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專題庫
-
-
2012 年 10 月 31 日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 視頻講座
導賞: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
佳士得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國際董事張丁元與亞洲各地的專家以一系列亞洲現當代藝術傑作為題材,探索跨越時間與地域界限的共通藝術語言。其中包括於 2012 年 11 月 24 日及 25 日香港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拍賣上推出的趙無極、朱德群、常玉、勒邁耶、張曉剛、周春芽、立石大河亞、南寬、羅納德‧文圖拉等藝術家的重要作品。
-
-
2012 年 6 月 11 日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 視頻講座
導賞:南亞現代及當代藝術拍賣精選
亞洲藝術國際總監暨印度及東南亞藝術部國際主管 Hugo Weihe 博士,介紹即將於 2012 年 6 月 11 日倫敦國王街佳士得南亞現代及當代藝術拍賣推出的精選拍品,包括泰伯‧梅赫塔、賽伊德‧海德爾‧拉扎、麥克布勒‧費達‧胡森等藝術家的重要作品。
-
-
2010 年 11 月 15 日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 視頻講座
蔡國強:爆破藝術
蔡國強的創作手法新穎和使用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作媒材,他與別不同的手法與作品同樣別具藝術價值,備受推崇。歡迎觀賞短片,見證蔡國強的爆破創作技巧和作品的震撼魅力。
-
-
2011 年 10 月 24 日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 視頻講座
佳士得完美體驗
Steven P. Murphy、 Jussi Pylkkänen、 Amy Cappellazzo、 葉正元及 Michael Jeha 細述佳士得對市場的獨到見解,以及對搜羅和銷售珍貴藝術精品的熱衷。
-
-
2010 年 5 月 10 日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 專題文章
曾梵志 - 外灘的黃昏
全球大都會的人口不斷湧入,人們來來去去,建築物拆卸興建的速度驚人,難怪會覺得陌生,也找不到方向。面對中國程城市現代化,有許多藝術家措手不及,曾梵志就是其中一個,他的作品經常出現這類概念。。。
-
-
2010 年 5 月 10 日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 專題文章
朱銘的太極
朱銘的太極系列奠定了他在國際藝壇的重要地位,但事實上,從 1970 年代中期以來,朱銘就以鄉土系列為台灣現代雕塑開啟了寬廣豐富的視野。。。
-
-
2010年5月10日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 專題文章
廖繼春 - 日月潭
廖繼春早年留學日本所學習到的繪畫觀念與基礎,促使他著重於嚴謹的寫生素描訓練與大膽色彩的運用,因此,我們可說廖繼春是從他紮實的寫實功力與透徹的觀察力上建立起自己個人的創作風格。。。
-
-
2010 年 5 月 10 日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 視頻講座
亞洲當代藝術躍上全球舞台
張丁元 (Eric Chang) 和杜英麗 (Ingrid Dudek) 於二十分鐘的演講中,闡述十件藝術精品的的創作理念和藝術家的獨特探索歷程。首先以普普藝術之教父,安迪‧沃荷十分珍罕絲網印刷作品 - 《毛澤東》揭開序幕,再連繫到其他同樣秉持革新、中西對話的亞洲藝術家,包括白南準、曾梵志及金東囿等的創作,充分突顯了本月份的拍賣主題︰亞洲藝術的全球化美學。
-
-
2010 年 5 月 10 日 |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 | 視頻講座
二十世紀中國藝術的承傳與轉變
張丁元 (Eric Chang) 和張嘉珍 (Vinci Chang) 在二十分鐘視頻講座裡,詳細縷述中國二十世紀藝術所走過的動人改革歷程和美學探索成就。西潮東漸,中國藝術家既對西方美學抱持開放及積極探詢的態度,又致力承續、轉化中國傳統美學優點,成就了中西美學融匯的完美範例,在常玉、趙無極和廖繼春等的作品都有最清晰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