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

一曲生动色彩、前卫形状和锐意新思交织而成的圆舞曲,即将于佳士得伦敦弗利兹艺术周期间瞩目呈献

howard-hodgkin-jeremy-lancaster-collection-880

「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搜集战后英国艺术一流杰作,并精选欧美艺术家出色佳作。珍藏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弗利兹艺术周期间作为专场拍卖瞩目呈献。

珍藏中的精选之作是一组霍华德·霍奇金(Howard Hodgkin)的炫目画作,集艺术家七十年间作品之大成,另有两幅弗兰克·奥尔巴赫(Frank Auerbach)描绘爱人斯黛拉·韦斯特(Stella West)之作,以及菲利普·加斯顿(Philip Guston)两幅经典作品,和布里奇特·莱利(Bridget Riley)一幅恢弘的“曲线画作”。

杰瑞米·兰卡斯特遨游世界,对艺术和知识抱有丰富的求知欲,1981年皇家艺术学院举办的展览「绘画的新精神」对兰卡斯特影响颇深。当时展览展出了霍奇金、加斯顿、奥尔巴赫、罗伯特·赖曼安迪·沃荷卢西安·佛洛伊德戴维·霍克尼R.B.基塔什等艺术家作品,是次上拍的珍藏中亦包罗上述艺术家之作。

“这一精心搜集的珍藏记录了1920至2005年间现代主义在英国、欧洲大陆及美国的发展历程。”佳士得全球总裁彭凯南(Jussi Pylkkänen)表示。“杰瑞米·兰卡斯特以独到见解收集艺术,对画作更是慧眼独具。是次上拍的54件作品从未一同公开展出过。相信这一珍藏定会启迪观者,而拍卖现场也将洋溢饱满收藏热情。”


霍华德·霍奇金绘画作品

霍华德·霍奇金(1932-2017)的动人作品色彩浓郁,闪耀光芒,尺寸常常小巧玲珑,一般作于木材之上(许多作品都配以沉甸质感的彩绘画框),并不属于任何特定的艺术潮流或风格。

霍奇金作品具有自传性质,艺术家触景生情,画面也深刻唤起旧时地点和熟悉面孔,以独一无二的色彩和形态抽象语汇自成一格。“我是具象派画家,但我并不绘画表象。”霍奇金曾经说道,“我笔下绘出的是情感状态的具象。”

「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中的重要藏品,便是霍奇金半个多世纪以来所作的一组画作。杰瑞米对霍奇金作品“热情一直不减“,好友建筑师理查德德·斯劳森(Richard Slawson)回忆道。正是斯劳森鼓励杰瑞米从艺术家纽约代理商处购得自己的第一批霍奇金画作之一。“(杰瑞米)的丰富收藏可以看作是霍奇金艺术生涯的写照。”

霍华德·霍奇金(1932-2017),《美国茶会》,1948年作。10 3/8 x 15吋(26.4 x 38公分)。估价:50,000 – 7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霍华德·霍奇金(1932-2017),《美国茶会》,1948年作。10 3/8 x 15吋(26.4 x 38公分)。估价:50,000 – 7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1948年所作的《美国茶会》是杰瑞米收藏中最早期的霍奇金画作,当时的艺术家还是一位少年,曾经游历美国并见到了抽象表现主义作品。然而此作中洋溢的明亮颜色与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色彩影响可谓截然不同。

霍华德·霍奇金(1932-2017),《C女士》,1966年作。19 7/8 x 24 1/8吋(50.5 x 61.4公分)。估价:200,000 – 3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霍华德·霍奇金(1932-2017),《C女士》,1966年作。19 7/8 x 24 1/8吋(50.5 x 61.4公分)。估价:200,000 – 3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1960年代,霍奇金将创作重心转向肖像画作。1966年创作的《C女士》便是艺术家锐意创新的肖像佳作。艺术家画下红色和蓝色斑点背景,其中的紫色、黄色和淡绿色圆形环环相扣,组成画作主角。

然而直到1970年代之后,霍奇金才真正在商业上取得成功。具象元素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家标志性的圆点、斑点、逗号、雨滴般的颜料痕迹,及以明亮宝石色调绘出的悠长笔触。

