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款識
爐:「正德年製」四字篆書款
香不僅具有精神上的意涵,更能使人清心舒神。自宋代以來焚香成為文人書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活動,而作為文房清翫的爐、瓶、盒三事則在明代成型。本組爐、瓶、盒形制典雅,皆在开光内飾阿拉伯文字,當與重視伊斯蘭教的正德時期(1506-1521)相關。正德朝瓷器及其他艺术品中,大量出现有阿拉伯文字的作品,独树一帜。這與皇帝的喜好有关,据信,正德朝權傾一時的宦官群體中有眾多回教徒,所以当朝官窯瓷器中以阿拉伯文做装饰的很多。這些阿文的內容大部分為宗教經典,比如《古蘭經》的選段,例如大維德基金會收藏的一件座屏,載於柯玫瑰著倫敦1992年出版《Elegant Form and Harmonious Decoration – Four Dynasties of Jingdezhen Porcelain》,70頁,編號68。除此以外亦有世俗詞句類的阿文裝飾,如筆山上常見的阿文‘筆架‘一詞。值得注意的是,香亦被用於伊斯蘭教的祭典中,帶有阿文的香具也可能具有宗教意義。
此類帶正德年款的阿文爐、瓶、盒三事可比照劉錫榮著,2013年北京出版《鐘鼎茗香(三)榮齋清供珍賞》,94至95頁。亦可比香港佳士得2014年11月26日《寓覺於物》專場中出現的一件阿文銅瓶和一件阿文銅盒,拍品編號2911及2912。
爐:「正德年製」四字篆書款
香不僅具有精神上的意涵,更能使人清心舒神。自宋代以來焚香成為文人書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活動,而作為文房清翫的爐、瓶、盒三事則在明代成型。本組爐、瓶、盒形制典雅,皆在开光内飾阿拉伯文字,當與重視伊斯蘭教的正德時期(1506-1521)相關。正德朝瓷器及其他艺术品中,大量出现有阿拉伯文字的作品,独树一帜。這與皇帝的喜好有关,据信,正德朝權傾一時的宦官群體中有眾多回教徒,所以当朝官窯瓷器中以阿拉伯文做装饰的很多。這些阿文的內容大部分為宗教經典,比如《古蘭經》的選段,例如大維德基金會收藏的一件座屏,載於柯玫瑰著倫敦1992年出版《Elegant Form and Harmonious Decoration – Four Dynasties of Jingdezhen Porcelain》,70頁,編號68。除此以外亦有世俗詞句類的阿文裝飾,如筆山上常見的阿文‘筆架‘一詞。值得注意的是,香亦被用於伊斯蘭教的祭典中,帶有阿文的香具也可能具有宗教意義。
此類帶正德年款的阿文爐、瓶、盒三事可比照劉錫榮著,2013年北京出版《鐘鼎茗香(三)榮齋清供珍賞》,94至95頁。亦可比香港佳士得2014年11月26日《寓覺於物》專場中出現的一件阿文銅瓶和一件阿文銅盒,拍品編號2911及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