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之下,「海立恩」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彷彿擁有生命,正面彎曲的音孔就像一張面龐,帶有雙眼和上揚的嘴角。而琴身背板由一整塊紋理悅目的楓木製成,呈現孟加拉虎皮的金黃色澤。
「海立恩」小提琴也擁有完整、充滿生命力的結構:堅固的琴身、修長的琴頸、纖細的琴腰和弧形的琴框,琴頭則捲成螺旋狀,就像叢林蜥蜴的捲尾。
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於1679年製作的「海立恩」小提琴於7月7日在倫敦尊尚珍品拍賣上推出,當時他才三十出頭,剛剛逐漸內化克雷莫納傳奇製琴大師尼可羅‧阿瑪蒂(Nicolò Amati)的影響。
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專家兼佳士得顧問Florian Leonhard表示:「這是第一件展現全新方向的作品,此前,他一直跟隨阿瑪蒂的腳步,但現在他開始展現自己的個性。」

從作品的比例展現出海立恩獨特的個性,整體尺寸有別於阿瑪蒂家族的作品。這些改變十分細微,例如琴身尺寸略大,琴腰更闊,邊緣的細節更加明顯。但這些差別卻被視為激進之舉,令早期的歷史學家感到震驚。
威廉‧亨利‧希爾(W. Henry)和亞瑟‧希爾(Arthur Hill)於1902年為斯特拉迪瓦里撰寫的傳記中提到:「[海立恩]呈現厚重和堅實的結構,幾乎可以說是近乎於笨重。」
從現代角度而言,這種堅實結構為一大優點,也是美學上的一大躍進,令「海立恩」具有布朗庫西(Brancusi)青銅雕塑的重量感和雕塑般的優美外型。Florian Leonhard說:「大眾的觀點會改變,現在斯特拉迪瓦里最為人稱頌的正是其大膽破格的表現方式,而一切也始於『海立恩』,這也是它如此獨特和魅力雋永的原因。」
.jpg?mode=max)
安東尼奧‧斯特拉迪瓦里,「海立恩」小提琴,克雷莫納,1679年作。背面長度:14英寸(35.7公分);上段:6 11⁄16英寸(17公分);中段:4½英寸(11.5公分);下段:11 7⁄16英寸(29公分)。估價:6,000,000-9,000,000英鎊。此拍品將於2022年7月7日在佳士得倫敦尊尚珍品拍賣中呈獻
.jpg?mode=max)
小提琴附有1679年的原裝內部標籤,而塗於亮金底色上的亮澤橙金色光漆仍然保存完好。原有的裝飾是在面板和背板的邊緣添上菱形和珍珠狀鑲嵌,而琴框和琴頭上亦有精緻複雜的裝飾。
「海立恩」小提琴最奪目的特色是琴框(共鳴箱兩側)和琴頭上的鑲嵌裝飾。在現存約500把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當中,只有十餘把擁有鑲嵌裝飾,而「海立恩」小提琴的裝飾設計卻獨一無二。這是一件堪稱藝術品的傑作,同時也是精緻非凡的珍貴樂器。
現存的設計圖紙顯示,鑲嵌設計由斯特拉迪瓦里親手創作。鑲嵌圖案由蔓生的葉子和捲鬚組成,部分長成葉子或開花。許多枝莖因為長出花蕾而彎垂,形狀令人想起中音譜號,甚至音孔上下方形態流麗的逗號。

隱藏於枝葉之間的小蛇就像一份神秘的禮物,其含意和目的已無從稽考,但也許斯特拉迪瓦里從琴頭的形狀聯想到爬行動物,因此選擇在鑲嵌裝飾中重現此題材。
琴頭更是體現出精湛的雕刻技巧。植物圖案跟隨木材的紋理發展,越接近中心點便越細小,斯特拉迪瓦里更在中心點雕刻一朵四瓣小花。那是一朵以黑色乳香樹脂細緻描繪的完美小毛茛,又或藝術家心目中的簡化版毛茛花。
Florian Leonhard認為「海立恩」小提琴的創新形狀可能源於這些豐富的裝飾,而斯特拉迪瓦里的目的是為鑲嵌圖案和精緻的菱形和珍珠鑲邊(細長的飾邊)塑造最合適的畫布。若是如此,那就是機緣巧合下作出的決定,因為經修改的模板似乎能製成更完美的小提琴。
.jpg?mode=max)
Florian Leonhard指:「這些是他於大約1699年後成熟時期所使用的尺寸,因此『海立恩』小提琴的設計很前衛,但我不確定他於製作這把琴時是否有更大膽的構想。這只是假設,但我想知道他找到鑲嵌小提琴的正確比例後,是否覺得『等等,這樣就對了』。」
斯特拉迪瓦里的創新設計很快有了許多追隨者。「海立恩」小提琴的比例成為後世製琴師參考的藍本,可以說過去300年出產的大部分優質小提琴都帶有一點「海立恩」的影子。
這把小提琴由英國西米德蘭茲區斯塔福德郡萬博爾恩的海立恩(Hellier)家族買下,因此以家族的名字命名。有關家族的傳聞指音樂理論家塞繆爾‧海立恩(Samuel Hellier)爵士於1730年代向當時已年屆九旬的斯特拉迪瓦里買下小提琴,但檔案文件顯示,小提琴可能於更早時候、即於1719年前已由海立恩家族擁有。
無論如何,「海立恩」小提琴似乎陪伴了斯特拉迪瓦里最少40年。Florian Leonhard說:「所有藝術家都會偶爾製作捨不得賣掉的作品。可以想到斯特拉迪瓦里對自己說『這是我最好的小提琴,我要保留它』。」
若然如此,他必定不時拿起這把琴把玩細賞,並為年輕的自己感到自豪。而當他最後把小提琴賣給一名英國人時,感覺一定像與老友道別般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