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景德鎮御器厰曾於永樂、宣德期間燒製了一批珍貴的青花及白釉葫蘆式扁瓶,其造型源自伊斯蘭金屬器或玻璃器。此類扁瓶有兩種不同的比例,一種上下腹比例接近,高度約25公分,造型精緻。此類的青花例子除了本瓶之外,另可參考大英博物館一例,見《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倫敦,2001年,頁110,圖3:21、上海博物館藏一例,見《青花釉裏紅》,香港,1987年,圖版52號、天民樓珍藏一例,見《天民樓珍藏青花瓷器》,上海,1996年,圖版31號,及宣德款一例,其為埃斯科舊藏,2013年11月27日於香港佳士得拍賣,拍品3111號。 值得留意的是,永樂扁瓶一般置橢圓圈足,宣德例子則多帶長方足。永樂扁瓶向不施款,宣德扁瓶則多於口下青花書宣德橫款。
另一類上下腹的比例差距較大,上腹圓渾,下腹扁平,高約30公分。如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所藏一例,見《Far Eastern Ceramics in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倫敦,1980年,圖版145號;土耳其托普卡匹宮藏一例,見《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 Istanbul》,倫敦,1986年,第二冊,圖版616號;近年現身於拍賣市場三件,見香港蘇富比,2018年10月3日,拍品122號,2020年10月9日,拍品3608號,及劉鑾雄舊藏一件,香港蘇富比,2022年10月9日,拍品3509號。另可參考景德鎮御窰遺址永樂初期堆積層出土一件該類白釉葫蘆式扁瓶,見《景德鎮珠山出土永樂宣德官窰瓷器展覽》,香港,1989年,圖版5號。
某些學者認為此類永宣葫蘆式扁瓶,應為出口西方伊斯蘭市場的所製。但這並不完全屬實。明十五世紀上半葉南京皇城遺址永樂/ 宣德堆積層曾出土紋飾與此相同的青花瓷片,見《朱明遺萃:南京明故宮出土陶瓷》,香港,1996年,編號52,顯示此類扁瓶亦為宮廷器重。
另一類上下腹的比例差距較大,上腹圓渾,下腹扁平,高約30公分。如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所藏一例,見《Far Eastern Ceramics in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倫敦,1980年,圖版145號;土耳其托普卡匹宮藏一例,見《Chinese Ceramics in the Topkapi Saray Museum, Istanbul》,倫敦,1986年,第二冊,圖版616號;近年現身於拍賣市場三件,見香港蘇富比,2018年10月3日,拍品122號,2020年10月9日,拍品3608號,及劉鑾雄舊藏一件,香港蘇富比,2022年10月9日,拍品3509號。另可參考景德鎮御窰遺址永樂初期堆積層出土一件該類白釉葫蘆式扁瓶,見《景德鎮珠山出土永樂宣德官窰瓷器展覽》,香港,1989年,圖版5號。
某些學者認為此類永宣葫蘆式扁瓶,應為出口西方伊斯蘭市場的所製。但這並不完全屬實。明十五世紀上半葉南京皇城遺址永樂/ 宣德堆積層曾出土紋飾與此相同的青花瓷片,見《朱明遺萃:南京明故宮出土陶瓷》,香港,1996年,編號52,顯示此類扁瓶亦為宮廷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