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 Xu (b. 1955)
This property has been sourced from overseas. Whe… 显示更多
许江

大北京 • 紫禁城

细节
许江
大北京 • 紫禁城
油彩 画布
180 × 180 cm. (70 7/8 × 70 7/8 in.)
2000 年作
签名:许江 大北京紫禁城 2000 年(画背)
来源
2007 年 5 月 27 日 佳士得香港 编号305 现藏家购自上述拍卖
出版
2001 年 《天与地:关于中国的两种视觉》(图版,第9页) 2001 年 《新形象 • 中国当代绘画二十年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图版,第147页) 2001 年 《成都双年展》 成都 中国 (图版,第135页) 2002 年 《观念的图像:2002 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 深圳美术馆 深圳 中国(图版,第35页) 2002 年《当代艺术与本土化 • 许江》(图版,第122-123页) 2002 年 《世纪风骨 • 中国当代艺术五十家展》北京中华世纪坛 北京 中国(图版,第172页) 2004 年 《大地集》 山东美术出版社(图版) 2005 年 《艺术家时代 • 都市精神》(图版,第17 页) 2006 年 《远望:许江的绘画》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北京 中国(图版,第203页) 2006 年 3 月《艺术当代》(图版,第42页) 2006 年 5 月 《中国美术馆》(图版,第34页) 2006 年 「远西 • 德中艺术四人展」 德国汉堡美术馆 汉堡 德国(图版,第90页) 2007 年 「远望:许江的绘画」 广东美术馆 广州 中国(图版,第203页)
展览
2001 年 「天与地:关于中国的两种视觉」 哥伦比亚大学传播中心 芝加哥 美国 2001 年 「新 形 象 • 中 国 当 代 绘 画 二 十 年 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1 年 「成都双年展第一届」 成都 中国 2002 年 「观念的图像:2002 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深圳美术馆 深圳 中国 2002 年 「世纪风骨 • 中国当代艺术五十家展」北京中华世纪坛 北京 中国 2004 年 「上海蜃景」上海春季沙龙 上海 中国 2006 年 「远望:许江的绘画」中国美术馆 北京 中国 2006 年 「远西 • 德中艺术四人展」德国汉堡美术馆 汉堡 德国 2007 年 「远望:许江的绘画」 广东美术馆 广州 中国
注意事项
This property has been sourced from overseas. When auctioned, such property will remain under “bond” with the applicable import customs duties and taxes being deferred unless and until the property is brought into free circulation in the PRC. Prospective buyers are reminded that after paying for this lot in full and cleared funds, if they wish to import this lot into the PRC, they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and will have to pay the applicable import customs duties and taxes. The rates of import customs duty and tax are based on the value of the goods and the relevant customs regulations and classifications in force at the time of import. The final amounts will be determined by PRC Customs and other competent authorities at the time of import. Neither Christie’s nor the seller warrants or guarantees the accuracy of this information and we are not responsible in any way for any errors or omissions. Potential buyers are responsible for satisfying themselves as to the amount of import customs duty and tax payable for lots which they buy and intend to import into the P

拍品专文

“《历史的风景》这组作品虽以一座座城市为母体,却是无法被纳入寻常意义上的城市风景画。它所呈现的是一个画家对于历史的回望,是超出“对景即物”意义的观望和感知。画笔执着地守望、诉说着的,是始终发生着的、未完成的和已消逝的事物,是“逝去和与将逝去的风景”。 风景在消逝,而且必将消逝。对画家而言,城市是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左证,是人类文明的华丽表皮,也是民族记忆中的传奇和一帘幽梦。每一座城市自有其历史,着历史同样交织在人的记忆,与每个个人的历史相契合。在远望中,我们经验并且辨识着城市的记忆与过往种种。对于我们这“向死而生”者,它是记忆存储与播放的载体。 此刻,在向着过去与未来的无限遥远处的凝望中,它是作为古迹的现代,是时间的废墟和纪念碑。 我所乐于采取的关注方式是“眺望”。这种远距离的看,不仅呈现了我们与事物“存在”之间的显在的空间的距离,而且提供了某种特定的面向城市自身的方式。这种方式实际上正是某种远距离地亲近城市的方式。这种远距离的“看”总有几分回望的意思。回望即看的回顾,看了再看,反复之看已经揭示了现象流变不居的事实,更揭示了绘画过程流变不居的本质。所以远眺使我们得以有所蔽藏地接近城市本身。” ——许江摘自《许江的绘画——远望》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许江在80年代末从德国留学归国后,曾以“返乡的远游者”形容过自己,艺术创作也经历了双重的回归:从最早的绘画转向了装置及跨媒体试验,再又重新回到了布面绘画的方式;艺术思想结合西方当代艺术精粹以及中国传统美学。 《历史的风景》系列是一组以城市建构为主题,却非“对景绘物”的景观绘画:不是再现眼前的客观景物,而是在深陷于城市的历史沧桑感。但不同于古人的“迁逝之悲”,许江并不迷惘于天地之悠悠,而是以时间的笔触体现悲壮的人文关怀,是一种与历史、当下和未来的同时对话。他将现实城市的建筑置于回忆与想象的时空之中,将流逝的岁月转化为静止的视觉瞬间,而使坚实的物相产生模糊的历史风雨感。并以不同寻常的视角,用急速运转的笔触、重新架构的形式、层迭块状的色彩来展现时 间的交错,让画面上每个构型和色彩的曲折变化来讲述一个不同时间的故事。其表达手法与西方立体及表现主义艺术家利奥尼•费宁格同用刚劲笔直的线条及赋予画面光亮感的柔和色彩,以勾勒具有强烈结构感的现代都市图景。在《大北京•紫禁城》(Lot 144)中,艺术家以空中鸟瞰式的角度,以对色彩、物象和构图的分解的手法,解构了一个具有精神品性的现代城市:墙是城市建筑的主体,经历着毁坏与重建的无数次变化,而这历史之墙与精神之强相同,在高昂与悲惘、低落与希望的历史长河中从未被遗弃,是民族以及人类坚守的家园和信念,更是一首壮烈的诗性史歌。

更多来自 亚洲与西方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