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明代黃花梨燈臺已屬罕見,而本拍品極有可能是現世僅存的唯一一件例三足樣式。卷草紋翻卷包裹圓珠而成的卷珠足乃典型明代設計,生動的獸首雕刻與精美的蝕刻銅板巧妙銜接,則彰顯了這一時期家具製作的藝術性和高超技術。
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舊藏中有一例燈臺,兩側安立柱,中間植入升降式燈杆,後於紐約佳士得售出,1996年9月19日,拍品49號。此例現藏於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著錄於Robert Jacobsen及Nicholas Grindley著《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中國古典家具》(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 in the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芝加哥,1999年,168-9頁,編號59。另有一例設計相似的燈臺,先後為古斯塔夫·艾克(1896-1971年)與安思遠(1929-2014)所藏,後於紐約佳士得售出,2015年3月18日,拍品104號(圖一)。
另有一件十分罕見的晚明黃花梨燈臺,站牙碩大,從四邊抵夾,成十字形坐墩,正中樹燈杆。它同樣曾先為古斯塔夫·艾克所藏,後入安思遠舊藏。此後作為瑪麗‧泰瑞莎‧L‧維勒泰舊藏於紐約佳士得售出,2017年3月16日,拍品627號(圖二)。
柯惕思:
儘管現藏的鐵製與銅製三足燈臺為數眾多,木製三足燈臺卻十分罕見。儘管如此,明代《魯班經》中敘述的「燭臺式」乃以三足支撐,其中又說明以掛牙支撐圓盤,腿足則雕有「轉鼻帶葉」(卷曲象鼻上纏著葉子)的造型。製作此件三足燈臺的工匠融入了所有這些特色。短彎腿上方突出部雕刻的「四齒吞頭」面獸亦是《魯班經》中針對家具的短彎腿提到的裝飾。銜接各槳腿站牙的黃銅片上刻飾漸入雲朵中的獸角與飄動的鬃毛,這般細節是木雕師與黃銅匠緊密合作方能營造的美學效果,實為少見。
此件燈臺著實是獨一無二的少見古董,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1989年自香港古董商伍嘉恩手中購得,1996年於紐約佳士得拍出後,便一直由曾氏收藏。
美國加州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舊藏中有一例燈臺,兩側安立柱,中間植入升降式燈杆,後於紐約佳士得售出,1996年9月19日,拍品49號。此例現藏於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著錄於Robert Jacobsen及Nicholas Grindley著《明尼阿波利斯藝術博物館藏中國古典家具》(Classical Chinese Furniture in the Minneapolis Institute of Arts),芝加哥,1999年,168-9頁,編號59。另有一例設計相似的燈臺,先後為古斯塔夫·艾克(1896-1971年)與安思遠(1929-2014)所藏,後於紐約佳士得售出,2015年3月18日,拍品104號(圖一)。
另有一件十分罕見的晚明黃花梨燈臺,站牙碩大,從四邊抵夾,成十字形坐墩,正中樹燈杆。它同樣曾先為古斯塔夫·艾克所藏,後入安思遠舊藏。此後作為瑪麗‧泰瑞莎‧L‧維勒泰舊藏於紐約佳士得售出,2017年3月16日,拍品627號(圖二)。
柯惕思:
儘管現藏的鐵製與銅製三足燈臺為數眾多,木製三足燈臺卻十分罕見。儘管如此,明代《魯班經》中敘述的「燭臺式」乃以三足支撐,其中又說明以掛牙支撐圓盤,腿足則雕有「轉鼻帶葉」(卷曲象鼻上纏著葉子)的造型。製作此件三足燈臺的工匠融入了所有這些特色。短彎腿上方突出部雕刻的「四齒吞頭」面獸亦是《魯班經》中針對家具的短彎腿提到的裝飾。銜接各槳腿站牙的黃銅片上刻飾漸入雲朵中的獸角與飄動的鬃毛,這般細節是木雕師與黃銅匠緊密合作方能營造的美學效果,實為少見。
此件燈臺著實是獨一無二的少見古董,中國古典家具博物館1989年自香港古董商伍嘉恩手中購得,1996年於紐約佳士得拍出後,便一直由曾氏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