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凝视这些肖像画时,能感受到毕加索的活力和他专注炽热的目光”

佳士得此次欣然呈现毕加索两幅相隔30年绘画的肖像作品,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拍卖联席主管Keith Gill畅谈这位艺术家永恒不朽的两个主题︰他的情人玛丽‧特雷斯与妻子杰奎琳

两人展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恋情,并激发了毕加索的创作热情,此时期亦因此成为他艺术生涯中最精彩的阶段之一。接下来的十年中,毕加索不断为玛丽‧特雷斯作画,起初只是隐晦地暗含特雷斯的形象在画中,后来随着他们情感越来越浓烈,玛丽‧特雷斯便成为毕加索笔下曲线玲珑的主角。

超现实主义摄影师布拉塞(Brassaï,1899-1984)表示︰“他喜欢她的金色秀发、明亮肤色和雕塑般的躯体。他人生中不曾画过如此多曲线起伏的画作,画面全是诱人的曲线、环抱的双臂、卷曲的头发……”


巴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903-1997)于1932年夏天坠入爱河,但对方并非其脾气愈发暴躁的妻子、俄罗斯芭蕾舞蹈员欧嘉(Olga),而是22岁的年轻女子玛丽‧特雷斯‧瓦尔特(Marie-Thérèse Walter,1909-1977)。

他们于1927年在老佛爷百货店外偶遇,不久后便相恋。玛丽‧特雷斯忆述︰“他看着我,他诱惑着我。他一直盯着我的脸,当我离开时,他说‘明天再来’,而明天之后又是明天。”

玛丽‧特雷斯‧瓦尔特,约1930年。摄影师不详。照片︰© Archives Maya Widmaier-Picasso

玛丽‧特雷斯‧瓦尔特,约1930年。摄影师不详。照片︰© Archives Maya Widmaier-Picasso

巴布罗‧毕加索(1881-1973),《戴项链的躺卧裸女(玛丽‧特雷斯)》,1932年作。油彩 画布。 16 x 16 英寸(40.6 x 40.6 公分)。估价:9,000,000–15,000,000英镑。此作将于2021年3月23日在佳士得伦敦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拍卖中呈献

《戴项链的躺卧裸女(玛丽‧特雷斯)》是佳士得将于3月23日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拍卖推出的两幅毕加索肖像画之一,乃毕加索在巴黎西北部的乡郊别墅波舍鲁城堡所绘。传记作家约翰‧理查德森(John Richardson)表示,毕加索在这里“扮演战神,而玛丽‧特雷斯则扮演爱神维纳斯”,最终达至“其自立体主义以来最具开创性的时期”。

毕加索曾说︰“必须撕开现实。”这一点在他为玛丽‧特雷斯创作的画作中尤其明显。这些作品洋溢温柔梦幻的气息,白天似乎融入黑夜,而慵懒的长影子则笼罩着躺卧的玛丽·特雷斯。

“这是一幅极私人的肖像,刻划他与爱人、他与艺术之间的恋情”— Keith Gill

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拍卖联席主管Keith Gill表示︰“这幅作品并非为展览而绘制,而是一幅极私人的肖像,刻划他与爱人、他与艺术之间的恋情。”

尽管如此,此作于四年后(即1936年)在巴黎保罗·罗森伯格画廊展出,其后由美国女商人伊芙琳·夏普(Evelyn Sharp, 1903-1997)买下,成为其珍藏的杰作之一。

毕加索是出色的讽刺画家,善于描绘体现人物神髓的细节。他在求学时已喜欢为同学绘画人像素描,以夸张手法绘画并用道具来代表他们的五官特征。

在他的作品里,玛丽·特雷斯拥有散发古典美的轮廓、浅紫色皮肤和金发,而她的情敌兼艺术家朵拉‧玛尔(Dora Maar,1907-1997)在毕加索笔下则往往头戴帽子,指甲染成深红色。

巴布罗‧毕加索(1881-1973),《坐在扶手椅上的女人(杰奎琳)》,1962年作。油彩 画布。 51 1/4 x 38 1/2 英寸(130.4 x 97.8 公分)。估价:6,000,000-9,000,000英镑。此作将于2021年3月23日在佳士得伦敦二十世纪艺术晚间拍卖中呈献

毕加索的第二任妻子杰奎琳(Jacqueline,1927-1986)的鲜明特征是一双杏眼和深色头发。《坐在扶手椅上的女人(杰奎琳)》绘于1962年,当时毕加索和她刚结婚数月。Keith Gill形容此作为“更立体的画像,但和玛丽‧特雷斯那幅一样充满欲望与激情。”

他补充:“毕加索为杰奎琳绘画肖像时,曾参考古典大师的画作,例如德拉克罗瓦(Delacroix)马奈(Manet)。作品的背景夺目而充满巴洛克风格,呼应毕加索曾深入研究的委拉斯凯兹(Velázquez)作品《宫娥》。”

两幅画所呈现的人物个性截然不同:玛丽·特雷斯温柔性感,而新婚妻子杰奎琳则充满威严,仿佛能够完全支配毕加索。

毕加索和杰奎琳,摄于法国穆然的Notre-Dame-de-Vie,1962年,二人身后可看到此作。 Edward Quinn摄。照片:Edward Quinn © edwardquinn.com。艺术作品:© Succession Picasso/DACS, London 2021

毕加索和杰奎琳,摄于法国穆然的Notre-Dame-de-Vie,1962年,二人身后可看到此作。 Edward Quinn摄。照片:Edward Quinn © edwardquinn.com。艺术作品:© Succession Picasso/DACS, London 2021

理查德森表示,杰奎琳在毕加索的作品中无处不在,他写道:“从1954年直至逝世,毕加索的作品充斥着杰奎琳的影子。与艺术史上其它人像画作相比,我们能更深入和近距离地探索她的身体。”

Keith Gill指出,毕加索在1960年代创作的画作近年在市场上更受追捧,并认为:“藏家对毕加索晚年的作品兴趣与日俱增,与20年前大相径庭。”他表示箇中的转折点为2009年在纽约高古轩画廊举行的开创性展览「Picasso: Mosqueteros」

Keith Gill补充:“如果你是毕加索作品藏家,自然想拥有一幅杰奎琳肖像画,正如你也渴望拥有一幅玛丽‧特雷斯或朵拉‧玛尔的画像一样,因为这些作品能够让我们一窥艺术家当时的日常生活。”

毕加索一般会凝视模特儿数小时,而且往往在模特儿离开后才完成画作。Keith Gill说:“当你注视这些肖像画时,能感受到毕加索的活力和他专注炽热的目光,仿佛他就站在你身旁。”

相关部门

相关拍品

相关拍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