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 YUXING 
(CHINESE, B. 1975)
Painted in 2013
黄宇兴

河流

细节
2013年作
签名: HUANG Yuxing 2013 (右下)
来源
亚洲 私人收藏
出版
2014年《黄宇兴》天线空间 上海 中国(图版)
2015年《冲积 黄宇兴 2005—2015》民生当代美术馆 上海 中国(图版)
展览
2013年7月18日—8月17日“高伟刚,黄宇兴,欧阳春—火焰与海水”贝浩登画廊 香港 中国

拍品专文

“河流是我喜爱的主题,他是我内心为‘时间’定义的形状。”
—— 黄宇兴

黄宇兴出生于1975 年的北京,2000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喜欢以自然界为题材,擅于用色彩制造视觉冲击力,作品风格直白无多余赘述,使叙事性相对强烈,画面有时带有现实主义气息。2010 年的《光芒》、《栖息地》等系列仍以深黑为底, 以明暗对比产生光源引导视线,并藉由图像叙述政治隐喻或年轻人的叛逆。近五年来他以河流、树丛、气泡以及陨石等入画,随着自身主观性成分的强化,他的思维逐渐沉静下来,因此得以迎来色彩的真正释放,以缤纷且带有荧光的色彩做知觉性的纪录。《河流》即是黄宇兴用高彩度色彩与时间概念建构成的幻境。如果河水的奔流让人惆怅,在光芒又赋予它们绚烂的影和斑驳色彩时,这股惆怅却多了几分饶人趣味。在他的视觉语境中,河的流动是漩涡状的,一圈圈、一层层、一绻绻,随时可储存、调阅回忆片段。它们色彩斑斓,同时倒映着河边景物与天空,是内心情感变化的反射。深蓝色小圆圈制造真实的空间深度,薄薄的粉紫及朱红层层相叠后形成厚涂颜料层,纯正且少经调和的颜色与无限蔓延的漩涡应使画面充满动感,但结果却是全然相反的静谧,这股静谧除了因为再现知觉而产生的理性样貌,也来自将画面一分为二的视平线。

视平线最早因为会合的性质而成为画面构成之重要要素,欧洲绘画传统常将视平线的两端画分为可见与不可见的世界。《河流》中的地平线将画面横切,增添平衡与稳定感;切面上方的树丛彷佛在遥不可及的地方,不仅没有真实形体,流泄而下的树叶与枝干质地透明,细看之下背后又藏有一个模糊、未定义之境。在这个场域中,视平线从没影点变为开启前、上、后三个空间的机制,隐含艺术家精神上不同层次的潜意识存在。

河流,同时间象征着时间和生命,既流动又永恒不息,因而毁灭性与生命力并存。霍金提出的观察方式论证了“水分子的移动和迁徙无法证明时间不可逆转的特性, 它们永不变化、永不消亡”,承载时间与生命变换的“河流”成了黄宇兴实现感性绘画表达的载体。透过深与薄、厚与浅、形与像的相互并置,他成功让捉不到、摸不着的时间变得具体。心理与画面层次感构成戏剧张力,触及美学表现的重要课题,使作品主题独特而深刻。而流淌河水被艺术家赋予了变化且永恒的形态,透出迷幻光芒的同时亦在画面中无止尽地蔓延。

更多来自 +86 First Open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