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 ZHEN BY MADEIN COMPANY (est. 2009)
Executed in 2010
徐震-没顶公司出品

团结化是一个减损的过程多于增益的过程,“忠诚信徒”永远不会觉得完整,永远不会觉得安全。系列作品1

细节
2010年作
来源
亚洲 私人收藏
展览
2010年5月30日—8月8日“不要把信仰挂在墙上—没顶 公司作品展” 长征空间 北京 中国

拍品专文

巨幅的作品巍峨耸立、多彩色块拼贴与堆叠,凌乱的线条在画面自由进出。不 规则的图像在观者面前跃动奔窜,似乎下一刻就要破阵而出。《团结化是一个 减损的过程多于增益的过程,“忠诚信徒”永远不会觉得完整,永远不会觉得安 全。系列作品 1》以看似散漫且毫无章法的油彩线条融合当代科技,透过绘画 传统与创新两种风格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视觉风景。画面上部分的色块正在溶 解,模糊的边缘让人止不住好奇,也让整幅作品弥漫着完全抽象的氛围奇趣。 若 以 今 日 的 标 准 去 定 义 艺 术 美 学, 这 幅 来 自《真 相》系 列 作 品 的 数 码 艺 术 印 刷,无疑是创作者检视艺术、创作实体与媒材之间相互关联性的最佳范例。

1977 年生于上海的徐震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院,近年来参与过众多大型国 际艺术展演,如 2007 年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举行的“确有其事:中国当代 艺 术”, 以 及 去 年 巴 塞 尔 艺 术 展 期 间 所 举 办 的“巴 塞 尔 的 十 四 个 房 间”。 徐 震 于 2004 年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所举办的个展更引发国际关注,也奠定他 在当代国际艺坛的地位。凭借美术与工艺的背景,他这些年来逐渐朝概念性的 方向发展,发表过不少看似离经叛道的艺术展演,并常以雕塑及装置艺术挑战 中国当今的社会与政治禁忌。徐震于 2009 年在上海创立没顶公司,同时宣告 他本人于当代艺坛中消失。四年后没顶公司推出“徐震”这个艺术品牌重新出 发,透过作品定义嘲讽的概念。2010 年的个展“不要将信仰挂在墙上”中,徐 震以历史名言搭配十五幅《真相》系列的数码印刷作品,挑战并探索当代艺术 媒介的各种可能,并试图在主题、技法与视觉效果等层面做出突破。这次所展 出的每一幅相片印刷都是他所创作出的装置与雕塑,但这些实体创作在拍完照 之后便即刻被销毁,出售的也仅有作品的相片。徐震这么做的目的在于挑战艺 术创作传统的呈现方式。《团结化》原为丙烯颜料,翻拍的印刷照片即是当初 所展出的作品之一,也定义艺术家对形象再现的态度与表述。

《真相》系列中的历史名言都出自于全球知名的哲学家与领导者如法国解构主 义大师德里达的名言“引向表像之路是一直走得通而且走着的,但可以绕路”。 另外像是《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则出自邓小平,本拍品 的标题来自于知名社会心理学者贺佛尔所撰写的《狂热份子》一书。这些透过 大图数位印刷所记录下来作品,依稀残留着创作者的视觉企图与心绪痕迹。但 原创作品在数位印刷清晰且精准的捕捉过程中,鲜活元素早已被消蚀殆尽:潦 草的笔触不复深刻,多彩图块也因快被白色背景所吞噬而难以辨识,仅剩几撇 黯淡的橘红在画布上明灭闪烁。作品中模糊与清晰的融合交映淹没了作品的情 感,看似混乱且毫无章法的构图与用色,同样让观画者无法一窥作者所要传递 的讯息。徐震不但挑战了艺术的真理与真伪关系,同时也对创作的诚挚与陈规 提出质疑。

将艺术的原创作品以文件化方式呈现所引发的争议与讨论,知名德国艺评家葛罗伊斯早在其著作《生命政治学时代的艺术: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文献》(2008) 中已着墨甚多。在这本书中曾如此写道:“艺术的文件化并非所谓的艺术,而只 是用来‘指涉艺术’罢了,正因为如此,艺术不再出现于展场,也并非马上就 看得见,而是被藏匿起来,不会现身。”《团结化》便是葛罗伊斯这个观点最直 接且最实际的展现。透过传统的操作模式,这个系列的作品点出合作关系与当 代视觉文化的局限性与其问题。徐震领导的没顶公司,以艺术档案、文件与装 置带来艺术的反思与另类的诗性空间,将艺术最关键的“创造”过程转化成一 种“制产”。 这一过程同时涉及现代社会中观看的方式和收藏行为,并处理“媒 体”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力量和影响。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视觉大众媒体 已成为了人们主要信息来源并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而徐震则发出了这样一个 明确的信息:多数时候几张照片其实就足够了。

更多来自 +86 First Open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