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专文
由拓印法将绘画推向三维性
名坂有子出生于1938 年,创作以圆为个人标志性的符号( 图1)。早源于二十世纪,西方超现实主义提倡一种诱发自由联想的自动性绘画方式,此创作理念对后期的完全抽象形式奠定了重大影响。拓印法(frottage) 及刮法(grattage) 都是艺术家们于作画时偶然的发明,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纹理效果,带出一般水彩画及油画无法达至的质感美。日本于六十年代经历产业转型,名坂有子试验以工业新材料作画,浮雕式作品刻划出一圈圈仿似黑胶唱碟的立体圆盘,她又利用喷枪盖上油漆颜料,呈现丰富的质感与亮丽。加上艺术家在经营工厂的家庭背景底下,对圈形测量仪器的感觉在无意识间与创作的造型联系。关于理念相近的拓印式绘画,另一位广为人知的亚洲艺术家便是郑相和( 图2)。他的单色画看似简单,然而瓷砖般的小块上呈现的纹理美感,印证作品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媒材的表面及细节。名坂有子的作品完美体现艺术家游走于传统与创新的深度探索。她的同心圆刻意不过度修饰,带微瑕的表面体现了日本传统陶艺追寻不完美及非过度工整的手工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