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張偉華就讀於台北國立藝專,當時第一次去故宮博物院朝聖,立刻被展出的一件大理石材質的精美虎首人身跪姿立雕深深吸引,這件雕塑石質晶瑩,雕刻細緻,頭略上仰,張口露齒,通體飾陰刻龍紋。

1930年代出土於河南殷墟西北崗1001號大墓的虎首人身跪姿立雕,載於1986年2月故宮文物月刊35期
此立雕乃1930年代出土於河南殷墟西北崗1001號大墓,充滿藝術原創的文物魅力,在張偉華心中激蕩起對中國古代藝術的深深熱愛,這份激情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時間推到1986年,正值年少的張偉華已在台灣小有名氣,亦與香港悠久收藏家團體「求知雅集」過從甚密。當時風頭無兩的台灣武俠電影《龍門客棧》的監製張陶然先生,將一本《Chinese Archaic Jade》圖錄贈送給張偉華。

張陶然為聯邦影業有限公司監製的台灣武俠電影《龍門客棧》(1967年)海報

盧芹齋1950年出版的《Chinese Archaic Jades》
開啟了求知之旅後,張偉華踏上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之路,先是到日本,然後到歐美,陸續參觀了全球重要的古玉收藏,不斷盡其所能汲取豐富鑑賞知識。
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中,他參觀了由咸陽市博物館提供的中國陝西省出土文物「金龍、金馬之動物國寶展」,咸陽乃中國自西周以來的十三朝古都,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澱。
在堪薩斯的納爾遜博物館,他親睹了聞名世界的古玉名件「戰國鏤空出廓璧」;更在藏玉神殿哈佛大學的Fogg Art Museum觀摩學習,該博物館出版的《Ancient Chinese Jades》一書堪稱經典,對張偉華的古玉鑑賞方向產生了深刻影響。
張偉華:專家與藏家
1990至2000年間,張偉華策劃台灣數個重要私人收藏——包括鴻禧美術館;藍田山房珍藏(其珍貴古玉收藏不久後將於中國大陸一間私人博物館展出);金華堂;以及「養德堂」珍藏,於2017及2018年兩場拍賣中共取得150,180,000港元成交總額。與此同時,他亦繼續擴充自己的古玉珍藏。
新石器時代篇(公元前6200-2000)
張偉華的古玉珍藏(新石器時代篇)於2019年在佳士得香港拍賣,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件良渚文化三層人神獸面紋玉琮,來自公元前約3300-2300年的長江流域。
良渚文化 三層人神獸面紋玉琮。高 7.8 公分(3 1/16 英寸)。此拍品於2019年11月27日在佳士得香港售出,成交價31,325,000港元
張偉華1997年在香港買進這件玉琮時也不知道它的重要性。
「乾隆皇帝清宮舊藏中已經有很多玉琮,但是當時都被擺顛倒。」他表示。
張偉華憑著經驗判斷這件玉琮有一定的歷史。但它的重要涵義,要到後來拜訪江南水鄉博物館,和杭州市郊由David Chipperfield事務所設計的余杭良渚文化博物館時才真正明白。
與博物館的會面讓雙方都獲得驚喜。「他們說在古玉收藏方面,我的收藏拍賣放了一把火,燒得整個收藏都熱了。」
商朝玉戈
中國考古發掘工作起步較晚,從1926年才真正開始。
1928年,有「中國考古學之父」之稱的李濟主持了震驚世界的河南安陽殷墟發掘,使殷商文化由傳說變為信史,至今依舊被視為人類文明史上最重大的發掘之一。令張偉華驚嘆沉醉的石虎首人身跪姿立雕也是本次發掘的重要成果之一。
儘管李濟與考古學家袁復禮已有能力率隊進行考古工作,但國事紛擾,內外交征,許多高古文物及文獻資料都經由各種渠道流散到歐美博物館或私人收藏,直至1970及80年代中國再次掀起考古發掘的熱潮。
「辟邪是保護生靈的神獸。這一隻的兩個翅膀往上揚,好像是看到邪惡的東西便要撲過去一樣」
「直到1980年左右發掘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前,中國大陸幾乎沒有出土文物與考古資料。」張偉華嘆道。
婦好是商朝王后,也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女將軍,約於公元前1200年去世。其完整的墓葬及其他商朝墓葬更堅定了張偉華收藏夏商西周古玉的決心——2020年11月於佳士得香港舉行的「雲中玉筵 重要亞洲私人古玉收藏 – 夏商西周篇」拍賣中,一件來自商朝的鑲嵌綠松石獸面銅內玉戚以6,250,000港元的高價成交。
商 鑲嵌綠松石獸面銅內玉戚。長 21 公分(8 1/8 英寸)。此拍品於2020年11月20日在佳士得香港售出,成交價6,250,000港元
「這是當時屬於統治階級的東西,所以它的身份很重要。商代大部分發現的是這種鉞戈,幾乎都是戈,鉞就很少,這是我看到的唯一一件。」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是一個裂土分封、群雄割據的時代,最終由秦王朝建立了中國歷史上首個大一統的中央帝國。
2021年12月於香港佳士得舉行的「雲中玉筵 重要亞洲私人古玉收藏 – 春秋戰國篇」拍賣中,以「群龍爭勝」為題呈獻了一批精美龍佩。龍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最受歡迎的紋飾。該批龍佩當中有一件尤得張偉華鍾愛。
戰國晚期 龍形玉珮。長9.1 公分(3 ⅝英寸)。此拍品於2021年12月3日在佳士得香港拍賣中售出,成交價港元15,250,000
「這件龍佩的形態跟後來徐州漢墓裡面一個很重要的龍佩一樣,就是站著,那氣勢就完全不同。」張偉華感慨道。
「這一件龍佩玉種特別好,精工細琢,是戰國時期最巔峰的一種工藝。」他繼續補充道。
辟邪
另外一件精彩藏品是一隻辟邪神獸,曾於1999年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展出。

⽟辟邪,西漢晚期。長 7.2 公分(2⅞ 英寸)。此拍品於2022年11月29日在佳士得香港「雲中玉筵 重要亞洲私人古玉收藏:秦漢篇」拍賣售出,成交價26,850,000港元
「辟邪是西漢晚期很流行的一個造型。辟邪是保護生靈避開邪惡的神獸。這一隻的造型特別生動,兩個翅膀往上揚,好像是看到邪惡的東西便要撲過去一樣。」張偉華如此解釋。
「能夠把興趣與工作相結合,是我人生最開心的事情」
2022年11月,佳士得將推出張偉華古玉珍藏的最後一部分,包攬秦漢時代的古玉珍品。但張偉華的收藏絕不止步於此。他的收藏「幾乎包括了瓷銅書玉」,各類古董文物,種類之豐富多彩著實令人讚歎不已。
收取佳士得Going Once電子雜誌,精選所有Christies.com的熱門文章,以及即將舉行的拍賣及活動等最新資訊
「我從年輕時學文史又學藝術,這是我的興趣,而我的職業又是買賣文物收藏,所以我覺得能夠把興趣與工作相結合,是我人生最開心的事情。我已經是75歲的人了,只要快樂就可以了。」
「雲中玉筵 重要亞洲私人古玉收藏 :秦漢篇」將於2022年11月29日在佳士得香港隆重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