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夢成真」之旅—西德爾‧米勒珍藏

西德爾‧米勒位於棕櫚灘的名宅La Rêverie放滿裝飾藝術和藝術珍藏,反映她「致力追求頂尖佳作」的堅持

La Rêverie內部。© Sargent Photography

La Rêverie內部。© Sargent Photography

西德爾‧米勒(Sydell Miller)的審美眼光獨到,她於1980年共同創立Matrix Essentials Inc,成為美國大型專業美髮及美容產品生產商。她位於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大宅La Rêverie堪稱建築傑作,而屋內琳琅滿目的藝術收藏,現在亦將於佳士得紐約拍賣亮相。

米勒夫人珍藏的胡安‧米羅(Joan Miró)、尚‧杜布菲(Jean Dubuffet)和瓊‧米切爾(Joan Mitchell)等現代及當代大師的力作,於佳士得二十及二十一世紀藝術拍賣週推出。6月10日舉行的「美夢成真:西德爾‧米勒珍藏」專拍,將會呈獻十八世紀的家具及設計傑作。

佳士得美洲區副主席Jonathan Rendell表示這些拍賣印證這位藏家「致力追求完美,尋找頂尖佳作,並為其創造最理想的環境」。

建立La Rêverie的夢想珍藏

在丈夫阿諾德(Arnold)逝世後,米勒夫人開始把La Rêverie打造成私人藝術收藏館。Jonathan Rendell形容這座大宅既是「孩子可以踢足球」的溫馨家居,同時也是「每個檯面、每件裝飾都非常講究、布置精美」的高尚住宅。

米勒夫人從美國、巴黎及世界各地蒐羅的各類藝術作品遍布大宅的內外空間,Jonathan Rendell指:「步入大宅便會看到相連的房間裡放滿收藏品,和諧悅目,同時也有點意想不到。」

La Rêverie樓梯下方擺放的胡安‧米羅《女子(立像)》。照片:© Sargent Photography。藝術作品:© Successió Miró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ADAGP, Paris 2021

大宅各處也能看到印象派、現代、戰後及當代藝術大師的佳作,而最矚目的當數米羅於1969年創作的《女子(立像)》,這座形態豐滿的大型青銅雕塑來自藝術家的後期作品系列,Jonathan Rendell指雕塑「如同一位守護女神」,佇立在樓梯下方和米勒夫人的房門前。

在書房的壁爐上方則掛著尚‧杜布菲繪於1950年的《浴者》,畫中的人物身體扭曲,帶有尖角,成為杜布菲經典系列的重要標記,而系列中的作品均在二戰結束後幾年間完成。

La Rêverie書房壁爐上方懸掛的尚‧杜布菲畫作《浴者》。照片:© Sargent Photography。藝術作品:© 2021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 ADAGP, Paris

杜布菲、米切爾作品與米勒夫人對大自然的熱愛

《浴者》亦反映米勒夫人對大自然的喜愛。Jonathan Rendell表示當他欣賞畫作時,「眼角能瞥見壯闊的海景,證明畫作的位置經過深思熟慮」。同時,瓊‧米切爾繪於1989年的《雨》亦透過絢麗奪目的綠色、藍色和黃色,歌頌藝術家熱愛的自然世界。

不過,最能表達米勒夫人對大自然崇敬之情的作品,大概是一件將於6月拍賣的設計作品:弗朗索瓦-格扎維埃·拉蘭內(François-Xavier Lalanne)罕有的「大象」桌子,八角形玻璃桌的桌腿為樹幹造型,四周放有七隻可自由移動的大象雕塑。

左起:弗朗索瓦-格扎維埃‧拉蘭內(1927-2008),「大象」桌子,2001年作。鎏金青銅、玻璃。高33½英寸(85.1公分);直徑63英寸(161.3公分)。估價:1,000,000–1,50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6月10日在佳士得紐約「美夢成真:西德爾‧米勒珍藏」拍賣中呈獻;桌子下可自由移動的大象雕塑

