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磬兩面描金繪雙龍戲珠紋,一側面書「乾隆二十九
年製」(1764 年),另一側書「南呂」。
編磬為古代樂器一種,乾隆時期用於重要典禮中演
奏,一組十六面,每面不同音色,由低至高依次為
黃鐘、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
夷則、南呂(本編磬之音色)、無射、應鐘,加四
個半音。清宮舊藏一組完整的十六面碧玉編磬,同
樣書「乾隆二十九年製」款,2005 年於倫敦皇家藝
術學院《China. The Three Emperors 1662-1795》展覽中
展出,圖錄圖版31 號。
另見三件乾隆二十九年碧玉編磬:一件於1968 年
展覽於紐約華美協進社《Chinese Jade through the
Centuries》,圖版66 號;另一件為Baron Antoine
Allard 舊藏,2014 年6 月10 日於巴黎蘇富比拍賣,
拍品80 號;一件1982 年11 月8 至9 日於香港蘇富
比拍賣,拍品362 號。
清宮舊藏另一件碧玉描金龍紋「無射」編磬,見
1996 年香港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
器.下》,圖版1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