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王天德的創作空間

在11月香港秋拍展開前,一位模糊了繪畫與書法之間界線的中國藝術家在此探討其名作《後山圖》系列的創作緣起與過程

「有時候當你創作到一個非常愉快度的時候,不可能有收工的。」1960年生於上海,現已躋身為中國最受尊崇書法家之一的王天德,如是說。「因為它沒有完成的概念,你總覺得畫面中還有一個部分是你要完成的。」

王天德的《後山圖》系列,創作緣起於2002年在法國巴黎工作室時,他意外地將煙灰掉到地上的紙張上。紙上燒出了焦洞,他為之震驚:「當時我就說:『Oh my God!』上帝給了我一次機會!」他憶述,並續說:「我就知道我接下來要做什麼作品。」過去的十四年間,王天德就一直在為這個系列進行創作。

此系列模糊了繪畫與書法之間的界線;王天德在一張宣紙上繪畫水墨畫,然後覆以已經燒出焦洞的的另一張紙。 兩層紙張所製造的「錯位效果」細緻複雜,猶如是現代版的遠古羊皮紙文獻一樣。

「其實我們人生的生活都是這樣。」王天德強調。「有時候你可以呈現出來,有時候你可能會逐漸逐漸隱藏在後面,在山後面、樹後面。」

在他的上海工作室內,王天德表述了他與他所運用的紙張之間的深厚感情,並從而解釋這如何「使我的畫面中對肌理的把握」。他亦探討了季節怎樣影響他的創作過程。

王天德的作品將於11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秋拍的「中國當代水墨」拍賣中亮相。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