左起:弗朗索瓦-格扎維埃‧拉蘭內(1927-2008),「大象」桌子,2001年作。鎏金青銅、玻璃。高33½英寸(85.1公分);直徑63英寸(161.3公分)。估價:1,000,000–1,50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6月10日在佳士得紐約「美夢成真:西德爾‧米勒珍藏」拍賣中呈獻;桌子下可自由移動的大象雕塑

佳士得設計部專家Emily Fitzgerald解釋,這件作品特別為米勒夫人創作,是「迷你版的拉蘭內作品全集」,而更重要的是體現了La Rêverie的創意和溫馨氣息。

米勒夫人經常移動大象的位置,而除夕夜時子女也會為大象戴上帽子。Emily Fitzgerald說:「桌子本身就是一件有趣的作品,鼓勵大家與其互動,而這些小動物亦變成家中的一份子。」

西德爾‧米勒:藝術與慈善

要真正了解米勒夫人在藝術收藏和事業成就方面的傑出之處,便要明白對她而言,美不只存在於藝術,亦見於人性的光輝之中。

1970年米勒夫人在棕櫚灘La Rêverie。照片由委託人提供

1970年米勒夫人在棕櫚灘La Rêverie。照片由委託人提供

米勒家族熱心慈善,不遺餘力地支持多個機構,例如米勒夫人於2005年向克里夫蘭醫學中心捐贈7,000萬美元,創立米勒家族館,內設米勒家族心臟、血管及胸腔研究所

2017年,佳士得舉辦拍賣,呈獻米勒家族的數件重要珍藏,當中包括畢加索(Picasso)和夏加爾(Chagall)的畫作,合共籌得6,720萬美元善款,用作支持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的工作,讓中心能實踐將藝術融入治療的使命。

新舊交融的藝術珍藏

米勒夫人的珍藏開啟了新舊藝術之間的對話。在一批十八世紀家具之中,有一張曾屬於著名藏家安熱-洛朗•拉利夫•德•朱利(Ange-Laurent de La Live de Jully)的桌子。佳士得歐洲家具專家Csongor Kis指桌子具備1760和1770年代「革命風格的所有特質」,當時洛可可風格已過時,被新古典主義取代。

一張大型法國鑲銅鎏金和黃銅鑲嵌烏木書桌,十九世紀中後期製。根據相信由約瑟夫‧鮑姆豪爾為拉利夫•德•朱利提供的模型製作,鑲嵌由維克多‧佩拉爾和皮卡德‧法里於巴黎鑄造。估價:200,000–40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6月10日在佳士得紐約「美夢成真:西德爾‧米勒珍藏」拍賣中呈獻 © Sargent Photography

與之呼應的是一張十九世紀書桌,其設計靈感來自朱利收藏的維也納櫃子(「內有精巧的白鑞和烏木鑲嵌」),以及十八世紀著名工匠大師的作品,例如亞當‧威斯威勒(Adam Weisweiler)、艾蒂安‧勒瓦瑟爾(Étienne Levasseur)、約瑟夫‧鮑姆豪爾菲利普‧克勞德‧蒙蒂尼(Phillippe-Claude Montigny)。

(左)路易十五後期鑲銅鎏金及黃銅鑲嵌烏木書桌,菲利普‧克勞德‧蒙蒂尼製,約1770年製。估價:300,000–50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6月10日在佳士得紐約「美夢成真:西德爾‧米勒珍藏」拍賣中呈獻

(右)一對鑲銅鎏金及黃銅鑲嵌烏木邊櫃,艾蒂安‧勒瓦瑟爾製,約1800年製。估價:300,000–500,000美元。此拍品將於6月10日在佳士得紐約「美夢成真:西德爾‧米勒珍藏」拍賣中呈獻

Csongor Kis表示這些家具也體現米勒夫人的另一個收藏愛好:「她喜歡收藏風格前衛、領先時代的藝術品。看到1760年的破格作品與1960年的前衛作品互相呼應,非常有趣。」

Jonathan Rendell認為這次拍賣歌頌一位「非常成功的女企業家」和「先驅」,讓人能一窺其大宅La Rêverie的魅力,而這間名宅亦同樣顯赫並展現主人創見,「那正是她的夢想所在」。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