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專文
論及中國陶茶具,宜興的成就應屬明清技藝的先驅。宜興位於江蘇太湖西方,地處富庶,久享殊榮,至明清時期,經濟的發達與文人典雅的藝術品味並駕齊驅,江南手工業已達到高度精細化的程度。
紫砂器,即以宜興質地緻細、含鐵量高的陶土,以全人手製造,經高溫煅燒而成的器物。明後期,時大彬所製紫砂壺“大為時人寳惜”,受明清文人雅士稱頌,珍之如玉,用於煎茶烹雪或置於案臺隨手把玩。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對紫砂茶具一向情有獨鍾,在「烹雪疊舊做韻」詩中特別註記:「宜興磁壺煮雪水茶尤妙」。可以說,宜興壺已成為文人風貌的載體。
傳世品中乾隆一朝紫砂胎雕漆茶壺為數稀少,台北故宮博物院內藏兩把,藏品編號:故瓷-009423N及故瓷-009424N(圖一)。再一例乾隆款拍賣於香港佳士得2010年12月1日,拍品編號3097。
明代漆藝大匠黃成在《髹飾錄·坤集·雕鏤第十·剔紅》中記載:「剔紅,即雕紅漆也。……藏鋒清楚,隱起圓滑,纖細精緻。」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僅見一件明晚期時大彬款紫砂胎剔紅山水人物圖執壺,或為乾隆作品之原型,收錄於《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8—漆器》,北京,1989年,圖版136 (圖二),此後再無與之等量齊觀的作品出現,可知剔紅紫砂工藝實屬珍罕。
傳說中龍生九子,饕餮便是其中之一,寓意節食戒貪,有濃厚的神秘色彩,而《山海經》中描述夔龍“狀如牛,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後世以夔龍擬喻正義與智勇。本紫砂胎茶壺融合剔紅、饕餮、夔龍的元素,可見得乾隆皇帝的獨特品味。
紫砂器,即以宜興質地緻細、含鐵量高的陶土,以全人手製造,經高溫煅燒而成的器物。明後期,時大彬所製紫砂壺“大為時人寳惜”,受明清文人雅士稱頌,珍之如玉,用於煎茶烹雪或置於案臺隨手把玩。乾隆皇帝一生嗜茶,對紫砂茶具一向情有獨鍾,在「烹雪疊舊做韻」詩中特別註記:「宜興磁壺煮雪水茶尤妙」。可以說,宜興壺已成為文人風貌的載體。
傳世品中乾隆一朝紫砂胎雕漆茶壺為數稀少,台北故宮博物院內藏兩把,藏品編號:故瓷-009423N及故瓷-009424N(圖一)。再一例乾隆款拍賣於香港佳士得2010年12月1日,拍品編號3097。
明代漆藝大匠黃成在《髹飾錄·坤集·雕鏤第十·剔紅》中記載:「剔紅,即雕紅漆也。……藏鋒清楚,隱起圓滑,纖細精緻。」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僅見一件明晚期時大彬款紫砂胎剔紅山水人物圖執壺,或為乾隆作品之原型,收錄於《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8—漆器》,北京,1989年,圖版136 (圖二),此後再無與之等量齊觀的作品出現,可知剔紅紫砂工藝實屬珍罕。
傳說中龍生九子,饕餮便是其中之一,寓意節食戒貪,有濃厚的神秘色彩,而《山海經》中描述夔龍“狀如牛,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後世以夔龍擬喻正義與智勇。本紫砂胎茶壺融合剔紅、饕餮、夔龍的元素,可見得乾隆皇帝的獨特品味。