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雋永線條,典雅姿態」——宋瓷的永恆之美

從定窯大盌到龍泉青瓷瓶,「淡掃蛾眉 - 頌德堂藏中國宋代瓷器」凸顯出宋瓷恆久不變的動人魅力

這尊北宋年間的定窯劃花牡丹紋葵口大盌,色調端莊素淨,紋飾細膩精美,是宋代宮廷御用瓷器的典例。

「頌德堂藏宋瓷的線條簡潔典雅,紋飾簡約雋永,工藝精美無瑕,釉面溫潤光亮。」佳士得亞太區副主席安蓓蕾(Pola Antebi)感嘆道。宋代推崇色調素雅、形狀多變的瓷器,今日許多二十一世紀的陶瓷藝術家亦秉承這一風格進行創作。已有千年歷史的文物如何能具有此般現代風韻?想來亦令人嘖嘖稱奇。

本季呈獻的「淡掃蛾眉 - 頌德堂藏中國宋代瓷器」精選一系列獨特精緻的茶碗、蓋盒、瓷瓶、香爐等傳統茶道必需之器皿,將於2021年12月3日在佳士得香港秋季拍賣中隆重亮相。

宋代瓷器

「宋代瓷器以其精美典雅的器型、純淨溫潤的釉色、簡約大氣的紋飾而為世所知。」安蓓蕾介紹道。

宋代瓷器於公元960至1279年燒造,其價值主要取決於出產的瓷窯,当中以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及钧窑五大名窑的出品最为珍贵,為宮廷御用瓷窯。

五大名窯出產的瓷器多種多樣,各大瓷窯均有各自獨特的釉色。

定窯以其乳白(亦有棕色或黑色,但較少見)釉色瓷器而知名,一般有刻紋、印花或不加裝飾。而鈞窯則以其光亮色釉(有時亦附紅紫及綠色斑)而為人所知。

龍泉窯傳承自東部沿海地區的越窯,於十世紀時在華南地區聲名鵲起,北宋時期燒造出青黃色至深綠色釉彩瓷器,南宋時期器物則呈半透明的淡青色,極受世人喜愛。

頌德堂藏中國宋代瓷器

頌德堂收藏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由黎德先生歷經三十載蒐集而成,藏品涉獵範圍甚廣,以中國瓷器、書畫及藝術品為主。黎先生於1920年代出生,祖籍廣東,自幼便愛好藝術,1950年代移居香港並開設小店從事中國古玩藝術品買賣。

「探知風聲、購入藏品、與友人分享心愛之物,此般收藏旅程是頌德堂主人最重要的靈感來源。」——專家安蓓蕾

他自此走出香港,踏進國際古玩的舞台,周遊世界,探訪博物館如東京國立美術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大英博物館及倫敦大維德基金會等,與業界同僚和各地藏家學者結為好友,為客戶甄選精品,也為自己的珍藏增添新品。黎先生的日本及英國之旅對他鑑賞古典藝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蒐集珍藏的過程中,黎先生注重瓷器釉色、形態、狀況,最重要的則是其稀有程度。」安蓓蕾如是說,但令他最心旌蕩漾的還是收藏過程本身。

「探知風聲、啟程前往、切磋價格、購入藏品、尋找類例、與藏家好友分享心愛之物,此般收藏旅程是頌德堂主人最重要的靈感來源和收藏動力。」

黎先生在古董業界浸淫半個世紀有餘,自然能甄別出不同尋常的珍罕寶物;他更從一流精品中精選出上佳器品,留作自己的珍藏。

珍藏當中便包括兩件龍泉青釉瓷器:上圖的拱花牡丹紋蓋盒,和下圖的雙鳳耳弦紋盤口瓶,後者乃現今私人收藏中絕無僅有的一件。

宋代瓷器的雋永魅力

宋代瓷器的簡約典雅之美和重要歷史意義一直以來都令歐洲及日本藏家趨之若鶩,而大部分中國藏家則喜愛明清瓷器更加富麗堂皇的色彩和設計,安蓓蕾表示。

然而近年來,我們目睹世界各地藏家對宋瓷精品的熱情與日俱增。佳士得於2015至2018年間舉行臨宇山人珍藏宋瓷拍賣,見證宋瓷的收藏熱潮再次席捲全球。

與清代瓷器相比,頂尖宋瓷精品依然相當值得購入。頌德堂珍藏中便包括一些估價低至20,000港元的宋代瓷器。

因此專家相信,無論是新晉藏家、跨類別藏家,還是資深宋瓷鑑賞家,都能從今季拍賣中覓得來源清晰可靠的心儀精品。

收取佳士得Going Once電子雜誌,精選所有Christies.com的熱門文章,以及即將舉行的拍賣及活動等最新資訊

「淡掃蛾眉 - 頌德堂藏中國宋代瓷器」拍賣將於2021年12月3日在佳士得香港拉開帷幕。

相關部門

相關拍品

相關拍賣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