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ALD VENTURA (Filipino, B. 1973)
重要亞洲私人收藏
羅納德‧文圖拉

生煙

細節
羅納德‧文圖拉
羅納德‧文圖拉
生煙
油彩 畫布
122 x 91.5 cm. (48 x 36 in.)
2013年作
簽名: Ventura 2013 (左下)

拍品專文

羅納德‧溫杜拉的作品在視覺景觀方面所展現的意涵已為人們指引一條處理當代文化的新途徑,並使他成為當今亞洲藝術領域最受歡迎藝術家之一。溫杜拉生於普普藝術與前衛藝術的時代,這也是他在作品中普遍採用「日常生活神話」拼貼來象徵當代社會幻想與現實的主要原因。他的每一件作品本身從來就不是獨立的單一敘事,而是各種截然不同元素的綜合體,與藝術家完美的照相寫實主義技巧相互交織,同時融合了豐富的能指符號與流行意象。溫杜拉的洞察力經常遊走於他人卻步之處,探究人類心靈無法預見的深處,並將這些處於晦明晦暗狀態的海市蜃樓傳達給觀者。《生煙》是一件複雜且具視覺震撼力的創作,它指涉哲學、心理學與宗教的譬喻,但主要關注的是自我實現與內在完整性的主題。


溫杜拉經常明確表達出人類形式具挑釁意味的生理性演繹所散發的張力感或身體的掙扎。這件繪畫作品顯示出溫杜拉對於解剖學的著迷,以及他對人體的長期研究,使他得以詳細精確地描繪人體。溫杜拉在這件作品中更展現出對人類處境的另一種絕妙觀察,以及潛伏在我們心靈深處等待被發現的複雜神奇謎底。


《生煙》是溫杜拉備受讚揚的《懺悔者與娼妓》系列的早期作品。這件作品描繪一位蒙面懺悔者於復活節前一週(聖週)期間加入其他不知名懺悔者組成的隊伍,在一場悔罪與苦修的儀式中公開鞭笞自己的身體,透過這種肉體的折磨為自己的罪行贖罪。傳統上,這類懺悔者會把一條邊緣帶有倒鈎的繩子纏繞在自己身上,這些倒鈎最終會割裂皮膚進行放血。在大多數情況下,這類懺悔者會事先刷洗皮膚,以確保放血過程更有效率。在這位蒙面人物上方是溫杜拉標誌性的雲狀形式,與古典意象中代表墮落人類及其他有罪靈魂的人物混亂雜陳。這些人物及雲狀形式看似從一道閃電爆發出來,彷彿一頂戴在這位人物頭上的荊棘冠冕。這也許意味著個人因與內心惡魔不斷爭戰,以及必須在對錯善惡之間做選擇而產生的混亂狀態。而在這個雲狀的世界末日中混亂拼寫出的「地獄」(Impyerno)一詞,更加強化這種人類內心掙扎的意象。

溫杜拉的作品一貫呈現出具象繪畫的精湛技巧。最先吸引觀者注意的,便是他以照相寫實主義風格流暢表現的人體解剖構造。這種構造巧妙地並置複雜的內部圖案與跨越整幅繪畫的細節。菲律賓人心態與文化所暴露出來的宗教思想也在這件作品中表露無遺,例如懺悔者胸前的刺青便近似於「悲傷之母」圖像中可見的傳統象徵。溫杜拉徹底刻劃出此種情感創傷的過程,他運用卓越的照相寫實主義技巧,在這幅繪畫中展現真實的肉體深度,從男子身體的肌肉筋骨到皮膚的紋理皆然。


這件繪畫作品的名稱很可能就是藝術家對這整個場景的觀點。雖然這種公開的悔罪行為經常從清晨持續到下午三點左右,也就是耶穌背著十字架穿過苦路(或悲痛之路)的確切時間,但其目的是帶給人非常私人與孤獨的體驗。「Pausok」 這個詞彙在字面上的意義是創造煙霧,溫杜拉可能是用創造煙霧這種方式來指涉公開鞭苔自身的行動,也就是以最明顯且戲劇化的方式使觀者把注意力集中在懺悔者所表現出的贖罪行為。然而,若干相關問題依舊存在。這位不知名的懺悔者是否真的在贖罪,抑或這一切全是為了表演與公開展示?這種自我施加的肉體懲罰行為是否真的能使懺悔者不再重蹈覆轍,抑或這是一個方便省事的淨化程序,讓罪人得以重新開始,如此作為罪人一旦再度犯錯時獲得赦免的方式?這些不同元素的組合反映出溫杜拉被讚譽為真正的當代藝術大師之原因,也就是在每一件傑作中揭露關於信仰與自我淨體的情感力量,並透過其出類拔萃的繪畫技巧強化這種情感的表現。

更多來自 亞洲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