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李二男沿承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精神,但又能創造出獨特的表現形式。藝術家在《八式韓國視像屏風》(Lot 2538)擷取藝術史上經典的花鳥及山水圖像,以數位、電子的現代科技媒介複製,重新呈現。畫中的林泉花鳥不再是靜態,竹葉迎著微風徐徐晃動、小舟停駐於湖泊之中,緩緩流動、漣漪泛泛、貓兒懶洋洋的擺動尾巴、鳥兒悠然飛過樹林間。花鳥風景從靜態的平面空間,變成為一種動靜、有著時間流動感的立體生活情景,或若電影片段。借用電子媒材,傳統書畫重現於當代情境,給予人全新的審美體驗。電子媒材往往被視為大眾、當代、科技;傳統書畫則屬於少眾、經典、藝術的範疇,藝術家刻意揉合兩者,引導我們跨越不同媒體,衝破人為的分野,還原到最基本、最能觸動心靈的審美感受,尤其使我們能以全新的目光重新理解當代科技在改造、重新定義經典作品的創造力量。就其創作精神及意義來說,令人聯想到韓國先輩媒體藝術家白南準,他也是以電子媒材呈現傳統元素,引導我們思考結合古代與當下、科技與藝術的巨大創作潛能。兩代藝術家在不同的文化環境,思考相同的文化議題,卻又創造了不同的表現模式。
李二男的八部電視屏幕以屏風的裝置形式呈現於眼前,這引導觀眾思考另一層次︰傳統與現代截然不同的視覺經驗,及由此折射而來,不同的生存狀況與時代精神。觀賞電視,較為快速,影像急速轉換,以剌激性的聲音、畫像來吸引眼球,這正象徵了講求高效率的現代生活模式,照映了現代人希望在最短的時間獲取最多資訊的心理期望。這卻正正和傳統屏風畫迥異,屏風畫要求觀者以一種靜觀內省的方式來欣賞藝術作品,從方寸之間體會天地之悠悠。整個欣賞過程雖然是寧靜平和,但又要求觀者一邊慢走,一邊瀏覽景觀,啟動觀眾的觸覺、視覺、身體意識,追求一種物和寧靜相對的人生境界等。把屏風畫和電視兩種截然不同的觀賞方式並置,李二男鼓勵我們思考觀賞方式的歧異如何左右、影響我們對作品內容的解讀,同時令人停下來重新細味傳統的價值觀,抓緊這種逐漸流失的審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