霍华德·霍奇金(1932-2017),《孟买日落》,1972-73年作。油彩木板。33 ½ x 36 3/8吋(85 x 92.3公分)。估价:500,000 – 7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霍华德·霍奇金(1932-2017),《孟买日落》,1972-73年作。油彩木板。33 ½ x 36 3/8吋(85 x 92.3公分)。估价:500,000 – 7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此时期杰作包括艺术家2018年于伦敦国家肖像美术馆举办的大型回顾展「不在场的朋友」领衔展品《劳森、安德伍德和斯里普》(1977-80年作);以及1984年第41届威尼斯双年展中霍奇金在英国馆呈献的《孟买日落》(1972-73年作),此作更曾被英国知名藏家及艺术赞助者E.J.鲍尔收藏。

霍奇金许多最绚烂生动的画作都以印度的色彩和风土为灵感,威尼斯亦然。1984年威尼斯双年展中,约40幅霍奇金画作参展,艺术家将悬挂画作的墙面涂成浅青绿色,藉此扩散展馆门外湖面闪烁的微光。作于1989年的《威尼斯日落》亦采用了同样的柔和色调。

霍华德·霍奇金(1932-2017),《花朵》,2004-2005年作。26 1/8 x 35 3/8吋(66.5 x 90公分)。估价:400,000 – 6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霍华德·霍奇金(1932-2017),《花朵》,2004-2005年作。26 1/8 x 35 3/8吋(66.5 x 90公分)。估价:400,000 – 6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霍奇金晚年开始采用更迅速简便的创作手法。精确的记忆仍然是他艺术创作的出发点,但他不再如从前般费尽全力修改画作,这幅《花朵》(2004-2005年作)便是当中典例。

收藏家杰瑞米·兰卡斯特

艺术商托马斯·莱顿爵士(Sir Thomas Lighton)认为,“杰瑞米身上有许多值得钦佩之处,他正直无私,永远彬彬有礼,同时亦果断决绝,毫不犹豫。” 

1936年,兰卡斯特出生于英国米德兰兹的索利哈尔,青年时便研习哲学、军事理论和俄国小说。他后来在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修读英文与历史,期间遇上了未来的妻子瑟琳娜(Serena)。1961年,兰卡斯特跟随父亲的脚步,在1887年成立的沃尔斯利集团开始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集团迅速发展并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热化和配管产品分销商。

1970年代,兰卡斯特夫妇膝下已育有四个子女,他们移居至科茨沃尔德的切尔滕汉姆,和戴维·霍克尼的旧时同窗、雕塑家尼克·斯蒂芬斯(Nick Stephens)成为邻居。斯蒂芬斯和兰卡斯特成为了密友,也正是他为兰卡斯特打开了艺术世界的大门。

杰瑞米和瑟琳娜·兰卡斯特

杰瑞米和瑟琳娜·兰卡斯特

兰卡斯特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功,成为了富时100指数上赫赫有名的公司董事长,但他十分注重个人隐私,并极力保持普通人的生活。而他对二十世纪艺术作品的品味造诣却绝不流俗,多年来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尽可能到访各大艺术展览,并为收藏新作而四处奔波。

建筑师理查德德·斯劳森(Richard Slawson)亦是兰卡斯特的好友,他认为兰卡斯特家族在格洛斯特郡的宅邸“为许多画作提供了温暖友好的背景,有时其间的联系令人感到好奇,但总体来说色彩缤纷,效果动人。”斯劳森还忆起瑟琳娜“为了购买一幅画作,不得不收紧家庭财政预算,实在有趣。”

兰卡斯特一家与艺术作品一同生活,杰瑞米的每次购买都保存详细手写纪录,文献参考和他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重要信息都包括在内。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在其收藏作品中亦清晰可见,许多兰卡斯特藏品都购自莱斯利·沃丁顿(Leslie Waddington)画廊,是同类作品的佼佼者。

“我在沃丁顿画廊时,常常接待到访的杰瑞米。”莱顿回忆说。“他一般接近傍晚时过来……到其中一间展厅中,喝一杯茶,随后静静欣赏新到的画作。他知识渊博而充满好奇,以这样的眼光审视着艺术作品。有时一些作品令其目不转睛,便决定必须要买下。”

杰瑞米·兰卡斯特为伯明翰巴伯艺术学院、Ikon当代艺术画廊及卡迪夫两年一次的“世界艺术奖”受托人,亦是英国国民托管组织西米德兰兹区主席,和伯明翰大学理事会委员。杰瑞米之父曾于伯明翰大学担任校长一职。

