族的「指定家品」。
宋 磁州系褐彩剔花枕,長12吋 (30.5 公分)。此拍品於2014年9月18至19日在佳士得紐約「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拍賣中以87,500美元成交。
枕邊格言
古人在小小的陶瓷枕上發揮無限創意,透過不同技法將山水人物和名畫變成裝飾主題。除了一般詩詞歌賦和書畫外,他們更把吉語格言剔劃在瓷枕上,以作時刻警惕及激勵之用,警句內容涉及多樣內容如慎言、助人、克己向善甚至涵蓋「儒、佛、道」三教的孝義思想,反映古人的人生哲學和精神修養。
金 磁州窯虎形枕,長14½ 吋 (37.5公分)。此拍品於2016年11月30日在佳士得香港「養德堂珍藏中國古陶瓷」拍賣中以687,500港元成交。
形狀、款式及剔刻裝飾技藝
宋、金兩代為陶瓷枕發展的黃金時期,陶瓷枕的形狀千變萬化,由圓梳形、腰圓形、橢圓形、扇面形、多角形以至花瓣形等包羅萬有。佳士得於2016年的拍賣中推出一件定窯白地褐彩剔花卷草紋枕,以137,500港元(約17,600美元)成交,橢圓形瓷枕上以褐彩剔劃出連綿不斷的花卉紋,象徵「天長地久」。同類瓷枕作品可見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之珍藏當中。
在宋、金時期,河北、河南及山西特別流行一種白地或黑地剔花紋飾的設計,當中以河南修武當陽峪窯出產的最為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