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勝樂金剛四面十二臂,藍色身,每面三目,正面為深藍色,右面為黃色,左面為白色,背後一面為紅色,正二手施金剛吽迦羅印,腳踏威羅瓦及黑夜女神,頭戴骷髏冠,腰繫人頭瓔珞,背披象皮,抱明妃金剛亥母,明妃腿盤繞本尊腰間,足下蓮花座。
本造像尺寸碩大,造型華貴堂皇,尤其是飽滿立體的蓮瓣座,盡顯清代 宮廷風格。蓮瓣內外雙層,瓣尖具三個卷雲紋,兩側有祥雲牙子作裝飾,極為精美。康熙御製佛教造像中也見類似蓮瓣,如故宮博物院藏一尊
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帝為其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所造的四臂觀音像,蓮座上蓮瓣的形制與本造像接近。康熙帝及其祖母孝莊太后虔誠禮佛, 信奉藏傳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特設中正殿念經處,處理宮中
佛教事務,可見帝王禮佛之心。
勝樂金剛又稱上樂金剛,是藏密無上瑜伽部母續的本尊,也是藏密無上瑜伽修法中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勝樂金剛造型多變,包括一面二臂、一面四臂、四面十二臂等;清宮供奉之大型勝樂金剛像,多見四面十二臂造型,如承德避暑山莊普樂寺旭光閣供奉一尊高250公分的大型銅勝樂金剛像,造型與本造像相似;另外紫禁城雨花閣第四層中龕供奉的一尊銅合金勝樂金剛雙身像,亦是同類的四面十二臂造型。
本造像最早發布於1970年的出版《Art Lamaïque: Art des Dieux》,
該圖錄另有一尊白壇木胎彩繪密集金剛像(見圖錄圖v7-v9),兩尊造像無論材質、風格、製作技術或尺寸,均非常接近,很有可能與另一尊大 威德金剛像原為三尊一組的組合,代表藏傳佛教格魯派三位最重要的 本尊神。
本造像尺寸碩大,造型華貴堂皇,尤其是飽滿立體的蓮瓣座,盡顯清代 宮廷風格。蓮瓣內外雙層,瓣尖具三個卷雲紋,兩側有祥雲牙子作裝飾,極為精美。康熙御製佛教造像中也見類似蓮瓣,如故宮博物院藏一尊
康熙二十五年(1686),康熙帝為其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所造的四臂觀音像,蓮座上蓮瓣的形制與本造像接近。康熙帝及其祖母孝莊太后虔誠禮佛, 信奉藏傳佛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特設中正殿念經處,處理宮中
佛教事務,可見帝王禮佛之心。
勝樂金剛又稱上樂金剛,是藏密無上瑜伽部母續的本尊,也是藏密無上瑜伽修法中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勝樂金剛造型多變,包括一面二臂、一面四臂、四面十二臂等;清宮供奉之大型勝樂金剛像,多見四面十二臂造型,如承德避暑山莊普樂寺旭光閣供奉一尊高250公分的大型銅勝樂金剛像,造型與本造像相似;另外紫禁城雨花閣第四層中龕供奉的一尊銅合金勝樂金剛雙身像,亦是同類的四面十二臂造型。
本造像最早發布於1970年的出版《Art Lamaïque: Art des Dieux》,
該圖錄另有一尊白壇木胎彩繪密集金剛像(見圖錄圖v7-v9),兩尊造像無論材質、風格、製作技術或尺寸,均非常接近,很有可能與另一尊大 威德金剛像原為三尊一組的組合,代表藏傳佛教格魯派三位最重要的 本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