蓬勃发展的文化氛围一览

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中的许多作品都出自赫赫有名的私人收藏,包括战后英国艺坛最重要的赞助者之一E.J.鲍尔,以及查尔斯·萨奇、建筑师科林·圣约翰·威尔逊,和知名艺评人赫伯特·里德等。

如此重要显赫的收藏来源证明了伦敦艺界对于艺术家的共同支持,更见证欧洲及美国前卫艺术浪潮间的文化交流,莱斯利·沃丁顿与其包括杰瑞米·兰卡斯特在内的客户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约瑟夫‧埃布尔斯,《向方形致敬习作:红色四弦琴》,1962年作。油彩纤维板。30 x 30吋(76.2 x 76.2公分)。估价:600,000 – 8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约瑟夫‧埃布尔斯,《向方形致敬习作:红色四弦琴》,1962年作。油彩纤维板。30 x 30吋(76.2 x 76.2公分)。估价:600,000 – 8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1981年皇家艺术学院举办展览「绘画的新精神」,标志着国际艺坛再次对绘画产生重要兴趣,兰卡斯特珍藏亦于同时发展壮大,绝非偶然。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霍华德·霍奇金将可观察到的事物以情感现实的方式在画布上演绎出来,与珍藏中一系列欧洲静物画作有异曲同工之妙,包括乔治·莫兰迪泰然自若的《静物》(1946年作)、毕加索笔下沐浴在阳光中的私人工作空间《画室》(1958年作),以及尼古拉·德·斯塔埃尔近乎抽象的《黄色背景中的静物》(1952年作)

尼古拉·德·斯塔埃尔,《黄色背景中的静物》,1952年作。油彩画布。18 x 23 7/8吋(45.8 x 60.8公分)。估价:700,000 – 1,0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尼古拉·德·斯塔埃尔,《黄色背景中的静物》,1952年作。油彩画布。18 x 23 7/8吋(45.8 x 60.8公分)。估价:700,000 – 1,0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兰卡斯特珍藏中其他来自欧洲大陆的艺术杰作包括尚·杜布菲的两幅作品:艺术家至交好友乔治·兰布赫(Georges Limbour)收藏近50年的《林中三裸女》(1942年作),以及《普查》(1979年作)。后者乃杜布菲《记忆舞台》拼贴系列作品之一,与霍奇金创作中对记忆的描绘形成有趣对比。

来自大西洋彼岸的藏品包括菲利普·加斯顿引人注目的《语言I》(1973年作),以及《无题(两个戴帽人像)》(1969年作),原本乃艺术家赠予知名艺评人哈罗德·罗森堡的礼物。

珍藏中即使最为理性的作品,组合在一起也构成视觉上的欢愉。帕特里克·考尔菲尔德洋溢波普风格的《废墟景象》(1964年作)富有六十年代的叛逆气息,第一任经手人是罗伯特·费雷瑟,这位温和的画廊主将“摇摆伦敦”的精神推向高潮。约瑟夫‧埃布尔斯《向方形致敬习作:红色四弦琴》(1962年作)来自艺术家最知名的创作系列,尺寸恢弘瞩目,而罗伯特·赖曼的《信使》(1982年作)则曾属查尔斯·萨奇享负盛名的极简主义收藏,作品将画面解构为一片平静的白色背景。

兰卡斯特曾将珍藏杰作借予伯明翰Ikon当代艺术画廊、城市艺术画廊以及巴伯艺术学院展览,多间机构亦长期借展其收藏艺术作品,包括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以及剑桥大学费兹威廉博物馆。

var playerParam = {}; OO.ready(function() {window.pp = OO.Player.create('container_1568744712', 'pzdTBpaTE6l57YUEj98JMzCJUkPwNFyg', playerParam);});

布里奇特·莱利,《俄尔甫斯挽歌7》

布里奇特·莱利(1931年生)无疑是英国最伟大的在世抽象艺术家,《俄尔甫斯挽歌7》(1979年作)闪耀微光,将色彩、韵律和形状融为一体,来自艺术家最重要的系列作品之一。

此作与《俄尔甫斯之歌》一同创作,代表着艺术家“诗意”阶段的巅峰之作。1974至1981年间,艺术家几乎全身心投入描绘曲线结构,创出的作品被认为是“她艺术生涯中最安详沉静的作品,散发出强烈的个人情感。”

