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漚長物:江兆申藏中國書畫

江兆申為台北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著名學者及藝術家。他的中國書畫收藏自成體系,蔚為大觀,即將於2025年佳士得香港秋拍中亮相

An individual is working on a detailed drawing at a desk adorned with artistic tools in a classically styled room.

江兆申於畫室作畫

江兆申(1925-1996),字茮原,1925年生於安徽歙縣的書香門第,自幼由父母授課,學習讀書寫字,並很早開始接觸篆刻。他年少即才氣縱橫,常隨家中長輩與文人雅士往來,年僅八歲即能爲人作畫題聯,九歲時在舅父的引薦下,有幸在上海拜訪大畫家黃賓虹,從小就在文藝氣息濃厚的氛圍中成長。此後數年間,為補貼家庭生計,江兆申為人刻印、抄書,將生活的困頓轉換書法和纂刻的藝術鍛煉,這段艱辛時光中的點滴積累,為他日後純熟圓潤的纂刻和紮實的書法奠定基礎。

江兆申與溥儒

江兆申與溥儒

1949年5月,江兆申與夫人渡海來台。同年,他致信同樣剛遷台不久的著名書畫家溥儒,表達拜師學習之願,獲溥氏欣然應允,遂正式拜入寒玉門下,研習傳統經史子集與書畫諸藝。這段師生情誼既無束脩、也沒有請客磕頭。溥老還告訴他說:「與其跟我畫畫,不如跟我讀書。況且學問好了,畫品自然也高。」這段時間,他跟著溥老讀遍通鑑、四史、老莊、淮南子、呂氏春秋、列子……,以及諸家詩文集,有時也能看到大師揮毫作畫。在寒玉堂學習的十餘年間,江兆申收藏了不少溥儒傑作,更為作品親自題跋、簽條、引首並附多方鈐印,見證師徒二人在文學與藝術間的深入溝通對話。

打开链接 https://www.christies.com/zh/lot/lot-6553495?ldp_breadcrumb=back
溥儒《雲山圖》,設色紙本 手卷。一九四八年作。估價:港元300,000-500,000。將於2025年10月29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拍賣中呈獻

溥儒 《雲山圖》,設色紙本 手卷。一九五四年作。估價:港元300,000-500,000。作品將於2025年10月29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拍賣中呈獻

打开链接 https://www.christies.com/zh/lot/lot-6553497?ldp_breadcrumb=back
溥儒《聽琴圖》,設色絹本 手卷。估價:港元200,000-300,000。將於2025年10月29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拍賣中呈獻

溥儒 《聽琴圖》,設色絹本 手卷。估價:港元200,000-300,000。作品將於2025年10月29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拍賣中呈獻

追隨溥儒受學之外,江兆申數十年間潜心研究中國歷史、文學與藝術。他積極參與並發起多個在台灣極具影響力的藝術社團,包括與傅申共同創立的「七修金石書畫會」、與王壯爲合作的「海嶠印集」以及與梁寒操共同組建的「明夷詩社」。這些社團致力於推動書畫、印學與詩詞的研究與交流,奠定了江兆申在學界與藝壇的地位。除了學術活動與成就外,江氏亦不斷精進自身藝術創作。

江兆申於台北故宮博物院,1966年

江兆申於台北故宮博物院,1966年

1965年,江兆申在台灣舉辦首場個人畫展後,同年獲薦進入台北故宮博物院任職,起初爲副研究員。1969年,應美國國務院邀請,江氏以美國密歇根大學客座研究員身份留美一年,不但訪問了當地中國書畫之重要公私收藏,也完成十六世紀蘇州地區畫家活動情形之研究。

江兆申在華盛頓

江兆申在華盛頓

在近三十年的博物館生涯中,他發表了大量關於明代畫家如唐寅(1969年)與文徵明(1977年)的研究成果,並策劃了多個重要展覽,包括1972年的《吳派繪畫九十年》。1978年,晋升爲副院長兼中國書畫處處長。其深厚的學識與卓越的領導能力,廣受博物館業界與藝壇友好尊重。江氏於1991年退休,遷居南投埔里,潜心致力於繪畫創作。

值得一提的是,江兆申在自己的書法中,不斷從收藏內的中國古代書畫傑作中汲取靈感,譬如下圖的陳淳草書及何紹基行書,細審之下均能在江兆申的書法與題跋中尋找到相似之處,見證其對書法這一傳統藝術的熱愛,並融入自己獨特的創作中,真正實現「古為今用」。

打开链接 https://www.christies.com/zh/lot/lot-6553704?ldp_breadcrumb=back
(左)明 陳淳,草書李白《襄陽歌》。水墨紙本 手卷 一五四二年作。估價:港元3,000,000-5,000,000。將於2025年10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拍賣中呈獻

明 陳淳,草書李白《襄陽歌》。水墨紙本 手卷 一五四二年作。估價:港元3,000,000-5,000,000。作品將於2025年10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拍賣中呈獻

打开链接 https://www.christies.com/zh/lot/lot-6553703?ldp_breadcrumb=back
清 何紹基 行書蘇詩四屏。水墨紙本 立軸四幅。估價:港元400,000-600,000。將於2025年10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拍賣中呈獻

清 何紹基 行書蘇詩四屏。水墨紙本 立軸四幅。估價:港元400,000-600,000。作品將於2025年10月28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拍賣中呈獻

江兆申一生蒐集之中國書畫收藏,自成體系,蔚爲大觀。作爲中國古典書畫領域的權威,江兆申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與鑒藏眼光,對學界、博物館産生了深遠影響。他的私人收藏涵蓋了明代至二十世紀的重要作品,充分體現了他畢生對學術與藝術傳承的專注與追求。

Historical scrolls, books, and artifacts, displaying Chinese text and illustrations, arranged meticulously on a table and against a backdrop.

江氏珍藏中國書畫、印石與碑帖珍品,將於2025年10月28日與29日在佳士得香港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現場拍賣及10月28日至11月11日在靈漚長物:江兆申藏書畫文房網上拍賣中呈獻

收取佳士得Going Once電子雜誌,精選所有Christies.com的熱門文章,以及即將舉行的拍賣及活動等最新資訊

佳士得將於2025年秋季香港亞洲藝術週期間,在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代及當代書畫現場拍賣中推出江兆申珍藏中國書畫。除此之外,佳士得還將於10月28日至11月11日舉行的網上拍賣中,遴選江氏收藏中一批重要書畫、印石與碑帖珍品,涵蓋明拓本《漢析里郙閣頌》、程嘉燧水墨金箋山水扇面四幅、溥儒《銅牛像》及漢晉古硯雙璧等,呈現這位現代學者、文人雅士獨具品味的藝術世界。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文章

相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