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姚慶章近四十年的藝術生涯中,經歷三段全然風格迥異的演變:70年代自台灣遷居紐約,以精湛 「照相寫實主義」繪畫開展其藝術生涯,80年代中期《自然系列》朝向「新超現實主義」演化,而90年代《生命系列》則趨向後現代式的象徵圖式表達,重新詮釋東西方精神融合與對話。本季拍賣中兩件作品《華爾街廣場》(Lot 565)及《模特兒》(Lot 564)皆為姚慶章70年代初照像寫實時期的作品, 充分展現其高超寫實技法及東方文人敘事性的細膩特質。《華爾街廣場》來自於 《都市反射系列》,鉅細無遺地捕捉紐約街景、行人、招牌及疾駛穿梭的黃色計程車,表現大都會的繁華萬象。姚慶章筆下的寫實造境,其實更像透過一層柔焦的濾鏡,以超現實手法拆解、拼貼水泥森林在現實中層層鏡射的幻象,探索真實與非真實間的模糊地帶,重新書寫了大都會文明的真實樣貌;對此,藝評人曾長生曾以「幻象與真實交織的對照感」來解讀姚慶章,其1973年所創作《模特兒》中,同樣意圖超越寫實描繪女體的視覺表象,在高度寫實呈現肢體皮膚的質感同時,然女子抽離游移的視線神態,似乎也再度以近乎完美的超擬真來質疑真實的可信度。誠如他曾說:「讓尖細的筆蕊,渭出內心的山水,渭出裸體最敏感的部分。讓一條條的線,把出軌的幻想和戀曲,交織成一種新的心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