爱丁堡的苏格兰国家画廊为莱利举办了大型回顾展,现正移师伦敦海沃德画廊继续展览。莱利于1960年代在艺坛暂露头角,为欧普艺术的重要支持者。六十余年来,她深入探索色彩对视网膜和心理的效应,观察不同组合中的色调相互作用。

曲线结构于1961年首次出现在莱利的作品《吻》中,1967年的《白内障》系列以色彩描绘弧线。但直到1974年,莱利才开始认真研究色彩的潜力,最终以色彩层层包裹围绕,创出色调与动态的复杂模式。

var playerParam = {}; OO.ready(function() {window.pp = OO.Player.create('container_1568749372', 'l5dTBpaTE603uy9w6N7Sk65asV5EwUiq', playerParam);});

菲利普·加斯顿,《语言I》

菲利普·加斯顿晚年创作颇丰,《语言I》(1973年作)便是艺术家最后十年内绘下的经典杰作,包含加斯顿标志性的具象语汇。鲜活生动而神秘莫测的形状聚集在一起,彷佛是某种遗失文明留下的雕塑痕迹。艺术家俯瞰画面存在主义风景时,一座巴别塔跃入眼帘。

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加斯顿被誉为抽象表现主义的先锋艺术家之一,但他于1968年画风急转,再次回到具象绘画,令艺评人大惑不解。

菲利普·加斯顿,《语言I》,1973年作。油彩画板。48 x 60吋(122 x 152公分)。估价:1,500,000 – 2,0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菲利普·加斯顿,《语言I》,1973年作。油彩画板。48 x 60吋(122 x 152公分)。估价:1,500,000 – 2,0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艺术家的晚年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美国渐趋混乱的政治局势所作出的响应,亦有关画作的叙事能力。加斯顿以近乎语言学的手法,在画中绘下自己身边围绕的日常事物。

“我画过的鞋子、书本、双手、建筑物、车辆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对象,一定有几百幅之多。”加斯顿于1978年表示。“我画得越多,这些物件就越神秘。我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已经足够抽象神秘。我觉得创作艺术完全不需要与这个世界脱离开来。”

var playerParam = {}; OO.ready(function() {window.pp = OO.Player.create('container_1568745583', 'N3dzBpaTE6DuU8nZLmPRU3Gr3eWKoRsD', playerParam);});

弗兰克·奥尔巴赫,《E.O.W头像》

《E.O.W头像》是一幅感情充沛的杰出视角画作。弗兰克·奥尔巴赫以赭色和褐色的湍急笔触绘下爱人斯黛拉·韦斯特的头像;厚重的颜料如雕塑般具有立体感,艺术家在上百次会面中仔细观摩描绘爱人,透过画作传递出她的存在本质。

尽管此作从外观上看有多个不同平面,但仍然属于油画而非浮雕范畴。暗色的画面中折射出洞察人心的心理剖析和独一无二的创作视角,这也是奥尔巴赫动人杰作的共通之处。

弗兰克·奥尔巴赫,《E.O.W.头像》,1955年作。油彩画板。15 3/4 x 12 1/2吋(40 x 31.8公分)。估价:800,000 – 1,2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弗兰克·奥尔巴赫,《E.O.W.头像》,1955年作。油彩画板。15 3/4 x 12 1/2吋(40 x 31.8公分)。估价:800,000 – 1,200,000英镑。此作将于10月1日在佳士得伦敦「杰瑞米·兰卡斯特珍藏」拍卖会呈献

自1940年代末起,斯黛拉·韦斯特在绝大部分奥尔巴赫具象画作中担当了主要角色,直至1970年代初为止。二人于1948年奥尔巴赫17岁时相遇,韦斯特当年32岁,二人不久便坠入爱河。

1950年代初时,斯黛拉每周有三晚为奥尔巴赫充当模特儿,每次两小时。艺术家的进度缓慢,脾气暴躁,每晚的两小时变得越来越有挑战性。一幅肖像画可能要几百个晚上才能画完。

韦斯特在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深深体会到合作无间的感觉。“我意识到我们之间有某种心灵感应。”她回忆道。“他描绘我的时候是有真正的沟通交流的。”

相关部门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